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賽迪顧問:2023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51.8億元,醫療機器人等市場占比將提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7 23:44:47

◎賽迪顧問發布的報告預計,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3年有望達到751.8億元,未來家用機器人的市場結構會逐年遞減,公共服務機器人以及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市場占比將會逐漸提高。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5月27日,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賽迪顧問發布《洞見·2021-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研究成果。

在研究成果發布會上,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垠國就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創新與投資趨勢做了介紹。

姚垠國表示,近年來,國家為推動服務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中國已經實現了服務機器人全產業鏈的布局,并已擁有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整體來看,服務機器人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關鍵零部件及軟件,中游的本體制造和下游的終端應用三個環節。

姚垠國說,我國的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3年有望達到751.8億元,行業的發展也迎來了很多有利因素。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一是目前逐年增加的老年人口為服務機器人在醫療以及養老賽道提供了發展機遇。

二是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像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多種技術集成的載體,隨著這些技術的發展,服務機器人的性能會得到提高,用戶體驗也會得到升級,所以有可能會挖掘進一步的市場需求。

三是國內已經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策體系,正在加速行業的發展。

四是常態化的疫情防控為服務機器人在醫療賽道以及公共服務賽道提供了發展的機遇。

“我們認為未來發展是家用機器人的市場結構會逐年遞減,公共服務機器人以及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市場占比將會逐漸提高。”姚垠國解釋說,這主要緣于以下幾方面原因:

圖片來源:新華社

首先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意識到無接觸服務的重要性,也為服務機器人在公共服務賽道以及醫療賽道提供了機遇。

其次,由于公共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對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人機交互技術要求比較高,早期這種技術不太成熟,因此它的市場化面臨一些阻礙。“未來隨著技術升級,市場化進程也會加快。”

此外,現在各個城市正在積極建設的智慧城市以及國家電網提出的“兩網融合”,為服務機器人在公共服務和特殊領域提供了發展的動力。

姚垠國表示,2020年服務機器人領域的投融資事件以及金額均大幅增加,其中公共服務機器人這一賽道吸收的資本最多,有很多服務機器人企業已經度過了艱難的創業期,還有一部分企業正準備上市。

“目前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芯片和人機交互模塊等領域發展非常快,產品不斷升級,所以未來3~10年,我們看好人工智能、芯片、人機交互模塊等高價值軟硬件企業的發展。”姚垠國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制造業 新興產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se福利视频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天天看片在线精品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