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6 23:37:22
◎獨立評論人馬崗認為:“BCI可以通過庫存、采購交付時間以及金融杠桿等方式控制價格,這在石油、鐵礦石領域都是慣用的策略。中國是紡織大國,而紡織業最重要的用料就是棉花,因此棉花價格的波動將會影響國內企業在供應鏈所享有的利益。”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魏官紅
H&M“碰瓷”新疆棉事件持續發酵,事件的“幕后推手”BCI(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也浮出水面。由于眾多國際品牌均為BCI會員,使用取得BCI認證的棉花,因此當BCI暫停向新疆企業發放許可證后,耐克、阿迪達斯、新百倫、博柏利等品牌均不再使用產自新疆的棉花。
此次事件,也開始令人認識到BCI這類行業協會的重大影響力。獨立評論人馬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BCI是具有(棉花)定價權的,舉個例子,(當一個機構)掌握一種商品30%的供給量和10%的采購量,就可以主導該種商品的定價權。”
根據BCI官網,其為全球性非營利組織,是世界上最大棉花可持續發展計劃。2018-2019年度棉花季節,獲得BCI許可的農民生產了超過560萬噸“Better Cotton”,約占全球棉花產量的22%;同時,BCI零售商和品牌成員采購了超過150萬噸的“Better Cotton”。
據其2019年報告,計劃到2020年年底供給全球30%的棉花產量,并將全球棉花產量的10%用作“Better Cotton”。
但BCI在“祭出”這雄心勃勃計劃的同時,卻于2020年暫停對中國新疆地區企業發放許可證。其在上述報告中表示:“經過2019年的調查、審查和審議,決定暫停在中國新疆的擔保活動,該活動自即將到來的棉花季節(2020-2021年度)開始。這意味著在暫停許可期間,該地區將不會生產‘Better Cotton’。但是,我們將通過不斷的培訓和支持,繼續支持該地區的農民。我們還聘請了一位獨立專家,該專家正在對該地區進行外部審查并評估風險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BCI也經歷了領導層變更,馬克•萊科維茨(Marc Lewkowitz)擔任BCI新任理事會主席,其原為美國Supim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而Supima正是美國Pima棉農的促銷和營銷組織。
中國棉花協會資料顯示,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產棉區,年產量在500萬噸左右,占到國內棉花產量的80%。而中國是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產棉國。2019-2020年度,印度、中國、美國、巴西棉花產量分別為642.3萬噸、593.3萬噸、433.6萬噸和300萬噸。
不考慮中國其他地區,僅新疆的棉花產量便能超越美國,新疆棉花生產對全球棉花產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若以2019-2020年度全球共計2659.2萬噸的棉花產量計算,新疆棉花產量全球占比為18.80%。
圖片來源:中原期貨截圖
因此,BCI暫停向中國新疆企業發放許可證,意味著其供應鏈排除了80%的中國棉花產量,以及接近20%的全球棉花產量。
對此,馬崗認為:“(此事)受益者當屬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巴西等棉花出口國。”
《每日經濟新聞》觀察到,2019年美國棉花庫存正值多年來高位。2019年美國棉花期末庫存超過700萬包,為近10年高位,而2018年期末庫存尚不到500萬包;同時,庫存消費比也遠超往年。
圖片來源:中原期貨截圖
截至2019年底,BCI擁有超過1840名成員,涵蓋從農民組織到零售商、品牌的整個全球棉花供應鏈。對于BCI為何擁有巨大的影響力,馬崗表示:“BCI擁有五類會員,包括供應商和制造商、零售品牌會員、種植者組織、其他類別、社會團體。特別是零售品牌會員影響力大,比如耐克、阿迪達斯、H&M等大型跨國公司加入。”
馬崗認為:“BCI可以通過庫存、采購交付時間以及金融杠桿等方式控制價格,這在石油、鐵礦石領域都是慣用的策略。中國是紡織大國,而紡織業最重要的用料就是棉花,因此棉花價格的波動將會影響國內企業在供應鏈所享有的利益。比如之前明明可以用5元采購的棉花,最后卻花了15元,這之間的剪刀差,就被棉花出口商賺取了。”
對于國內如何自建標準、自建供應鏈,從而掌握商品定價權,馬崗認為有兩大挑戰:一是零售業不夠強;二是我們的(棉花供應鏈)組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微乎其微。“目前,國內也有類似組織,比如中國紡織業聯合會等,不過其影響力僅限于國內。因此,企業在面對國際化競爭時處于劣勢。所以說,中國企業若要‘走出去’,必須建立自己的(棉花供應鏈)組織,并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而不是處處受制于人。”
值得注意的是,掌握全球棉花供應鏈、擁有定價權的BCI,組織架構卻相當簡單。據了解,BCI在組織結構上由秘書處和良好棉花創新與發展基金會組成。2019年,BCI秘書處由93名員工組成,在英國、瑞士、中國、巴西、印度、莫桑比克和美國等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BCI在2019年報告中特別指出,這份報告能做成得到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支持,(報告)內容不一定反映美國國際開發署或美國政府的觀點。
圖片來源:BCI官網截圖
此外,BCI收入主要分為會員和良好棉花平臺費用、基于數量的費用(由BCI零售商和分支成員支付)、政府或機構撥款,2019年分別取得收入753.9萬歐元、964.6萬歐元、375.1萬歐元,合計2093.5萬歐元。
圖片來源:BCI官網截圖
拓展閱讀:
“碰瓷”新疆棉花的H&M:在華門店數連續三年下降,背后還有國產品牌崛起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