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海南自貿港政策力推商業航天 發射場之外還有更大想象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3 13:23:39

◎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通過技術革命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提升運維管理能力,是實現太空聯網的基礎設施,亦是商業航天發展的新開端。優化航天發射申報流程若真正能夠落地,有利于加速行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企業積極性。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梁梟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互聯網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特別措施》),其中提到了優化海南商業航天領域市場準入環境,推動衛星遙感、北斗導航、衛星通信、量子衛星、芯片設計、運載火箭、測控等商業航天產業鏈落地海南等內容,再次讓該領域升溫。

對此,星際榮耀投融資總監李勇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海南依托文昌發射場發展航天相關產業,成果顯著。優化海南商業航天領域準入環境,能夠調動商業航天企業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海南低緯度發射場的優勢,帶動商業航天企業在海南的業務布局,在航天旅游的基礎上形成更豐富、完整的產業生態。

產業鏈企業密切關注政策變化

作為硬科技領域的代表產業,商業航天一直備受關注。

從政策層面看,2014年11月,《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商業航天,拉開了本土商業航天的序幕。2015年~2019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關于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等一系列頂層政策出臺,進一步為商業航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則首次將“航天航空事業”納入了“新基建”范疇。

從產業落地看,商業航天產業鏈包括衛星制造、火箭發射、衛星應用等多個鏈條。截至目前,各一線商業航天公司均已有成型的產品推出,在實證上驗證了團隊具備航天研發的技術能力。星際榮耀、藍箭航天、零壹空間多家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均陸續發射火箭。九天微星、銀河航天等企業在衛星互聯網領域的探索持續推進。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內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等四大航天發射場。此前,浙江省政府公示的《浙江省重大建設項目“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顯示,“寧波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項目”落戶象山,“十四五”期間投資120億元。

不過,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商業航天是高投入、高風險的“高精尖”行業。中國在獲取發射工位、開展發射申報、辦理相關審批、配套產業鏈等方面仍存在諸多挑戰。

而《特別措施》中提到,優化航天發射申報、航天發射場協調等事項辦理程序,提升運載火箭、發動機及相關產品生產、儲存、運輸和試驗等活動安全監管能力。

“對于行業釋放出積極的信號,我們密切關注。”國內一位民營商業航天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通過技術革命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提升運維管理能力,是實現太空聯網的基礎設施,亦是商業航天發展的新開端。優化航天發射申報流程若真正能夠落地,有利于加速行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企業積極性。

李勇鵬則向記者表示,海南文昌是國家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的發射基地,作為國家目前維度最低的發射場,在海南發射運載火箭對運載能力有明顯提升;并且對GEO軌道衛星發射有天然優勢;同時海邊發射的落區安全性更好。對于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來說,在岸邊發射、海上實現垂直回收,對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總體性能有非常明顯幫助。從理論層面看,星際榮耀的雙曲線系列液體運載火箭,就可以采用這一發射方式。

“目前商業航天市場需求很旺盛,此前多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也在發射場發射火箭,近兩年文昌發射場多次承擔長征系列大型火箭發射任務。目前,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的數量還不多,未來民營火箭是否能在文昌發射,也是值得探索的空間。”國內一位商業航天企業從業者對記者表示。

“航天+旅游”等周邊場景值得期待

從資本投入來看,通過發展商業航天獲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截至2019年底,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數量超160家。2015年~2019年,與商業航天相關的投融資約160起,投資金額超百億元。

哈工創投總裁都丹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重資產、硬投入、資本接力長跑”是推動商業航天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當下,國內商業航天的產業鏈條亟待完善,眾多資本向商業航天拋出橄欖枝,是商業航天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一環。

《特別措施》中也提到,支持設立社會資本出資、市場化運作的商業航天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

海南大力發展和支持商業航天的發展,顯然也有其內在邏輯。

有業內人士指出,與酒泉、太原、西昌等三大航天發射場不同,文昌發射場在設計之初便充分考慮其對外開放和旅游功能,專門設計了旅游參觀線路,以便游客進入發射場內參觀游覽。

“從地理位置角度,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從產業基礎看,文昌國際航天城有較好的配套設施。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后,海南商業航天周邊的應用場景也值得期待。”國內航天高校一位研究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政策紅利釋放,在海南開發航天教育、航天旅游、航天文創等周邊產品,加強航天普及教育,也是值得探索的空間。

而從現實層面看,已有企業準備在該領域探索。記者梳理發現,去年8月,未來宇航研究院擬在文昌國際航天城投資1000萬元,設立航天研學總部基地,與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圍繞航天文旅產業展開一系列深度合作。

