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01 09:15:53
◎5月29日,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臺萬物新生集團(愛回收)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擬于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RERE。
◎2018年—2020年,愛回收分別實現總營收32.6億元、39.3億元、48.6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愛回收實現營收15.14億元,同比增長118.8%;成交GMV為62億元,同比增長106.7%。
◎2018年—2020年,愛回收分別凈虧損2.1億元、7億元、4.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13.8億元。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實習編輯 陳劍銳
2021年年初,素有“美版閑魚”之稱的Poshmark在納斯達克上市,并在首日暴漲142%。這也是繼2017年日本二手交易平臺Mercari上市四年后,二手電商掀起的又一次資本狂歡。這一次,國內二手電商公司成為新的主角。
位于北京北清路永旺商城內的愛回收線下站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5月29日,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臺萬物新生集團(愛回收)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擬于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RERE。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啟信寶顯示,4月19日,萬物新生(愛回收)剛剛完成了2億美元的Pro-IPO融資。而IPO前,京東集團持有愛回收34.7%的股份,五源資本持股為14%,Internet Fund IV Pte.Ltd.持股為7.3%,天圖資本持股為8.5%。
去年9月,“萬物新生”取代“愛回收”作為全新集團品牌亮相,彼時愛回收創始人兼CEO陳雪峰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不會“流血上市”,40億美元到50億美元的估值將是公司進行IPO的基本線。
而如今,愛回收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公司三年累計虧損13.8億元。2021年一季度,愛回收凈虧損9000萬元,雖相較去年同期1.2億的虧損有所收窄,仍未擺脫虧損,卻也依舊叩響了IPO大門,會得到美國資本市場的認可嗎?
愛回收赴美上市,沖擊“中概股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概念第一股的背后,是萬億市場規模的閑置經濟以及近年來方興未艾的二手電商市場。
Mob Data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二手閑置年交易額已達到12540億,二手電商用戶突破了1.8億人,在閑置市場中的滲透率也提高到了36%。《2020年度中國二手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二手電商市場規模3754.5億元,同比上升了44.22%。
不過,當前二手商品交易的供給和需求絕大部分產生于C端,這也決定了二手電商C端屬性明顯更強,國內二手電商市場目前也仍以C端業務為主流。在此背景下,市場雖大,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卻被少數企業牢牢掌握,尤以C端屬性更強的閑魚、轉轉為主。
整體而言,二手電商業務模式最初以C2C為主,對于C2C交易模式下的二手電商平臺來說,供需兩端流量越大、平臺內SKU越豐富,規模效應越容易形成。國內C2C模式的二手電商主要代表企業則有閑魚,從其發展的路徑也不難看出,先與綜合品類相互深度綁定,而后才開始向精細化、垂類發力。
C2B2C模式的代表企業為轉轉,其作為B端中間商,提供的往往是估價、質檢等服務。不同品類相關服務流程具備差異性,這也是為什么采用C2B2C模式的二手電商平臺無法從綜合品類著手布局的原因之一。
to C模式相對較“輕”,平臺經濟運行法則又為互聯網企業所熟稔,更易與主營業務之間進行資源、流量的相互滲透,延續相關優勢。
愛回收則是做C2B模式起家,相對更“重”,根據招股書,截至2021年3月末,萬物新生在國內有755家線下門店,其中733家為愛回收門店,2家為拍拍店。
從愛回收招股書的主要業務營收也不難看出,愛回收業務(C2B,全場景回收解決方案平臺)以及拍機堂業務(B2B,商家線上交易平臺)占據了整體業務收入的大頭。
招股書顯示,愛回收的收入主要由產品收入、服務收入兩個板塊構成。其中,產品收入為其主要收入來源,2018-2020年收入分別為32.5億元、37.3億元、42.4億元,占比分別為99.6%、94.9%、87.4%。
值得關注的是,愛回收通過線上或線下門店采購的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主要向拍機堂和拍拍平臺上的買家銷售。截至2020年年末和2021年3月31日,從愛回收采購的所有設備中,88%和81%分別通過拍機堂市場分銷,其余分別通過拍拍市場分銷。
