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市場下跌打了個措手不及,多家明星私募今年來盈利歸零甚至還虧損?連但斌都不得不發道歉聲明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8 17:28:51

數據顯示,東方港灣、正心谷、漢和資本等百億級私募的部分產品今年已經出現浮虧,甚至連但斌都因為凈值回撤而不得不發道歉聲明。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表示,個人判斷“7月黃金坑”就在附近,兩條線上有投資價值。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今年上半年的結構性行情,使得不少踩對賽道的私募基金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是在這兩天,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下跌,讓一些私募措手不及,上半年辛辛苦苦漲起來的凈值,幾乎全部歸零,甚至還有私募出現虧損。私募排排網的最新凈值顯示,東方港灣、正心谷、漢和資本等百億級私募的部分產品今年已經出現浮虧,甚至連但斌都因為凈值回撤而不得不發道歉聲明。

市場下跌多家明星私募今年盈利歸零?

今年上半年的結構性行情,使得不少踩對賽道的私募基金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對于一些大型私募而言,他們是配置資產,不可能重倉一只票或者是一個板塊。這兩天,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下跌,一些私募動作還是慢了點,上半年辛辛苦苦漲起來的凈值,幾乎全部歸零。實際上從凈值還難以看出有多慘,但是從機構標桿股就可一窺究竟。

去年的機構抱團之后,不少白馬股的股價創新高,在今年開始陰跌不止,而在近期殺跌起來可謂慘不忍睹,其中貴州茅臺從今年高點的2608元一路下跌至今年7月28日盤中低點的1682元,幾乎每股下跌了近1000元。另外以中國平安、萬科A為代表的藍籌更慘,中國平安今年以來下跌超37%,而萬科A今年以來下跌28%,恒瑞醫藥今年以來更是下跌39%。

今年上半年買了股票私募產品的投資人大概率的盈利還是比較好的。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股票策略產品上半年平均收益大于10%,小于30%的股票私募基金經理也有279位,占比29.34%。此外,42位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經理收益位于30%~50%,13位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經理上半年收益在50%~100%。市場進入7月份,不少私募基金開始降低倉位保收益,股票私募整體倉位跌破八成,百億級股票私募倉位指數4連跌。

但近期市場的下跌,讓一些私募措手不及,今年以來的收益歸零不說,甚至還有私募產品出現虧損。私募排排網最新凈值顯示,東方港灣、正心谷、漢和資本等百億級私募旗下的部分產品今年已經出現浮虧。私募大佬但斌旗下的東方港灣今年的業績也遭遇較大考驗,今年以來但斌旗下多只產品均出現較大回撤。為此但斌還不得不發道歉聲明。據私募排排網數據,其產品東方港灣心流投資今年以來截至7月23日的最新收益為虧損15.41%,如果加上近幾天的下跌,回撤可能會更多。

另外林利軍旗下的正心谷資本管理的多只產品也出現較大的回撤,數據顯示,其代表性產品正心谷長期優勢,在今年2月10日的收益為173.08%,但是之后便開始了一波回撤,其中在6月30日的收益為117.96%,而最新的凈值數據為7月15日,今年以來的收益為虧損0.37%。另外一只代表產品正心谷價值中國精選截至7月15日的最新凈值顯示,該產品今年以來收益虧損5.62%,如果加上這幾天的下跌,該產品今年來的回撤更多。

林利軍,前匯添富基金公募大佬,2015年創立正心谷資本,成立以來總管理規模超過400億元,長期投資布局新消費、創新醫藥、現代金融、科技制造等代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的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個搞價值投資的百億級私募漢和資本,旗下產品在今年來的回撤也比較嚴重。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漢和資本旗下超11只私募產品今年以來截至7月23日的收益浮虧超10%,如果加上本周的大跌,回撤將更大。

但斌道歉:“今年以來A股港股雙雙負收益”

今年的結構性行情,上半年是醫藥、醫美行情,下半年是科技股行情,尤其是華為、芯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板塊更是牛股輩出。但是機構抱團股卻遭遇了跌跌不休的尷尬狀況。對于許多普通投資者而言,一旦踏錯賽道就會遭遇異常“艱難”的狀況,對于明星基金經理而言也同樣如此。

但斌旗下的東方港灣今年的業績遭遇較大考驗。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7月23日,但斌旗下19只產品的收益浮虧超5%,其中東方港灣心流投資今年以來截至7月23日浮虧15.41%;東方港灣價值投資2號今年以來浮虧15.36%;東方港灣首創精選1號今年以來截至7月26日浮虧12.24%;其代表產品長江東方港灣2號從凈值曲線來看,今年2月10日是其頂點,當時的收益136%,之后一路下跌,截至7月23日,收益只有68.84%。面對旗下產品出現較大回撤,但斌發文表示:“從業29年,東方港灣成立17年多,2021年也算經歷又一次考驗!今年除了美股正貢獻,A股與港股,都是負貢獻……做得不好只怪自己,內省……。”

實際上伴隨著市場風格的切換,今年機構抱團股的龍頭貴州茅臺在今年2月18日觸及歷史最高點2608元,之后便陷入了跌跌不休的境地,7月28日,茅臺盤中股價下跌到了1682.12元每股,幾乎跌去了近1000元。隨著茅臺的下跌,對于私募大佬但斌而言,打擊是慘痛的。無獨有偶,但斌還布局了港股市場,而近期受到政策的影響,互聯網巨頭股價也遭遇重挫。

7月“黃金坑”就在附近,兩條主線有投資價值

對此有私募大佬在朋友圈表示,曾經的大牛股,恒瑞醫藥、中國平安等踏上漫長的陰跌之旅。過去張坤、但斌、林園等大佬聚集了市場數千億的資金,全部投向與嘴巴相關的行業。茅臺股價自2016年開始五年最高漲幅超十倍,然而凈利才漲2倍,漲的全是估值。而在7月27日,中芯國際兩百億成交,作為較少散戶參與的科創板,能出現兩百億成交,說明市場資金在大轉移。未來一段時間,應該緊跟國家產業政策潮流,繼續關注新能源、光伏產業、半導體行業。

茂典資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市場一如預期出現了較大調整,我們認為該次調整不會因為跌幅較大而出現反轉行情,大概率會通過漸進式進行。從當前我們觀察的各項指標來看,因為市場尚未形成全面性的高估,所以短期內出現大型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不高。操作上我們對產品提前進行了減倉以應對市場調整,未來的下跌為我們提供了機會。”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告訴記者,“考慮到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仍處于修復走好態勢中,下半年貨幣政策有適度寬松來應對經濟增速下行的可能性,A股市場繼續下行的可能性和空間都不大。同時市場大幅上行的條件也不具備。所以短期市場更可能是區間震蕩整理,等待方向指引的格局。板塊看,政策友好和半年報業績預喜板塊品種機會更多一些。”

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表示,中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核心是基本工業化進程完成后的中國需要實現轉型升級。在這一過程中,股市的重要作用就是推動產業升級。目前中國半導體自給率不高,國產化前路漫漫。對新的能源的發掘和使用推動了工業大國的崛起,進入全電時代的抓手之一就是智能電動車。對于市場,個人判斷“7月黃金坑”就在附近,兩條線上有投資價值,過于超跌的傳統核心資產和急跌回頭上岸的成長股,今年最好機會可能來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网站日本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 午夜福利色佬网站 | 一级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