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8 09:26:27
每經記者 文巧 高涵 每經編輯 高涵
本周,美國公布6月CPI和PPI數據,再度大超市場預期,推動美債收益率和美元走強。通脹壓力籠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卻重申了寬松政策的立場,“鴿聲”再起,強調通脹水平是暫時高企。加拿大投資研究和策略機構BCA Research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鑒于通脹已經達到美聯儲的目標,它與美聯儲何時首次加息并無相關性,而后者將由就業情況所決定。此外,BCA Research還針對投資策略進行解讀。
歐佩克+內部僵局仍未打破,阿聯酋能源部否認已與沙特達成協議的消息,稱討論仍在繼續。挪威最大的獨立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高級分析師Louise Dickson預計,歐佩克+僵局,再加上可能會出現新的疫情浪潮,可能是油價的看跌因素。
更多內容,盡在《一周國際財經》。
美國6月CPI“爆表” 鮑威爾“鴿聲”再起
鮑威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5.4%,創2008年8月以來新高,核心CPI同比增4.5%,創1991年11月以來新高。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增長7.3%,這一數據同樣大超市場預期,創1982年以來新高。
美國勞工部表示,二手車占到了6月份CPI升幅的三分之一。CPI大幅上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與經濟更廣泛重新開放相關的類別出現價格回升,包括酒店住宿、汽車租賃、服裝和機票等。市場分析認為,供應鏈尚未完全復蘇及市場需求快速上升是美國CPI保持高位并屢創新高的主要原因。
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CPI同比數據呈現不斷走高的態勢。6月通脹數據再度“爆表”,市場對美聯儲或將縮減購債規模的預期升溫。通脹數據公布后,當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站上1.4%關口,創下近一周新高,美元指數也走強至近期高位。
盡管通脹水平令市場憂心忡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14、15日作證詞陳述時重申了寬松政策的立場,稱美國經濟復蘇還沒有達到可以開始收縮資產購買規模的程度。他認為,受暫時性因素影響,通脹水平會暫時高企,幾個月后將緩和下來。
同時,鮑威爾表態,未來如果通脹持續超過目標水平,將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但過早采取行動是錯誤的。目前,美聯儲預計將繼續購買債券,直到就業出現實質性進一步進展,利率維持在近零水平可能至少要到2023年。
盡管鮑威爾強調通脹水平只會暫時高企,但警惕的聲音還是不斷響起。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A. El-Erian稱,美國CPI和PPI雙雙走高表明,實際發生的通脹率正伴隨著醞釀中的額外通脹率,這有悖于美聯儲一再認為通脹是暫時的觀點,尤其是在基數效應已經基本淡出的情況下。
他認為,美聯儲當前政策配置持續的時間越長,貨幣政策出現失誤的風險就越大。而經濟——政策脫節持續的時間越長,市場中的冒險行為就會越多,出現意外的風險也就越大。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加拿大投資研究和策略機構BCA Research表示,“鑒于通脹已經達到美聯儲的目標,它與美聯儲何時首次加息并無相關性,而后者將由就業情況所決定。我們預計,只有在2022年底之前加息,才會對價格壓力產生影響。如果屆時通脹壓力升高,那么美聯儲可能會加快加息步伐。投資者應維持低于基準的投資組合周期,預計 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到 2022 年底將升至 2% 至 2.25%。”
(以上采訪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每日經濟新聞》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展閱讀
隨著全球通脹壓力上行,市場也在密切關注各國央行的最新利率決議。
Ø 7月14日,新西蘭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25%不變。新西蘭聯儲表示,隨著通脹壓力上升,經濟強勁增長,該行將于本月結束量化寬松政策,減少刺激措施。
Ø 7月14日,加拿大央行維持利率在0.25%不變,減少三分之一的資產購買規模,但強調就業市場仍疲軟,仍需大規模貨幣政策支持復蘇。
沙特、阿聯酋繼續僵持
分析師:僵局或成油價看跌因素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地時間7月15日,彭博社援引一名歐佩克+(OPEC+)代表稱,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已經就OPEC+政策達成協議,同意阿聯酋增加產量基數。不過,隨后阿聯酋能源部發布公告否認了達成協議,稱討論仍在繼續。
盡管阿聯酋能源部否認了該消息,市場預計OPEC+可能將開始增加產量,加之對德爾塔病毒擴散的擔憂,國際油價延續下跌趨勢,美油跌幅一度達4%。截至當地時間7月15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報71.65美元/桶,至一個月低點,跌幅為2.02%;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報73.47美元/桶,跌幅為1.73%,創7月7日來新低。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俄羅斯及其盟友組成的OPEC+仍需就石油產量政策做出最終決定。
據報道,沙特與阿聯酋之間的分歧在于,如果把當前的減產協議從2022年4月延長至2022年年底,用于計算阿聯酋生產配額的基準年份是否需要調整。從對石油市場的實際影響看,沙特和阿聯酋之間的紛爭短期加劇了石油供應的緊張,但并不損害產油國的實際利益。減產協議的延長并沒有那么迫切,兩國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博弈。
高盛預計,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之間的石油供應協議將成為未來幾個月油價看漲的催化劑,并將其夏季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維持在每桶80美元,預計2022年會回落至每桶75美元。
該行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油價看漲預測的風險偏向于上行,促成油價上漲的催化劑從需求方面轉移到了供應方面。”
不過,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一份報告中,挪威最大的獨立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高級分析師Louise Dickson分析道,“OPEC+的僵局乍一看可能是油價的看漲因素,但市場的關切之一在于,持續的分歧可能導致一些成員國的反抗,使石油產量不受限制。這種前景,再加上可能會出現新的疫情浪潮,可能是油價的看跌因素。”
(以上采訪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每日經濟新聞》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抗疫播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強生新冠疫苗或與罕見神經性系統疾病存在關聯
