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7 20:12:19
在此次私享會中,有一些基金經理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同一個行業的看好。自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醫藥行業始終是市場上最為活躍的板塊之一,現場多位醫藥投資大咖分享了其最新觀點。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5月15日,雪球攜手10家優秀的上海私募管理人啟動了2021雪球私募初夏私享會(上海站)活動。參加本次私享會的十余位基金經理中,既有具備深厚資本市場從業背景的資深金融人士、從實業轉身投資行業的專業型投資者,還有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網紅基金希瓦私募包括董事長梁宏在內的多位基金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此次活動的多位私募人士,以前都有券商賣方研究的從業經歷。例如參加此次活動的現任青驪投資總經理蘇雪晶此前曾是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同樣出席此次活動的聚鳴投資研究總監、基金經理陳奇幾年前曾任中泰證券研究所農業行業首席分析師、所長助理。
在此次私享會中,有一些基金經理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同一個行業的看好。例如青驪投資總經理蘇雪晶、希瓦風行基金經理洪俊驊都在現場交流中表達了對物業行業的樂觀看法。蘇雪晶表示,由于行業資本化加速發展,將長期看好物業和人力資源服務兩個領域。
5月15日,雪球私募攜手10家優秀的上海私募管理人啟動了2021雪球私募初夏私享會(上海站)活動。
參加2021雪球私募初夏私享會的部分嘉賓 圖片來源:雪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參加本次私享會的十余位私募基金經理,代表了當下私募行業基金經理的幾大類型,其中既有具備深厚資本市場從業背景的資深金融人士、從實業轉身投資行業的專業型投資者,還有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網紅基金希瓦私募包括董事長梁宏在內的多位基金經理。
從2015年開辦私募,短短幾年間管理規模已達近200億,從雪球起家的梁宏旗下的希瓦私募堪稱雪球第一網紅私募。
在此次私享會上,希瓦私募董事長梁宏攜旗下多位基金經理分享了最新的投資觀點。
盡管今年來受政策等因素影響,港股的一些互聯網巨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整,不過梁宏在此次分享中依然表達了對港股互聯網行業的堅定看好。在他看來,互聯網公司目前仍然具有較強的向其他行業拓展的能力,可以依托于流量和數據開拓更多的新領域,因此互聯網行業未來的成長空間依然可期。
不過梁宏也對自己近期在投資上犯的一些錯誤直言不諱。例如他坦言,近期在教育行業“吃了不少虧”,主要之前未充分考慮行業的政策風險,此外,他還表示近期在某港股視頻行業龍頭上存在失策。
自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醫藥行業始終是市場上最為活躍的板塊之一。此次私享會,雪球邀請了多位醫藥投資大咖。
曾在A股醫藥龍頭恒瑞醫藥有工作經驗的青僑陽光基金經理林偉表示,自己篩選醫藥領域好公司的標準可以概括為“新、特、強”三字。特即門檻高,比如控制特別嚴格的血制品領域;強是指強規模效應領域里市場規模龐大,競爭力強大的龍頭公司;新即行業內新崛起的創新型企業。針對目前醫藥板塊估值相對較高的現象,林偉認為,關注估值歸根結底就是關注可投性,未來10年醫藥行業仍然是高速發展階段,分化攪動的機會也多,雖然醫藥目前整體估值高,但可投性依然很強。
而對于近年來受關注度很高的創新藥投資,在雪球醫藥投資圈內頗有名氣的雪球大V、建平遠航基金經理黃建平提醒道,如今,一些創新藥細分賽道上存在扎堆導致市場出現泡沫的局面,同時投資也要注意避開技術比較落后的企業。他目前主要關注比較前沿的核心醫藥技術,比如RNAi、ADC、PROTAC、DNA編輯、細胞治療等技術平臺。黃建平認為,目前來看,這些技術基本上已經成熟了,到了投資比較好的時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私享會中,有一些基金經理不約而同的表達了對同一個行業的看好。
例如青驪投資總經理蘇雪晶、希瓦風行基金經理洪俊驊都在現場交流中表達了對物業行業的樂觀看法,而目前國內物業行業的幾家龍頭公司大多在港股上市。蘇雪晶表示,由于行業資本化加速發展,將長期看好物業和人力資源服務兩個領域。
就大勢判斷而言,希瓦小康基金經理肖康和希瓦輝耀基金經理湯蒙均認為,A股短期有見底跡象,但領漲板塊還不太明顯。
磐耀資產創始人辜若飛則指出,目前A股的機構抱團股估值仍然很高,但剔除200個抱團股后,A股的整體估值分位數在過去10年為30%左右,所以當前A股的風險是局部性的。當前市場的整體系統性風險和2015、2018年不可同日而語,而今年的機會可能在于市場預期差比較高的行業,比如軍工、銀行。
據記者觀察,參加此次活動的多位私募人士,以前都有在券商賣方研究行業擔任分析師的經歷。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奔私”是近年來賣方分析師改行的一條熱門路徑。
例如參加此次活動的現任青驪投資總經理的蘇雪晶此前曾是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
同樣出席此次活動的聚鳴投資研究總監、基金經理陳奇以前也有賣方分析師的從業經歷。就在幾年前,他曾任中泰證券研究所農業行業首席分析師、所長助理,當年的中泰證券農業團隊可謂業內的“金牌團隊”之一,多次在新財富等賣方分析師評選中獲得好名次。
然而,現如今,中泰證券研究所曾經的這一“金牌團隊”已基本解體,除了團隊“帶頭人”謝剛之外,大部分核心分析師如陳奇、胡彥超、張俊宇等都已經先后“奔私”。
此外,此次參會的丹羿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投資總監朱亮早年也有賣方分析師的從業經歷。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在10多年前,他曾擔任國金證券計算機行業分析師。截至2021年5月,朱亮的資金管理規模約為10億元。
而賣方分析師改行私募后往往會跳出自己過去長期研究的某個行業。例如,從陳奇此次的發言來看,他如今的研究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農業這一單一領域。他指出,消費、制造、互聯網、醫藥、新能源是未來5-10年,真正有機會去穿越周期的好公司可能出現的領域,也是公司最核心去選擇的方向。“第一,關注消費賽道里面龍頭公司,圍繞著高速成長、爆發式成長重點布局。第二,關注商業模式依然非常好的龍頭性公司。第三,傾向于比較好的行業,特別是相關行業里面的龍頭公司。”他表示。
另外,此次參會的其他私募嘉賓以前也多有在券商其他業務條線的從業經歷。例如,復勝資產副總裁杜浩然,此前曾任國元證券投資管理總部投資助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