C端優勢不足,愛回收也曾加速謀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年6月,愛回收與京東拍拍合并,加入了針對用戶的優質的二手零售平臺,結合B端優勢,開始在控貨端、處理端以及銷售端這三個端口“補課”。愛回收方面也在合并后表示,將以B2C作為火車頭,努力跟進優質二手零售業務,加速各條業務線的融合,努力構建一體化平臺。
去年進行品牌升級時,愛回收同時宣布,獲得京東集團和國泰君安國際聯合領投的超1億美元E+輪融資。針對融資及后續投入重點,陳雪峰也直言,未來仍聚焦三個方面:B2C業務的發展、一體化平臺的構建以及海外戰略的持續投入。
不過,單從判斷C端業務的MAU數據來看,愛回收強化C端屬性的進展并不明顯。
比達咨詢發布的2021年3月二手電商App的Top10監測數據顯示,在用戶規模方面,閑魚和轉轉優勢明顯,是業內僅有的月活用戶達到千萬以上級別的玩家。而在二手3C電商排名中,愛回收、拍拍MAU以51萬、32萬排名第4、第5,而轉轉、找靚機則MAU則為1461萬、332萬排名前二。
目前來看,愛回收C端業務仍處于與拍拍加速融合階段,正如愛回收在招股書中所述,其對京東具備依賴性,且獲得京東的支持必須要滿足某些條件,如若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將對愛回收的業務、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但也值得注意的是,愛回收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數據顯示,在二手3C交易和服務領域,2020年愛回收的交易臺數和GMV均位列中國市場第一名,其交易規模超過了行業內的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
相比于閑魚和轉轉,愛回收則更側重在3C領域的布局,以及供應鏈的深耕。
在閑魚與轉轉已然占據了較大篇幅的C端市場的當下,愛回收持續鞏固B端業務,做深供應鏈的同時向C端市場發力,也不失為一種差異化打法,但無論是與拍拍的深度融合,還是后續戰略進一步聚焦,愛回收依然需全力出擊。
在去年進行品牌升級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陳雪峰提到,目前公司已經穩穩地站在3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水平,并朝著50億美元邁進。
而彼時在會后談及公司近期是否有IPO計劃時,陳雪峰表示“愛回收不會流血上市,40億美元到50億美元的估值將是公司進行IPO的基本線。”他認為,目前公司在向50億美元估值提升的方向非常明確,即將C2B、B2B的供應鏈做得更加扎實,加速B2C業務的發展和其與海外業務的聯動。
而如今,愛回收站在了IPO門前,“當初的愿望實現了嗎?”
招股書數據顯示,愛回收營收呈逐年上揚趨勢。2018年—2020年,愛回收分別實現總營收32.6億元、39.3億元、48.6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愛回收實現營收15.14億元,同比增長118.8%;成交GMV為62億元,同比增長106.7%。
營收、GMV可圈可點,但依舊難掩虧損尷尬。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愛回收分別凈虧損2.1億元、7億元、4.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13.8億元。2021年一季度,愛回收凈虧損900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1.2億的虧損有所收窄。
to B模式下的重資產投入或許仍是愛回收連續三年虧損的原因之一。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愛回收在中國172個城市開拓了755家門店和超過1500個自助服務站,主要開在一二線市場的商場等線下流量中心。以廣州為例,愛回收在廣州共布有29個分店,多位于大型商超內。
不過,相較于行業其他競爭者,愛回收的供應鏈基因很明顯。
陳雪峰表示:愛回收是一個產業互聯網公司,有著厚重的供應鏈能力,并將其作為核心競爭力。而依循他的暢想,愛回收也將從一家從專注手機回收的消費互聯網公司,一步步轉變為供應鏈能力驅動的產業互聯網公司。
網經社電商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早先愛回收與拍拍合并是為了牽制阿里系的閑魚和58同城的轉轉,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的發展雖然還處于探索階段,但二手電商行業已經形成了寡頭,巨頭效應明顯。
“當下國內二手電商初步形成了‘兩大寡頭、四大梯隊’市場格局。兩大寡頭分別為閑魚、轉轉,估值超過200億元;第二梯隊為愛回收,估值超100億元;第三梯隊估值在10-50億元之間,有享物說、5miles、鐵甲二手機、回收寶、紅布林等。”莫岱青補充道。
雖然行業格局已初步形成,但資本依然不斷加注,企圖破局。
今年4月,手機回收平臺閃回收完成C輪融資,此前,閃回收更是曾獲順為資本、小米科技投資,融資金額近億元。
頭部玩家方面,2020年,轉轉與找靚機合并,進一步實現業務擴容。今年4月,二手電商轉轉集團宣布已于春節前獲得來自GBA大灣區基金、青樾基金的共計3.9億美元投資,創下國內二手電商領域最大的單筆現金融資記錄,這也是轉轉和找靚機戰略合并后獲得的首筆融資。
此外,愛回收區別于對手的線下店運營模式也迎來了閑魚推出的線下店“閑魚小店”的“進攻”,身處同一賽道,巨頭的之間的針鋒相對,中小企業亦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而無論是“流血上市”,抑或是“水到渠成”,愛回收未來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