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商業模式創新之外 互聯網平臺當有更高理想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9 09:19:15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今年以來,互聯網行業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爆發了激烈的競爭,大大小小的平臺紛紛入場,大有瓜分傳統菜市和生鮮市場的勢頭。互聯網世界沒有新鮮事,廣告轟炸、低價補貼、強勢地推等手段被密集使用,平臺們殺紅眼,為的不過是搶到互聯網那點不多的剩余流量。

“互聯網+”是平臺們屢試不爽的手段,他們有資金、技術、人力方面的優勢,對傳統行業的降維打擊不是一場對等較量,取勝的天平沒有懸念地會倒向平臺一側。誠然,“互聯網+”提高了很多行業的效率,或降低了人們的時間成本,或降低了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但再好的“互聯網+”,終歸也只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它既不會大幅增加總需求——消費者食量不會因為有外賣就能翻倍,它也很難大幅提升總供給——現有互聯網更多是消費層面的創新,在產業領域的創新還有待5G的普遍應用。

“我們最初希望獲得飛行汽車,得到的卻是140個字符。”硅谷投資人彼得·蒂爾的感慨,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好的注解。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遠不及蒸汽機、內燃機、交流電、汽車在過去200年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而這樣的差別,也是顛覆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本質不同。前者通過供給革新改變世界,后者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善消費體驗。供給革新門檻高,但潛力巨大。商業模式創新門檻低,但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決定了這樣的創新天花板也低。從喬布斯到馬斯克,這兩位企業家之所以能獲得超然地位,就在于他們通過供給革新創造出了全新的行業和市場,在這個時代這是超級“稀缺品”。

中國的互聯網平臺依托時代紅利成長為巨頭,但低垂之果終有摘完之時,普遍的流量焦慮便是互聯網紅利行將結束的反映。既然摘果太難,那就當下腰種植果樹。這需要企業具備當下最為稀缺的能力,即積累硬核技術的能力,尤其是積累能夠在供給端改變現有市場格局,創造出新需求的硬核技術。這條路雖然崎嶇漫長,但長期躬行定會有收獲,互聯網平臺在埋頭搶占市場份額之時,應當懷有這樣一份更高的理想。

和4G時代的消費互聯網不同,已經成網的5G將在生產環節積累起革新的力量,而太空探索、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已處于爆發前夜的高精尖技術,絕非依靠消費環節的模式創新和數據積累就能實現突破,基礎研究這樣的薄弱環節注定無法繞開,互聯網平臺現有的打法很難匹配未來產業領域的需求。為了適應未來的技術競爭,政策層面留給純商業模式創新的空間已然不多,螞蟻集團上市被緩,京東數科上市懸而未決,過去無往而不利的商業模式創新已經遭遇重大挫折。趨利避害是企業天性,對互聯網平臺來說,減少低水平重復競爭,將目光焦點放在硬核科技上,將是必然選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評論員杜恒峰 今年以來,互聯網行業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爆發了激烈的競爭,大大小小的平臺紛紛入場,大有瓜分傳統菜市和生鮮市場的勢頭。互聯網世界沒有新鮮事,廣告轟炸、低價補貼、強勢地推等手段被密集使用,平臺們殺紅眼,為的不過是搶到互聯網那點不多的剩余流量。 “互聯網+”是平臺們屢試不爽的手段,他們有資金、技術、人力方面的優勢,對傳統行業的降維打擊不是一場對等較量,取勝的天平沒有懸念地會倒向平臺一側。誠然,“互聯網+”提高了很多行業的效率,或降低了人們的時間成本,或降低了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但再好的“互聯網+”,終歸也只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它既不會大幅增加總需求——消費者食量不會因為有外賣就能翻倍,它也很難大幅提升總供給——現有互聯網更多是消費層面的創新,在產業領域的創新還有待5G的普遍應用。 “我們最初希望獲得飛行汽車,得到的卻是140個字符。”硅谷投資人彼得·蒂爾的感慨,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好的注解?;ヂ摼W對傳統行業的改造,遠不及蒸汽機、內燃機、交流電、汽車在過去200年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而這樣的差別,也是顛覆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本質不同。前者通過供給革新改變世界,后者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善消費體驗。供給革新門檻高,但潛力巨大。商業模式創新門檻低,但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決定了這樣的創新天花板也低。從喬布斯到馬斯克,這兩位企業家之所以能獲得超然地位,就在于他們通過供給革新創造出了全新的行業和市場,在這個時代這是超級“稀缺品”。 中國的互聯網平臺依托時代紅利成長為巨頭,但低垂之果終有摘完之時,普遍的流量焦慮便是互聯網紅利行將結束的反映。既然摘果太難,那就當下腰種植果樹。這需要企業具備當下最為稀缺的能力,即積累硬核技術的能力,尤其是積累能夠在供給端改變現有市場格局,創造出新需求的硬核技術。這條路雖然崎嶇漫長,但長期躬行定會有收獲,互聯網平臺在埋頭搶占市場份額之時,應當懷有這樣一份更高的理想。 和4G時代的消費互聯網不同,已經成網的5G將在生產環節積累起革新的力量,而太空探索、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已處于爆發前夜的高精尖技術,絕非依靠消費環節的模式創新和數據積累就能實現突破,基礎研究這樣的薄弱環節注定無法繞開,互聯網平臺現有的打法很難匹配未來產業領域的需求。為了適應未來的技術競爭,政策層面留給純商業模式創新的空間已然不多,螞蟻集團上市被緩,京東數科上市懸而未決,過去無往而不利的商業模式創新已經遭遇重大挫折。趨利避害是企業天性,對互聯網平臺來說,減少低水平重復競爭,將目光焦點放在硬核科技上,將是必然選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jizzjizz妇女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精品天天影视 | 五月开心丁香婷婷久久看 | 色婷婷亚洲五月之色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