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周投融資亮點:資本向自閉癥康復領域傾斜;銀河航天晉升“獨角獸”;北上粵投融資活躍度最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1 10:47:24

《每日經濟新聞》每周為您分享《一周投融資亮點》,最近一周創投圈的目光聚焦在了硬科技、醫療健康和食品領域。

每經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據清科私募通數據,截至本周五下午,最近一周(11月14日~20日,下同)共發生并購、上市和投資事件138起,涉及總金額540.83億元人民幣。其中,并購事件49起,披露交易金額78.18億元人民幣。

本周上市企業11家,總募資金額244.20億元人民幣,涉及金額較大的上市事件為11月19日,融創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發行價11.60港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80.04億港元。此外,近兩年因頭部電商主播以及KOL帶貨而大火的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同樣于11月19日掛牌紐交所,IPO募得資金6.17億美元。

本周上市企業列表
圖片來源:清科私募通

 

其余78起均為投資事件,披露投資金額事件65起,共計218.45億元人民幣。從交易事件地域分布來看,本周活躍度最高的仍為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分別占總交易量的21.7%、13.0%和12.3%。

本周投融資活躍度Top5地區
數據來源:清科私募通

 

本周創投市場亮點主要來自硬科技、醫療健康和食品領域。

“大米和小米”完成C輪融資

11月18日,專注于自閉癥兒童早期干預康復平臺“大米和小米”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據悉,本輪由奧博資本(OrbiMed)領投,萬物資本、淺石創投等機構跟投,華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由于社會大眾對該自閉癥缺乏認知、持有偏見,以及教育系統缺失等問題,長期以來自閉癥患者被排斥在社會生活之外。早在2015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秘書長張雁華就曾公開指出,中國自閉癥患者已超1000萬,其中0~14歲的兒童患病者達200余萬,并且我國自閉癥發病率正不斷攀升。與發病率攀升相悖的是配套專業康復機構的不足和治療師的稀缺,亟待更多從業者與資本的參與。

據悉,大米與小米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孤獨癥以及廣泛性發育障礙兒童康復的服務平臺,并先后獲得達晨創投、元生創投、萬物資本、淺石創投等機構的投資。過去6年里,該公司已在國內10余個城市開設自閉癥干預康復機構,培養了700余名康復師和治療師,服務上萬名自閉癥兒童。

該公司創始人兼CEO姜英爽表示,“中國孤獨癥人群超千萬,其中14歲以下兒童群體超過200萬,國內現有的專業康復機構遠不能滿足需求。本輪融資完成后,大米和小米將啟動‘服務百萬孤獨癥兒童家庭’的新戰略,兼容并蓄國內外先進的干預康復理論和方法,以大數據、機器學習為助力,發展成為兒童成長發育提供優質服務產品的頭部公司。”

據了解,本次融資將被其用于推進干預康復產品研發和服務體系建設、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制定。

“銀河航天”估值近80億

馬斯克與SpaceX的成功讓全世界看到了商業航天的巨大潛能。近年來,在技術與市場的驅動下,本土商業航天正在快速崛起,一批率先進入的人開始嘗到賽道的紅利。與此同時,資本也正加速布局。

本周,衛星互聯網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南通開發區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以及混沌投資、經緯中國、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基礎設施基金、順為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源碼資本等機構。本輪投資落地后,該公司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也宣告了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互聯網領域第一只“獨角獸”企業的誕生。

據悉,銀河航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制、迭代低成本、高性能小衛星的商業航天企業。今年1月,其自主研發的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并順利進入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商用衛星市場的不斷擴寬,太空經濟規模正迅速攀升——有數據顯示,預計2040年該領域將達1萬億美元規模。

微納米制造受資本偏愛

本周,微納米級三維加工與制造解決方案服務商“魔技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武岳峰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魔技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使用激光無限視場逐點直寫技術,將納米級制造精度與工業生產有效結合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商用納米級三維光刻設備,能同時兼顧高精度與高自由度,實現在納米級精度上三維結構的自由設計,具有高速度、超分辨、大范圍、無限視場等特點。

近年來,隨著微納米三維制造技術在科研領域的不斷突破,該技術已經被較多地運用于對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在精準醫療器械、半導體芯片加工、5G通訊、航空航天等領域均能見到其身影。

據了解,微納米三維制造技術可使工業產品直接成型,且具備效率高、節省材料、降低生產成本。如此,亦引得資本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該技術已被直接應用于對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實現了商業化落地;另一方面,則是其尚處于剛走出實驗室階段,仍有大量科研成果有待轉化為工業化產品,與產業結合。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粽合在线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 六月婷婷国外视频在线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