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18 17:24:13
等待是最普遍、最共同的情況,重建則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陳夢妤
“新房我是住不上了,但現在住進來還能給你開通水電,多住一天是一天。”馬阿姨對著新搬進來的居民曹爺爺說。
對于一個爛尾長達23年的樓盤來說,新年不過只是多加了一個數字。而對購買了這個爛尾樓盤的人來說,等待的時間又增加了365天。
馬阿姨是我們此前報道《獨家調查|停擺22年2000戶業主望眼欲穿,廣州“最大爛尾樓”無法重生》的主人公,在過去一年媒體對澳洲山莊的報道中,幾乎每一篇報道都會采訪馬阿姨。因為她住的房子是最靠近山莊門口那一棟,也是建設最完善的樓棟之一。
澳洲山莊是一個由于開發商資金斷裂爛尾23年,后又因繁雜債權糾紛而重建存在重重困難的小區。澳洲山莊有2834戶業主,賣出去近200棟,最終只交付了不到60棟,如今僅有30來戶人家在山莊里常住,其他業主則因房屋未建成或未達交付條件而收不到房。
馬阿姨在澳洲山莊居住了20年。她看著澳洲山莊一點點建起來,又看著它慢慢舊去。
1998年,她在澳洲山莊以17萬元總價買下了一套56平方米的房子,那時候她剛從學校退休四年,買這套房就是為了養老。馬阿姨說,她不喜歡城里的喧鬧,所以一個人在這里安安靜靜、簡簡單單地生活。
馬阿姨是在澳洲山莊居住最久的業主之一,業主們都知道,澳洲山莊住著一位“馬老師”。
自2019年澳洲山莊附近的地鐵站開通之后,一小部分業主陸續搬了回來,成為馬老師的“新鄰居”。
對于澳洲山莊的業主來說,住在爛尾樓的日子每年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唯一的變化可能就是周圍的草木更加茂密了,業主自己種的瓜果蔬菜可以采摘了。有時候節假日,開發商澳美公司的一些工作人員會給住在這里的業主送一些米面油。
澳洲山莊的業主們依然在為盤活山莊做努力。但現實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他們,搬進山莊依然遙遙無期。
一直以來,媒體都有陸陸續續報道澳洲山莊的情況,但熱鬧后又只剩下漫長的等待。
如同澳洲山莊一般爛尾樓的例子不在少數。
去年,位于昆明官渡區的別樣·幸福城30余位業主,由于項目資金鏈斷裂被迫住進爛尾樓的消息頻頻見諸媒體。而距離幸福城不到7公里的西南海也已爛尾停工近7年、占地近2000畝,幾乎每棟爛尾樓里都住有被欠薪的打工者或拾荒人,有的甚至已經住在里面至少3年。
大連開發區君臨天下爛尾樓也是沒水沒電沒電梯的毛坯房,住進爛尾樓的20多戶人家挑水砍柴,人工運輸物資,過上了“原始生活”。
或許可以讓澳洲山莊業主期盼的是,上述部分爛尾樓項目已經進入重建流程。去年8月,別樣·幸福城迎來了久違的復工,官渡區人民政府關上街道辦事處張貼的《通告》顯示,將啟動開展別樣幸福城4號地塊的復工續建,2021年10月底竣工交房。西南海的開發商還在進行破產重整,重整計劃的相關工作還在推進,項目還需等恢復企業經營,啟動后續開發建設,逐步實施交房。
而君臨天下所在的松嵐居住區D1、D2地塊,本月也以8.17億元被融創中國收入囊中。
對于任何一個爛尾樓的業主來說,等待是最普遍、最共同的情況,重建則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希望這一天盡快到來。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婉銀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