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8 18:37:32
今天,滬指又是小跌6.42點,以3410.18點報收,多頭的意志被一點點消磨,12月1日滬指留下的中陽線,也被一點點跌去。再這樣下去,如果盤面沒有一點點改變的話,我覺得市場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昨天我們說了,當前行情乏善可陳,今天,這一特點依然沒有什么改變。
今天,滬指又是小跌6.42點,以3410.18點報收,多頭的意志被一點點消磨,12月1日滬指留下的中陽線,也被一點點跌去。再這樣下去,如果盤面沒有一點點改變的話,我覺得市場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
先說說今天市場的熱點,無疑就是特斯拉概念股。昨晚美股那邊,特斯拉股價大漲7.13%,報641.76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這么一漲,特斯拉的總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達到了6083億美元,這差不多就是4萬億人民幣。而特斯拉的市值一天就增長了404億美元(約2640億元人民幣),差不多就是一個上汽集團(2846億元)。
由此可見,當前市場最大的風口還是新能源汽車。受此影響,今天汽車股的龍頭長安汽車“滿血復活”,調整了4個交易日后,今天又大漲5.7%。另外,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也都表現不錯。
此外,鋰電池領域的相關個股也都十分強勢,天賜材料漲停,當升科技、多氟多、陽光電源等都大漲超過6%。另外需要多提一句的是新宙邦,今天大漲12%,創出歷史新高。
之所以要說新宙邦,因為如果是道達號的鐵粉,一定會記得,去年底今年初的時候,道達號推出了“2020年道達牛指十大價值公司”,其中就有新宙邦,今年其累計漲幅已高達176%。
今年初的時候,新宙邦股價30多元,而今天最高突破百元大關,能有這樣的表現,達哥也是完全沒想到的。今天,達哥又回顧了一下年初分享的這10家公司,有7家公司的表現都遠超大盤,其中還有一家公司的表現比新宙邦還要強。
所以有時候投資這件事,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復雜,經過精心分析研究之后看好的公司,如果能夠從年初一直拿到年末,效果遠比反反復復短線折騰要更好。馬上2020年又要結束了,不久之后,達哥準備對今年的十大價值公司進行一個總結分享,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
昨天,市場總體很平淡,文章中也只是簡單提了一句,貴州茅臺創新高了。而今天,貴州茅臺的表現更加讓人“受不了”,盤中一度漲幅達到3.5%,最高漲到1875元,再創歷史新高。最終雖然漲幅略有收窄,但依然上漲了2.07%。茅臺的表現依然碾壓白酒股的老二和老三——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同樣也碾壓洋河、汾酒等。不過,三、四線白酒股的行情再次被點燃,老白干酒、金徽酒漲停,金種子酒、迎駕貢酒、伊力特、ST舍得漲幅都超過5%。
從投資的角度看,我個人當然更看好茅臺、五糧液、老窖、洋河、汾酒等一線品牌。不過,從投機的角度來說,三四線白酒股的炒作,往往又是最猛的。這也有點像是汽車股,一些盤子較小的汽車股,經常會出現漲停,都是類似的。
不過,現在也并不是去介入白酒股最好的時機。此前達哥曾經在文章中說過,哪天如果茅臺、五糧液盤中突然大跌,那時才是最好的時機。比如今年10月26日,當時茅臺爆出三季報業績不及預期,當天股價跳空大跌超過4%,股價最低跌到1600元,那時反而就是參與的好機會,到現在創新高的1875元,最大漲幅也有17%。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市場,雖然有熱點,但卻真沒有什么新意,翻來覆去還是白酒、汽車。至于其他的熱點,什么金融、什么周期,什么疫苗、什么LED等,感覺都是曇花一現的配角。
所以,這就是當前市場最大的問題所在。新能源汽車確實是今年最大的風口,而白酒是機構最敢于抱團的品種,除此之外,主力資金都不敢戀戰,都只是打一槍換個地方。或許,這就是為了追求不確定中的確定性吧。但是,再好的題材,都會有厭倦、疲勞的一天。雖然現在白酒、汽車,隔兩天就會站出來撐起大盤,但如果有一天,這兩大板塊都熄火了,那市場怎么辦?
市場要想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突破,要想真正迎來跨年度行情,確實需要一些能夠吸引眼球的新題材,而且是既聚集人氣,又能吸引機構和散戶集體參與的板塊出現。
這個板塊會是什么呢?達哥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券商股會不會成為主角?今天下午有個消息,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據《券商中國》報道,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券商中國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高盛集團已于近日和合資伙伴簽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余股權。
如果消息屬實,高盛高華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在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高盛高華會不會成為攪動證券行業的“鯰魚”?
實際上,汽車板塊之所以能夠火得一塌糊涂,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特斯拉在中國建廠,成為攪動中國汽車業的“鯰魚”。那么這一次,券商板塊會不會因此也被攪動起來?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你喜歡今天達哥的文章,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那朵在看的“花”!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