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1 23:17:35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11月11日晚間,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公布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44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進科技)首發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創業板實施注冊制后,截至11月11日共有52家企業上會,其中50家獲得上市委審議通過,1家暫緩審議。這意味著,網進科技成為創業板注冊制以來第一家首發申請被否的企業。
創業板上市委要求網進科技說明的有三點,第一點是要求網進科技結合黃玉龍、張亞娟和潘成華之間的股權轉讓及其資金往來和納稅情況等說明實際控制人的認定理由是否充分,實際控制人所持發行人的股份權屬是否清晰。
據悉,網進科技定位于一家專業的智慧城市IT服務商,公司的業務范圍涵蓋智慧公安、智慧政務、智慧交通以及智能建筑等眾多智慧城市子領域,以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的形式向客戶提供IT服務。
網進科技前身系網進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進有限),曾用名為網進軟件技術(昆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7日,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黃玉龍。2006年6月,黃玉龍將其持有的網進有限30.00%股權以40.8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張亞娟,2016年4月張亞娟又將30.00%的股權轉讓給潘成華。
目前,公司實控人為潘成華。其直接持有并控制網進科技25.86%的股份,作為黑角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網進科技18.97%的股份。另外,潘成華通過與黃玉龍、敦石投資、和豐投資簽訂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網進科技20.69%的股份。通過上述方式,潘成華合計控制65.52%的股份。
而在審核問詢函中,第一個問題便是關于股東間資金轉賬。2016年3月,黃玉龍將網進科技6%股權轉讓給黑角投資(潘成華為執行事務合伙人)、張亞娟將網進科技30%股權轉讓給潘成華,在相近期間黃玉龍銀行卡曾向張亞娟、潘成華及黑角投資的其他出資人(湯曉新、李參宏和陳欣)轉賬。
資料顯示,黃玉龍與潘成華之間存在資金轉賬,資金主要用于潘成華受讓網進科技股份及增資。簡而言之,潘成華向張亞娟購買股份所支付的資金中,有部分是由黃玉龍處所得。
據了解,黃玉龍、張亞娟不僅于網進科技任職,還大量從事房地產工作。而潘成華團隊在房地產項目開發過程中承擔撮合成交、前期調研、立項、審批、規劃和相關手續辦理等工作。黃玉龍與潘成華團隊口頭約定以項目銷售總收入的千分之四作為確定分享房產收益的參考依據。
來源:網進科技問詢回復截圖
截至2018年,潘成華、湯曉新、李參宏、陳欣合計獲得房產收益 2432.37萬元,相關房產銷售從2005年就開始,但房產收益款一直未支付直到張亞娟轉讓網進科技股權時(2016年)才陸續予以支付。
此前十余年一直沒有支付相關款項,偏偏等轉讓股權時支付,這也引起了創業板上市委的注意。要求網進科技補充披露房產收益款一直未支付直到股權轉讓時才予以支付的合理性,相關人員前期未要求黃玉龍兌現、支付的原因,相關收益款兌現需要同時結合網進科技股權轉讓的合理性,相關股權轉讓與收益款兌現是否為一攬子安排。
創業板上市委要求網進科技說明的第二點,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僅作為財務投資人的理由是否充分。昆山文商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商旅集團)持有網進科技34.48%的股份,有兩名來自該集團人員擔任網進科技董事,其中薛仁民更是擔任網進科技董事長。
文商旅集團為昆山市國有獨資企業,而網進科技90%以上銷售收入來源于昆山市智慧城市建設。因此,創業板上市委要求網進科技說明文商旅集團被認定為對發行人既無控制權,也無重大影響,僅作為財務投資人的理由是否充分。
另外,創業板上市委也要求網進科技說明報告期內公司長期應收款未計提減值準備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
在此次審議會議上,長春致遠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會得到通過。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致遠裝備與關聯方存在大量的資金拆借。創業板上市委要求其說明資金管理內控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規范關聯交易方面的具體措施及有效性;接受中小股東監督方面的具體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在近期發布的《致遠裝備IPO今日上會:實控人曾陷債務糾紛而無力還款 報告期現巨額資金拆借》一文中同樣關注到資金拆解問題。
該文顯示:“近年來致遠裝備頻頻與張遠旗下的公司發生資金拆借,且規模一度超過公司總營收。2018年,致遠裝備向長春匯鋒拆出資金4.58億元,而當年致遠裝備的總營收也不過4.11億元。如上文所述,彼時長春匯鋒與張遠父子還曾一起被列為被執行人。2018年長春匯鋒歸還了致遠裝備3億元,但截至當年末仍有約1.48億元未還。”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