當地時間7月12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發布公告稱,已收到100份有關接種強生疫苗后出現格林-巴利綜合征的報告。到目前為止,約有1280萬美國人接種了這種單劑型疫苗。100例綜合征患者中,95人需住院治療,1人已死亡。
美國疾控中心(CDC)表示,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主要見于50歲以上的男性,癥狀發生在接種疫苗約兩周后,但數據不足以斷定是疫苗引發這個綜合征。CDC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將于7月22日開會,就疫苗安全和格林-巴利綜合征展開討論。
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神經,從而經常引發感染。
世衛組織:沒有證據表明現階段需要接種疫苗加強針
當地時間7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舉行例行發布會,該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一定需要疫苗加強針,也許在接種疫苗一到兩年后需要疫苗加強針,但現階段還不需要。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呼吁輝瑞等疫苗廠商向“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和中低收入國家提供疫苗,而不是優先為疫苗接種率相對較高的國家提供疫苗加強針。
財聞集錦
#01
歐盟推遲推進數字稅以專注于全球稅收協議
當地時間7月12日,歐盟委員會表示,將暫緩推出原定本月底出臺的數字稅征收計劃,并將于今年秋季重新評估該計劃。在重新評估數字稅征收計劃前,歐盟將優先專注于達成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的談判。
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G20批準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談判結果,即重新分配跨國企業利潤征稅權和設立全球有效最低稅率的雙支柱包容性框架。
全球稅改框架的支柱一是將大型跨國企業全球利潤的部分征稅權重新分配給市場轄區,即跨國企業除在公司總部和子公司所在地繳納企業所得稅外,還需在銷售目的地繳稅。支柱二是通過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確保大型跨國企業在每個稅收管轄區的繳稅不低于最低水平,從而遏制各稅收管轄區為吸引跨國企業投資而競相降低稅率的“逐底競爭”。
#02
歐洲央行宣布啟動數字歐元項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7月14日,歐洲中央銀行宣布啟動數字歐元項目并展開相關調查研究。
根據歐央行當天發布的新聞公告,調查研究為期2年,是數字歐元項目的初始階段,旨在解決數字歐元設計和發行等關鍵問題。在該階段,歐洲央行與成員國央行組成的歐元系統將對數字歐元進行設計開發,評估優先應用場景和潛在市場影響,與歐洲議會等機構研究相關法律框架等。
過去9個月,歐元系統組織了多項有關數字歐元的實驗,涉及隱私、反洗錢和流通限制等。歐洲央行表示,實驗過程中未發現重大技術障礙。
#03
亞馬遜因第三方銷售缺陷產品遭美國CPSC起訴
當地時間7月14日,據外媒報道,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對亞馬遜提起訴訟,希望法院裁定這家電商巨頭為其市場上第三方出售的缺陷產品負責。
CPSC稱,這些商品包括2.4萬個警報失靈的一氧化碳偵測器、近40萬支缺乏防止漏電和觸電保護裝置的吹風機,以及易燃的兒童睡衣。
目前亞馬遜已經下架了部分商品,通知消費者產品存在問題,并提供了退款。但委員會認為這些措施顯然不夠。亞馬遜回應稱,他們不為第三方賣家的商品承擔責任,只是提供了對接買賣雙方的服務。
#04
以太坊創始人宣布退出幣圈
當地時間7月17日,據外媒報道,以太坊聯合創始人Anthony Di Iorio 表示,他將退出幣圈,并打算投身于慈善事業和其他與加密貨幣無關的領域。
據悉,他計劃出售去中心化技術的創新中心和軟件開發公司Decentral Inc.,并且還要和之前參與的其他初創公司進行切割,不再資助任何區塊鏈項目。
2013年Anthony Di Iorio聯合創立了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以太坊”。
截至7月17日19點20分,以太幣報1858.73美元/枚,市值約2172億美元,低于比特幣市值,為第二大加密貨幣。
#05
奈飛加碼游戲領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7月14日,美國視頻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宣布,已經聘請前Facebook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內容副總裁Mike Verdu領導其視頻游戲部門,旨在幫助該公司更深入地推進游戲業務的發展。當天,Netflix 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上漲了2%。
自2019年開始,奈飛大舉進軍游戲領域,推出了《怪奇物語》系列游戲。與流媒體業務一樣,在線游戲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巨頭都已紛紛加入這一領域。
#06
阿斯利康斥資390億美元收購Alexion
當地時間7月14日,英國藥企阿斯利康宣布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已批準其以3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lex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預計該交易將于2021年7月21日完成,這是自阿斯利康自1999年成立以來最大金額的收購案。
完成此次收購后,阿斯利康將在美國波士頓創建專注于罕見病的藥企。市場觀點認為,阿斯利康并購Alexion,前者優秀的商業化能力將提升Alexion在罕見病市場的份額,后者豐富的研管線也將增強阿斯利康在免疫學領域的地位。
#07
一個月內投超百億 黑石豪賭美國房樓市
當地時間7月13日,黑石房地產收入信托(BREIT)與美國國際集團(AIG)宣布,雙方已經達成最終協議,BREIT以大約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IG在美國經濟適用房投資組合中的權益,交易預計將于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
這是黑石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對美國住房市場的第二筆豪賭。此前,黑石斥資6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房產公司Home Partners of America。
除了房地產交易,BREIT將斥資22億美元收購AIG人壽保險和退休服務部門的9.9%的股份,這筆交易將使黑石保險業務管理的資產規模到2021年底增至約1500億美元。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文巧 高涵
編輯:高涵
視覺:劉青彥
排版:高涵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