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28 21:15:33
“限塑令”下如何找到滿足消費者需求最佳替代方案才是首要任務。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史上最嚴“限塑令”的落地,對風靡萬千卻敗在一根“紙吸管”的奶茶而言似乎是一場無妄之災。
“紙吸管真的降低了我對奶茶的欲望,一個大杯的星冰樂還沒喝一半吸管就爛了。”1月27日,重度奶茶愛好者小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吐槽。
2021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禁塑令”正式生效。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2021年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紙吸管”作為比PLA可降解吸管等更加平價的替代品,大范圍地成為奶茶店首選及供應的主力。只不過,隨著“紙吸管”的到來,絕大多數消費者發現手中原本快樂的“肥宅水”,突然變得“不香了”。記者注意到,在微博熱搜欄搜索紙吸管后,推薦的相關歷史熱搜話題多達十三個,而“討厭紙吸管的原因”“紙吸管的正確用法”“被紙吸管剝奪的快樂”三個話題總閱讀數累計已達3.3億。
因使用感不佳,紙吸管多次被“罵”上熱搜。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事實上,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保護環境,應該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只不過,作為面對消費者訴求理應更加敏感的餐飲行業,“限塑令”下如何找到滿足消費者需求最佳替代方案才是首要任務。
相比于“不好開杯”“有股紙盒子味”“泡后變形無法吸出小料”的紙吸管而言,消費者似乎更愿意接受兼顧環保與體驗,現今市面上普遍使用的PLA可降解吸管。只不過,可降解吸管雖好,但價格相對較高。據行業人士透露,一根PLA可降解吸管的成本是一根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的3-10倍。而冰火兩重天的是,奶茶店們的“紙吸管窘境”卻為可降解材料帶來商機。記者注意到,截至1月28日收盤,可降解塑料板塊自1月1日限塑令實施以來,整體上漲幅度已達3.58%。
最嚴“限塑令”的到來,一時間讓塑料使用“重災區”的奶茶店“聞風喪膽”。
對此,蜜雪冰城南鑼鼓巷店的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早在1月1日正式實施前,店里的塑料吸管就已經被全部替換,取而代之的是紙吸管。“北京的‘限塑’管得特別嚴,我們店經歷過幾次監管機構到訪店內查驗,對這方面并不敢有懈怠。”
對于記者提到的紙吸管體驗不好的情況,該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店內只提供紙吸管一種選擇,后續是否會更換體驗更好的可降解塑料吸管尚不得而知。奈雪的茶北京世貿天階店的店員也同樣對記者表示。
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的奶茶、咖啡、快餐店等飲品,此前使用的塑料吸管都隨著“限塑令”的到來陸續消失。奶茶品牌如coco都可、一點點以及喜茶等在售賣時均有對紙吸管、PLA吸管的選擇。
位于三元橋鳳凰匯商場內的一名喜茶店員工告訴記者,紙吸管替換塑料吸管后,店內曾接到過反映紙吸管體驗不好的投訴,PLA吸管則是之后才有的。
在喜茶店內自取區,備有紙吸管及PLA可降解塑料吸管。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王郁彪 攝
“從目前情況我接手過的訂單來看,選擇PLA吸管的消費者遠多于紙吸管”該喜茶員工進一步表示。記者同時注意到,喜茶外賣的吸管選項中,其標明“綠色喜茶-應環保條例,我們不再主動提供塑料餐具”,選項則設置有“PLA可降解吸管(推薦)”“紙吸管-口感略有影響”“不使用習慣”三個選項。
喜茶們的貼心,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有些矯情”的消費者。但小鄭告訴記者,使用感不佳并不是她拒絕使用紙吸管的首要理由。“在熱飲里泡軟的紙吸管,不只會有紙糊的味道,紙吸管的安全性是我最為關注的。”
事實上,塑料品制造等工序的相對成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費者對于食用安全的戒備。而以PLA吸管等為主的可降解塑料吸管則一般由可再生的植物淀粉等原料制成,但業內普遍認為,這并不意味著完全認定可降解塑料吸管是安全的,在制造過程中其是否會加入不安全原料,具有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此前記者曾在位于北京昌平區的一家麥當勞購買“椰子水”飲品時被告知,目前北京市所有麥當勞餐廳已經不再提供吸管,所有的飲品杯的杯蓋全部被替換為“可直飲”的形狀。而記者注意到,該杯蓋形式仿照的是咖啡杯的樣式,只不過,看起來有些取巧的做法,也會造成諸如店內有小料飲品無法良好適配、易造成杯內液體灑落等情況。
只不過,無論是以哪種形式服務消費者,可以肯定的是,塑料吸管已消失于奶茶店、飲品店,成為歷史。
不可否認的是,紙吸管仍是奶茶店、飲品店們替代塑料吸管的首選。而隨著“限塑令”步步趨嚴后,享受第一波市場紅利的則是紙吸管。
早在2018年7月12日,星巴克便宣布,其店面將在2020年前全面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用紙質、可堆肥塑料等為原料,或使用可回收材料制造的吸管,又或者使用不需要吸管的吸口杯蓋。
而也正是因這一契機,讓恒昇紙吸管一度成為了市場的寵兒。其創始人兼CEO石杰此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7年決定進入紙吸管賽道后“非常孤獨”,那時主要做國外市場。但星巴克的“以紙代塑”風迅速蔓延。“感覺國內紙吸管市場快要被打開了。”另據他透露,2019年其迎來了第一輪5000萬融資,由國內一家知名投資機構領投。
事實似乎也是如此,受可降解塑料成本高,難以普及等問題,目前紙吸管仍是各大餐飲企業的首選。這也使得近兩年來,紙吸管的上游生產制造商們忙忙碌碌。
只不過,由于使用感不佳,紙吸管幾次被罵上熱搜,成為消費者聲討的對象。對此,部分奶茶店已做出相應反應,如茶百道、古茗等紛紛表示將于近期上線PLA吸管。茶百道方面還表示,為了尋找到最佳吸管材質,其找遍全國很多吸管廠,經過不斷測試,認為PLA吸管為紙吸管更優質的替代。
公開資料顯示,PLA吸管是由聚乳酸制作成的新型可降解環保吸管,主要來源于玉米和其他植物淀粉,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分解性。只不過,由于原料、制作工序等成本偏高,加之價格體系并不成熟,似乎只有部分規模相對較大的奶茶、飲品品牌可以推行使用。
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續兼顧環保與體驗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將和紙吸管等成為“限塑令”落地后的餐飲行業的選擇。
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2019年我國塑料包裝市場規模541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我國塑料包裝市場規模將達到698億美元,按照可降解塑料替換率為30%計算,預計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約為209億美元。
萬聯證券表示,自禁令實施以來,可降解塑料吸管等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替代品的需求明顯上漲,吸管生產廠商排單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市場需求也隨之上漲。但目前我國能夠量產可降解塑料的企業較少,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產成本還處于相對高位。預計隨著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持續釋放以及可降解塑料企業擴大生產帶來的規模效應,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產成本未來將逐步下降,早期進行相關產能布局的企業將率先受益。
記者注意到,截至1月28日A股收盤,可降解塑料板塊表現持續活躍,億帆醫藥(002019.SZ)、丹化科技(600844.SH)、*ST兆新(002256.SZ)、聯泓新科(003022.SZ)等漲幅較大,分別較前日上漲9.98%、6.03%、4.48%、4.33%。前一日,丹化科技(600844.SH)、金發科技(600143.SH)、天元股份(003003.SZ)、聯泓新科(003022.SZ)等一度漲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