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30 10:49:43
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編輯 畢華章
近日引發廣泛關注的嘉陵江及其支流鉈污染的源頭基本鎖定。
1月21日上午,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基本確定此次事件由甘肅廠壩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廠壩有色)成州鋅冶煉廠、陜西略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略鋼)污染造成,經過處置目前水質已達標。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企業廠壩有色系白銀有色(601212)控股子公司,而略鋼系東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這兩家企業此前曾多次涉入環保事件。其中,成州鋅冶煉廠2019年曾涉含硫氣體外逸重大環保事故,被勒令停產整頓,2020年4月剛剛復產。
白銀有色董秘辦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停產,停止外排,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之中,我們也會持續履行披露義務。”
鉈及其化合物含有劇毒,是世界公認的13種優先控制的金屬污染物之一,涉鉈污染的環保事件也一直備受重視。
漢中市政府情況通報顯示,1月20日下午,發現嘉陵江干流巨亭水庫下游水質監測數據鉈濃度異常,其后相關部門迅速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劉友賓表示,獲悉消息后,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并派出工作組連夜趕赴甘陜川三地,指導督促當地開展應急處置,查清污染源。陜、甘當地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展開應急處理和污染治理工作。
經過排查,此次嘉陵江漢中段鉈超標污染源頭,被鎖定在青泥河上游甘肅成縣境內和漢中市略陽縣東渡河入嘉陵江口上游約2里范圍內,分別是廠壩有色成州鋅冶煉廠和略鋼造成其鉈濃度超標。
嘉陵江是長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自陜西鳳縣,流經甘肅,陜西境內經略陽縣、寧強縣進入四川廣元,所涉青泥河和東渡河是其上游兩條支流。
生態環境部通報稱,自1月21日20時,東渡河水質持續達標;1月27日2時起,青泥河入嘉陵江水質達標,將指導甘陜川三地繼續做好污染水體處置工作,確保群眾飲水安全。同時,及時組織開展事件調查和生態環境損害評估。
1月28日上午,略陽縣政府《關于嘉陵江支流鉈濃度異常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的通報》稱,針對略鋼鐵礦原料中的鉈在生產過程中富集到煙塵灰、地面集塵,含鉈污染物隨地面沖洗水等經廠區雨水溝道進入東渡河的問題,1月22日已全面封堵企業入河排水口,切斷了排放源。
略陽縣政府相關人士透露,該事件暫未對當地群眾安全造成影響,生活用水正常。
此外,白銀有色董秘辦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停產,停止外排,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之中,我們也會持續履行披露義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嘉陵江鉈污染事件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工業污染物鉈排放標準的一項空白。
1月27日,成州鋅冶煉廠在《關于外排水中鉈濃度異常情況的致歉》。(以下簡稱《致歉》)稱,此前隴南市生態環境局成縣分局在成州鋅冶煉廠排放口取水樣檢測,其中工業廢水鉈濃度超出了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的《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限值。成州鋅冶煉廠隨即停止生產,并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展開應急處置。
這份《致歉》還提到,成州鋅冶煉廠采用當前國內成熟的鋅冶煉生產工藝,生產穩定,環保設施運行正常,按照現行的國家《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各項應監測指標均達標,但其中對鉈排放沒有做出規定,也沒有地方補充標準,因此成州鋅冶煉廠對鉈沒有進行系統性評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了解,這并不是嘉陵江流域漢中段第一次發生鉈超標事件,此前“嘉陵江鉈污染”還曾被生態環境部通報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2017年5月5日,陜西省寧強縣漢中鋅業銅礦公司違法排放廢水致嘉陵江由陜入川斷面水質異常,西灣水廠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鉈濃度超標4.6倍。
其后,漢中鋅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漢鋅銅礦法人代表等10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不過,隨著鉈排放污染問題的逐漸暴露,相關標準和規范也在不斷地完善。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制訂《涉鉈重點行業排放標準修改工作方案》,擬以標準修改單的形式,分批修改涉鉈重點行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納入鉈排放限值和相應管理要求。
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硫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行業污染物排放修改單,納入鉈排放限值和相關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西歐改單發布之日起環評通過審批的相關企業和項目,2021年1月1日起執行新要求,此前已經通過審批的,從2022年1月1日起實施修改單的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州鋅冶煉廠和略鋼此前多次涉及環保事件,并且前者曾停產整頓,2020年4月剛剛復產。
2019年5月,成州鋅冶煉廠發生一起二氧化硫逸出事故,直接導致1人二氧化硫輕度中毒、88人接觸反應。其后,該廠被處罰金350.4萬元,并對主要負責人罰款1.6萬元,還被勒令停產整頓。
白銀有色年報坦言,受該事件影響,成州鋅冶煉廠直到去年4月才復產。公司將一季度停工損失計入2019年度,確認預計負責4080.93萬元。
2020年5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甘肅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隴南市成州鋅冶煉廠有色冶煉廢渣庫閉庫工程設計建設存在重大缺陷,渣場壩下截滲墻嚴重腐蝕,墻外地面多處滲濾液滲出,鎘、鋅濃度遠超行業排放標準。”
略鋼也曾多次因環保問題被處罰,頻頻被周邊群眾投訴。2017年11月,漢中市環保局就略鋼公司突出環境問題約談了企業主要負責人,并指出其主要存在的物料揚塵污染、55萬噸球團豎爐項目未經環評違法生產、煙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等問題。
此后,其14平方米球團豎爐項目環評未經審批建成投用、料場堆放有礦石和焦炭等物料,未密閉或未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污染等原因被當地環保部門處罰。
不過,作為當地工業的支柱型企業,近年來漢中也正推動略鋼不斷轉型升級。比如,2020年陜西確定的600個省級重點項目中,總投資5.2億元的略鋼工業技術綜合改造項目就位列其中。
而位于甘肅省成縣的廠壩有色背靠資本平臺,在行業標準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轉型升級、排除環境風險,或也是眼下亟需完成的任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