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成都2020創交會開幕 多位院士、業內大咖共議區塊鏈產業前景和未來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9 20:30:21

為持續深入推進場景供給機會行動,營造區塊鏈應用良好生態,2020創交會開幕式上,成都市發布《成都市區塊鏈應用場景供給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湯輝    

10月29日,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創交會)在成都舉行。本屆創交會以“鏈接生態,賦新未來”為主題,首次聚焦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鏈接區塊鏈各方資源,營造區塊鏈產業發展生態。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信息學部主任陳純,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續合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副總經理高濤等眾多大咖,暢談未來區塊鏈應用、監管、基礎建設等諸多關注的問題。

而本屆創交會的舉辦,將助推區塊鏈技術在建設網絡強國、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成都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堅強支撐。

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開幕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區塊鏈行業十大趨勢發布 應用比例最大是金融

10月29日上午,2020創交會開幕式舉行,會場內座無虛席,足見區塊鏈的關注度。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背景下,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更趨復雜,全球經濟進入新舊發展動能轉換期。與此同時,以區塊鏈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蓬勃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創交會也應時而動、創新而變,首次聚焦區塊鏈這一創新前沿主題。

對于這樣的戰略抉擇,成都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稱,2020創交會聚焦區塊鏈主題,是希望以區塊鏈技術在城市治理具體場景的示范應用為切入點,通過論壇、展覽、交易、大賽等形式,舉辦多項主體活動和若干配套活動,引導和推動區塊鏈開發者、平臺運營者以及其他生態參與方加強行業自律、共享城市機會,推動區塊鏈安全有序發展,釋放“區塊鏈+”促進繁榮發展的潛能。

目前,區塊鏈技術成熟度日益更新,它的應用市場如何跟上節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續合元代表中國信通院發布了《區塊鏈行業十大趨勢(2020)》,詳細分析了現在區塊鏈應用市場格局。區塊鏈企業應用行業主要分布在金融(占比25%)、供應鏈金融(占比11%)、互聯網(占比10%)、溯源(占比10%)、供應鏈&物流(占比7%)。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續合元在大會上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區塊鏈和各行業結合產生的應用,包括目前應用最廣的政務方面,還有實體經濟和民生當中的應用服務。”續合元表示,目前區塊鏈在電子發票、證照、溯源、票據存證方面得到很好的應用,“未來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多方協作,就是價值轉移,這種價值轉移更多和我們實體經濟結合,探索未來各個行業的數字轉型發展路徑。”

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銘也表示,近些年來,他們團隊也在積極摸索和探索區塊鏈應用,特別是場景的應用,目前已經在數字政務、能源互聯網、智慧農業、數字資產、安全管理等領域進行了很多嘗試。

區塊鏈產業發展發展主要依靠政府政策和項目支持,但隨著部分領域商業模式逐步明確,商業驅動的跡象愈發明顯。

為持續深入推進場景供給機會行動,營造區塊鏈應用良好生態,2020創交會開幕式上,成都市發布《成都市區塊鏈應用場景供給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成都市發布《成都市區塊鏈應用場景供給行動計劃(2020—2022年)》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行動計劃》以區塊鏈應用場景供給為主線,明確十大重點領域,實施三大專項行動,實施四項保障措施,推動城市的發展戰略和企業的市場機遇有機鏈接,形成應用場景到發展機會價值轉化的生態閉環。

按照《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成都將力爭到2022年,在政務服務、城市治理、新消費等領域打造30個區塊鏈應用示范場景,建設2~3個區塊鏈產業集聚發展區,將成都建設成為區塊鏈技術創新先發地、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

產業生態構建被看重 可搭建“雙循環”市場的信用機制

對于區塊鏈產業的未來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信息學部主任陳純在會上重點提及了區塊鏈的監管。陳純提到,隨著區塊鏈產業的蓬勃發展,監管工作不能滯后,目前區塊鏈監管框架已基本成型,其指導思想是以鏈治鏈,核心思路是實名制、備案制和實時監管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則更關注區塊鏈應用的安全性,“區塊鏈系統用到的COTS級軟硬件之漏洞后門、病毒木馬等問題,同時也是區塊鏈技術的內生安全問題。”鄔江興建議大力開發新基建所需的具有擬態防御等內生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與裝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在活動上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事實上,區塊鏈產業建設不是單一個體的事,還涉及到城市公共品供給、國際國內不同市場的跨度。后者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濤在會上要表達的——區塊鏈建設“雙循環”市場的信用機制。

高濤說,在網絡信息互聯時代,區塊鏈實現了價值共識的新思想,將人與人、人與世界的信任規模化,通過數字身份公證建立了新型信用體系。區塊鏈橫向構建起了基于信任的協同矩陣,真正將各個社會主體、實體生產要素、數字生產要素以一種全新的模式可信地鏈接起來。

在國內國際市場聯通過程中,區塊鏈能夠實現貨幣、股權、債權、產權等價值物的可信轉移和交換,通過重復博弈多個交易方的行為基于自動合約自動履行,從而簡化流轉環節,保障跨域資產的安全流轉。高濤認為,這暢通了國內經濟活動的自我循環,維護中國與全球價值鏈的多元聯動。一言以蔽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區塊鏈將創造基于新需求的有效供給,“同時還能有效對沖日益增長的國際風險,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平穩運行,促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協同發展。”

當然,參會的業內專家還談到了目前區塊鏈可待完善的方向。

續合元就表示,“區塊鏈不能包打天下”。他認為,區塊鏈不是一種萬能的技術,它只是解決其中一部分問題的能力,所以一定要和其他信息通信技術融合起來。一方面現在區塊鏈建設還在初級階段,需要深入發展,選擇哪種模式還需要深度認知。另一方面同不機構、不同行業獨立建設的區塊鏈很可能形成新的“數據孤島”。續合元談到,區塊鏈產業不僅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還需要大量深耕行業的技術應用人才,這需要行業企業、高校、培訓機構等共同努力。

高濤則認為,區塊鏈要開啟由分散式、小規模、弱公信的私有鏈、專用鏈,向平臺式、廣域化、強公信的國家級基礎設施過渡。高濤倡議共助區塊鏈技術攻關、共建區塊鏈基礎設施、共創區塊鏈產業生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2020創交會 區塊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天天影视色香欲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 | 亚洲无线码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免费看 | 一区与二区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