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7 18:19:09
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編輯 畢華章
在陜西,每個地市一所本科高校基本是“標配”。
但是,除了延安之外,陜北、陜南城市中幾乎沒有高校設有醫學院。不過,眼下陜南的漢中市建設醫學院的決心,正分外迫切。
粉巷財經(ID:nbdfxcj)注意到,漢中褒河醫養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西安醫學院漢中校區(設立三個系),占地108畝;此外,漢中還將支持陜西理工大學新建醫學院。
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西安高校足跡甚至延伸到沿海城市,但對于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陜南和陜北地區卻鮮有項目落地。
此次啟動西安醫學院漢中分校,也算別開生面。于漢中而言,為何對于醫學院的需求如此迫切?
再者,漢中對于西安醫學院又有何吸引力呢?
01?醫學院之痛
其實,漢中與醫學院結緣已久。
抗戰時期,西北聯大(最初成立時叫西安臨時大學)南遷漢中,其醫學院(西北醫學院前身)亦在漢中有過一段輝煌歲月。
其先后在孫家廟、馬家廟、黃家坡、黃家祠等地興醫興教,并且建立了自己的附屬醫院。
不過,抗戰勝利后,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就搬遷至西安,其后幾經變遷,發展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及西安交大附屬醫院。
而曾在漢中興盛一時的醫學教育,如今落在了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原漢中教育學院、漢中師范學校、漢中市衛生學校等合并組建)頭上。
其長期與西安交大、第四軍醫大學等聯合辦學,設有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等建制,僅臨床醫學院就有在校生2000余人。如口腔醫學、護理、臨床醫學、藥學等專業均為省級重點專業。
漢中褒河醫養產業園〡漢臺區政府官網
此外,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還擁有一所二級甲等附屬醫院。可以說,漢中職院在漢中醫學教育上承擔著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其短板也非常明顯。其雖實力不俗,但畢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層級上存在掣肘,沒有自己的醫學本科院校依然是漢中的痛點。
特別是漢中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背景下,高等級醫學資源和教育資源對于提高城市首位度至關重要。
漢中市曾提出加快科教文化等六個中心,以此來提高其在陜甘川渝毗鄰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此外,作為陜西最大的藥材種植加工地,漢中常年種植各類藥材170多萬畝,在生物醫藥領域優勢明顯。而高端醫藥研發和醫療養生產業亦離不開高等人才和研發資源的支撐。
如此,漢中對于醫學院的迫切需求也就不難理解。而于西安醫學院而言,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也正是其破局求變的新嘗試。
02?雙向借力
實際上,西安高校在其他地市建校區者并不鮮見,如此前西安工業大學和西安理工大學擬在銅川建設新校區。
但是,西安醫學院“翻”越秦嶺、南下漢中建設新校區,多少還是令人有些意外。
4月初,漢臺區政府官網的一則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一行赴漢中褒河醫養產業園區調研信息,將該項目的最新進展進行了披露。其中,涉及西安醫學院的兩個項目備受矚目。
即,新建占地約108畝的西安醫學院漢中校區(設立三個系)、改擴建占地約57畝的西安醫學院附屬漢江醫院為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還將配建高端體檢中心、科創中心、中醫藥研發中心等。
醫科大學、三甲醫院,這對于任何一個城市都足具吸引力,又遑論漢中這般中小城市。
圖片來源〡陜西理工大學官網
粉巷財經注意到,漢中一方面積極推動西安醫學院漢中校區落地,一方面也正籌謀支持陜西理工大學新建自己的醫學院,開展學研用三位一體的醫療健康教育服務。
今年3月,陜西理工大學官網披露的一份招標公告——陜理工醫學院建設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采購項目顯示,其正推動該項目通過教育廳及發改委的評審。
西安朝華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單元莊告訴粉巷財經:“陜西80%的高校集中于關中地帶,陜南、陜北長期得不到人才和技術的支持,這是它們發展的一個瓶頸。
所以,這件事情(建設醫學院)應該極力提倡。”他認為,安康、商洛、榆林、延安等地市都需要這種資源,這對于陜西來講,改變自己的產業布局、經濟結構,是十分重要的舉措。
此番,漢中可謂先行一步。
03?謀局新賽道?
從地域上來看,漢中正處于關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雙城經濟圈之間,但卻又并不屬于任何一個,而其對內,制定梳理優化各區縣戰略定位;對外,積極加入各大城市群。
而今,其又謀求建設自己的醫學院,背后的意圖更是耐人尋味。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醫學院漢中分校及西安醫學院附屬漢江醫院擴建項目,是褒河醫養產業園區的重點項目。
該產業園啟動區占地約350畝,總投資約25.7億元。
顯然,漢中正在下一盤大棋。
單元莊亦表示:“我們國家從2019年進入大健康時代,健康資源相關的包括研究、人才培養、專業性的醫療康養等資源要重新布局,這是進入大健康時代的重要工作。”
陜西理工大學校景 圖片來源〡學校官網
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人民幣,2030年達到16萬億。如此體量,儼然已經催生出一個新的賽道。
僅年初以來,甘肅、云南、海南等多地已經出臺康養旅游新政,而漢中則圍繞醫養結合作出諸多嘗試。
漢中市“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打造國內外知名的綠色康養之都,規劃建設一批業態集聚、優勢互補的醫養融合產業園區,增加優質醫療康養服務。
上述提及的褒河醫養產業園區就是醫養結合產業的重要承載之一。
當然,發展醫養集合,漢中本就有著不小的優勢。
比如,陜南宜居的生態環境及文旅資源,比如其拿手項目——生物醫藥。
此番,若西安醫學院漢中分校、陜理工醫學院都能順利落地,勢必為其學研用一體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或許,正如合作方所提及的:“這是最好的機遇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