李勇鵬也提到,海南文昌近年來依托航天發射發展航天旅游等產業,對當地的經濟也起到了明顯提升。在他看來,如果能夠結合海南當地的旅游特色,以商業航天為核心,研發國內外具競爭力的航天研學和文創產品,打造中國航天文旅新標桿,開拓中國航天文旅新模式,有利于商業航天教育進一步普及,并且凸顯商業航天衍生價值。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商業航天發展,各國都將衛星互聯網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論是SpaceX公司CEO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均讓該行業備受關注。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特別措施》),其中提到了優化海南商業航天領域市場準入環境,推動衛星遙感、北斗導航、衛星通信、量子衛星、芯片設計、運載火箭、測控等商業航天產業鏈落地海南等內容,再次讓該領域升溫。 對此,星際榮耀投融資總監李勇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海南依托文昌發射場發展航天相關產業,成果顯著。優化海南商業航天領域準入環境,能夠調動商業航天企業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海南低緯度發射場的優勢,帶動商業航天企業在海南的業務布局,在航天旅游的基礎上形成更豐富、完整的產業生態。 產業鏈企業密切關注政策變化 作為硬科技領域的代表產業,商業航天一直備受關注。 從政策層面看,2014年11月,《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商業航天,拉開了本土商業航天的序幕。2015年~2019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關于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等一系列頂層政策出臺,進一步為商業航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則首次將“航天航空事業”納入了“新基建”范疇。 從產業落地看,商業航天產業鏈包括衛星制造、火箭發射、衛星應用等多個鏈條。截至目前,各一線商業航天公司均已有成型的產品推出,在實證上驗證了團隊具備航天研發的技術能力。星際榮耀、藍箭航天、零壹空間多家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均陸續發射火箭。九天微星、銀河航天等企業在衛星互聯網領域的探索持續推進。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內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等四大航天發射場。此前,浙江省政府公示的《浙江省重大建設項目“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顯示,“寧波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項目”落戶象山,“十四五”期間投資120億元。 不過,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商業航天是高投入、高風險的“高精尖”行業。中國在獲取發射工位、開展發射申報、辦理相關審批、配套產業鏈等方面仍存在諸多挑戰。 而《特別措施》中提到,優化航天發射申報、航天發射場協調等事項辦理程序,提升運載火箭、發動機及相關產品生產、儲存、運輸和試驗等活動安全監管能力。 “對于行業釋放出積極的信號,我們密切關注。”國內一位民營商業航天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通過技術革命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提升運維管理能力,是實現太空聯網的基礎設施,亦是商業航天發展的新開端。優化航天發射申報流程若真正能夠落地,有利于加速行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企業積極性。 李勇鵬則向記者表示,海南文昌是國家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的發射基地,作為國家目前維度最低的發射場,在海南發射運載火箭對運載能力有明顯提升;并且對GEO軌道衛星發射有天然優勢;同時海邊發射的落區安全性更好。對于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來說,在岸邊發射、海上實現垂直回收,對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總體性能有非常明顯幫助。從理論層面看,星際榮耀的雙曲線系列液體運載火箭,就可以采用這一發射方式。 “目前商業航天市場需求很旺盛,此前多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也在發射場發射火箭,近兩年文昌發射場多次承擔長征系列大型火箭發射任務。目前,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的數量還不多,未來民營火箭是否能在文昌發射,也是值得探索的空間。”國內一位商業航天企業從業者對記者表示。 “航天+旅游”等周邊場景值得期待 從資本投入來看,通過發展商業航天獲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截至2019年底,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數量超160家。2015年~2019年,與商業航天相關的投融資約160起,投資金額超百億元。 哈工創投總裁都丹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重資產、硬投入、資本接力長跑”是推動商業航天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當下,國內商業航天的產業鏈條亟待完善,眾多資本向商業航天拋出橄欖枝,是商業航天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一環。 《特別措施》中也提到,支持設立社會資本出資、市場化運作的商業航天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 海南大力發展和支持商業航天的發展,顯然也有其內在邏輯。 有業內人士指出,與酒泉、太原、西昌等三大航天發射場不同,文昌發射場在設計之初便充分考慮其對外開放和旅游功能,專門設計了旅游參觀線路,以便游客進入發射場內參觀游覽。 “從地理位置角度,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從產業基礎看,文昌國際航天城有較好的配套設施。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后,海南商業航天周邊的應用場景也值得期待?!眹鴥群教旄咝R晃谎芯咳耸繉Α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弑硎?,隨著政策紅利釋放,在海南開發航天教育、航天旅游、航天文創等周邊產品,加強航天普及教育,也是值得探索的空間。 而從現實層面看,已有企業準備在該領域探索。記者梳理發現,去年8月,未來宇航研究院擬在文昌國際航天城投資1000萬元,設立航天研學總部基地,與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圍繞航天文旅產業展開一系列深度合作。 李勇鵬也提到,海南文昌近年來依托航天發射發展航天旅游等產業,對當地的經濟也起到了明顯提升。在他看來,如果能夠結合海南當地的旅游特色,以商業航天為核心,研發國內外具競爭力的航天研學和文創產品,打造中國航天文旅新標桿,開拓中國航天文旅新模式,有利于商業航天教育進一步普及,并且凸顯商業航天衍生價值。
商業航天 海南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五丁香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综合国产精品2022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