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07 21:14:27
◎我國公立醫院已經到了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關鍵期,必須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提升質量和效率上。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6月7日,國新辦舉行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健康服務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加快提高醫療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基礎。
記者注意到,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力爭通過5年努力,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圍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國家衛健委回應了諸多熱門話題。首先是《意見》提到的“三個轉變”。
李斌表示,“三個轉變”是公立醫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堅持目標、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實現公立醫院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是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發展的治本之策。
首先是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李斌指出,我國公立醫院已經到了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關鍵期,必須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提升質量和效率上。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立醫院要更加注重內涵發展、技術發展、能力水平發展、服務質量發展,提高發展的“含金量”。
“要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充分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斌說。
其次,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李斌介紹,進入新發展階段,公立醫院要善于運用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將基于人的經驗管理與基于制度和標準的循證管理相結合,進一步提升醫院管理的精細化、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第三個方面是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李斌表示,要從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高度,把醫院資源配置的重點從硬件建設轉向人力資源發展,從提高薪酬待遇、拓寬發展空間、改善工作環境等方面來入手,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廣大醫務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中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司長許樹強表示,首先是合理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合理確定、動態調整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
“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現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實、考核兌現,更加要注重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使付出和待遇相匹配,激發廣大醫務人員干事創業的動力和活力。”許樹強說。
其次,拓寬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空間。許樹強指出,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遵循醫療行業的特點和人才成長的規律,合理設置評價標準,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注重臨床工作質量指標,探索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等傾向,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第三個方面是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身心健康。許樹強強調,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加強醫院安全防范,強化安保隊伍建設,完善必要的安檢設施,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第四,提升醫務人員社會地位。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讓廣大醫務人員感受到實現價值的自豪感、貢獻社會的成就感、受到尊重的職業榮譽感。廣大醫務人員要恪守醫德醫風醫道,以充滿人文關懷的醫療服務贏得患者、社會的信任和尊重。”許樹強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