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人物

每經網首頁 > 人物 > 正文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江控股董事長翟美卿:希望增值稅改革能更貼近納稅人訴求,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6 14:51:04

◎作為普通的納稅人,我們希望增值稅的改革能更加貼近納稅人訴求,讓更多的納稅人享受增值稅改革的紅利,從而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慈善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已經到來,首要的是應不斷提升慈善組織公信力建設,不斷提升慈善組織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緩解我國不平衡發展的矛盾。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魏文藝    

近年來,無論是在國家還是社會公眾層面,稅制改革一直以來都是重中之重。在去年和今年的全國兩會中,減稅降費、營商環境等是眾多代表委員們共同關心的話題。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施階段性大規模減稅降費,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2020年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2021年,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香江控股董事長翟美卿,她也是關注減稅降費、稅制改革的代表委員中的一員,今年她的兩會提案也與此相關。翟美卿表示,作為普通的納稅人,希望增值稅的改革能更加貼近納稅人訴求,讓更多的納稅人享受增值稅改革的紅利,從而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香江控股董事長翟美卿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建議簡化增值稅稅制,將三檔稅率調整為兩檔

NBD: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本次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您對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感想?

翟美卿: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新發展格局、改革開放、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方方面面都作出了具體的部署安排,為未來一年的發展制定了清晰的發展路徑,更加堅定了大家的信心。

報告非常注重解民憂、紓民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對國內市場環境,強調用改革辦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絕不擾民漁利,讓市場主體安心經營、輕裝前行。給廣大民眾和市場主體都吃了定心丸,激發群眾積極性,擼起袖子加油干。

NBD:一直以來,我國增值稅稅制長期存在稅率檔次多、抵扣鏈條不完善及政策內容復雜等問題,您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翟美卿:增值稅的改革涉及面廣,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地域遼闊、地區差異明顯、各種經濟交易形式活躍的國家來說,出臺統一標準的增值稅稅制是很難行得通的,改革的進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近年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也在積極推動增值稅稅制改革,加快增值稅立法進程,包括減并稅率、完善抵扣鏈條等措施。作為普通的納稅人,我們希望增值稅的改革能更加貼近納稅人訴求,讓更多的納稅人享受增值稅改革的紅利,從而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NBD:作為企業家,站在您的角度來看,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解決加快增值稅稅制簡化?

翟美卿:建議簡化增值稅稅制,取消針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特殊稅收制度,將三檔稅率、一檔征收率歸并為兩檔,取消目前執行的13%、6%稅率和3%的征收率,統一采用9%和5%高低兩檔稅率。

取消針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特殊稅收制度,不再區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可通過允許人力資源成本抵減應稅收入、允許貸款利息抵稅等手段擴大增值稅的抵扣范圍,降低稅負較高的行業,實現稅收公平。

慈善組織公信力待提升,需構建社會監督機制

NBD:我國的慈善事業近些年取得了不少的進步和發展,但在疫情期間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而您很早就開始助力慈善事業,在您的觀察下,當前慈善事業中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翟美卿:疫情是個特殊的放大鏡,既凸顯出我國人民群眾上下一心合力抗疫的動人圖景,也暴露出慈善組織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完整,應急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近年來,我國基金會增長快速,截至2020年底,基金會數量已達8373家。快速增長的背后,也存在公眾參與度不高、行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專業人才短缺、社會監督機制薄弱等問題,這是慈善事業快速發展和行業建設相對滯后之間的客觀現實矛盾,需要我們的正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發揮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這是繼《慈善法》出臺后,慈善事業的又一個里程碑式發展。意味著慈善事業被納入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成為助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確立了慈善事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我認為,慈善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已經到來,首要的是應不斷提升慈善組織公信力建設,不斷提升慈善組織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緩解我國不平衡發展的矛盾。

NBD:在您的帶領下,香江公益事業已經累積了很多經驗也做出了很多貢獻,您認為當期慈善事業還有哪些急需提升、完善的地方?

翟美卿:我認為,我國應完善建立社會監督機制,助推慈善事業公信力建設,提高慈善事業透明度。首先,盡快研究并制定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相關政策文件,加強慈善制度頂層設計的要求。

其次,構建社會監督機制。建議由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律師、會計師、媒體等多種職業組成,設立監督委員會,對慈善組織進行監督,充分發揮第三方監督的作用,進一步打造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慈善環境。

最后,充分發揮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提升慈善組織公信力建設。發揮第三次分配對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補充作用,有利于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切實提高慈善組織公信力。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香江 董事長 翟美卿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亚洲一区黑人在线 |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日韩精品动漫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