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4 22:14:22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基金業協會網站獲悉,原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娃哈哈創投)在7月9日完成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根據相關規定,管理人備案成功后,需要在半年內發行產品。
這也意味著,娃哈哈創投或從之前的投資人身份向管理人身份轉變。事實上,自從宗慶后卸任集團董事長以后,隨即成立娃哈哈創投并兼任總經理、執行董事。從成立之初的2010年底到現在,娃哈哈創投多是以LP的身份間接參與創投,涉足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新零售等,但10年來一直沒有以GP的身份介入創投。
視覺中國圖
宗慶后10年GP夢將成真
娃哈哈品牌的成功讓宗慶后成為商業場的勵志人物。他在2010年卸任集團董事長、總經理之后轉向股權投資領域,涉足一級市場。啟信寶數據顯示,同年11月,他成立了娃哈哈創投。
然而,從公司成立到現在,超10年的經營光景,娃哈哈創投一直沒有作為基金管理人參與創業投資,而多以LP的身份間接參與創投,且通過設立分公司對接項目融資需求。不過,宗慶后從來沒有放棄對基金管理人的追求,隨著娃哈哈創投近日在基金業協會的備案獲通過,其LP身份有望向GP轉變。
記者從基金業協會網站了解到,7月9日,娃哈哈創投的備案登記辦理通過,根據相關規定,私募基金管理備案完成后,必須在半年之內就發行產品。這意味著,娃哈哈創投目前大概率已在籌備或完成新基金的募資準備工作。
目前,娃哈哈創投全職員工人數6人,且全部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由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資有限公司和施幼珍聯合出資,前者為宗慶后100%控股,在娃哈哈創投的認繳出資比例達90%,施幼珍則在娃哈哈創投的認繳出資中占比10%,兩人為夫妻關系。
而在娃哈哈創投的高管信息中,記者發現,法定代表人、總經理以及風控合規人均來自娃哈哈集團,其中,除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兼執行董事的宗慶后系原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外,娃哈哈創投總經理尹緒瓊此前是娃哈哈集團投資財務辦投資經理;風控合規人俞冬妮在加入娃哈哈創投之前也在集團投資財務辦擔任投資經理。
近10年來投資項目極少
盡管機構募資發基金在即,但需指出的是,娃哈哈創投成立已有10年之久,即便是在2010年,已推出的創業板加速VC進場,國內的創業投資仍方興未艾,娃哈哈創投仍選擇了細水長流,無論是投資方式還是節奏上的把控,娃哈哈創投在早期,甚至近10年的投資項目極少。
外界在關注其下一步舉動的同時,也在擔心宗慶后和他的團隊是否有足夠的經驗玩轉當下資本市場。畢竟,從過往的一些投資案例來看,娃哈哈創投多在進行“跨界”,除大消費以外,在一些新科技領域和熱門賽道中均有涉及。
啟信寶數據統計,娃哈哈創投在過去10年間共有6次對外投資案例,包括參股其他投資公司、直投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作為LP參與高瓴智成長江(湖北)人工智能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祺睿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等。作為LP,娃哈哈創投還以51%比例控股鉅和信息,并參與專注自動販賣機研發的宗盛智能科技A輪融資。這兩家公司分別開展娃哈哈網上訂水業務“娃哈哈到家”和自動販賣機研發。
此外,宗慶后還100%持股宏振投資,間接持有浙江紅土創投,持股比例為12.27%。背靠知名機構深創投,浙江紅土創投涉及了包括人工智能、新零售、半導體、醫療器械、汽車電子等在內的諸多投資領域。
有投資界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實業創始人“跨界”投資領域已不是業界新聞,關鍵考驗投資端的跨界融合之道。“娃哈哈集團主要在食品消費領域見長,躋身新科技賽道或在管理、人才、技術、知識等成為投研端短板,實務中存在的問題會比預想的要多,能否整合成功很重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