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7 09:20:15
每經記者 許戀戀 每經編輯 董興生
■公司:心動公司(2400.HK)
■市值:156億港元(截至10月23日收盤)
■核心競爭力: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垂直屬性、平臺+產品雙驅并行的游戲公司,TapTap游戲聚合生態,海外業務發展強勁
■機構眼中的公司:未來自研游戲仍是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公司游戲儲備豐富,獨占游戲發行戰略為旗下 TapTap 平臺大幅導流, TapTap平臺的成長是未來公司發展的關鍵
制圖:董興生
主營業務不順利、凈利潤下滑、戰略不明晰......會議室里氣氛一度有些沉悶,如何才能帶著公司走出焦灼?2015年的心動網絡,正在遭遇迷茫時刻。
心動網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2020年的黃一孟,回頭看5年前的自己,認為那是自己和公司“最彷徨”的時候,“沒有方向”。
這樣的迷茫期,在黃一孟的人生中出現過兩次,一次是VeryCD(電驢)面臨轉型難題的時候,另一次,則是心動網絡的頁游業務逐漸走下坡路,手游又沒有大起色的時候。
不同的是,第一次迷茫,是關于生存的彷徨。第二次,公司不愁錢,更多的是對未來發展的困擾。
心動網絡是中國最早一批靠頁游起家的游戲公司,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垂直屬性、平臺+產品雙驅并行的游戲公司。2015年,心動網絡曾掛牌新三板,2019年12月在香港上市(心動公司 2400.HK),如今市值156億港元(截至10月23日收盤),相比上市之初上漲了約3倍。
心動網絡創始人黃一孟敢言,在行業有不少金句,比如“要革渠道的命”、“不在乎短期利潤,只想多發錢給同事”、“不做所謂的市值管理,IPO很佛系”等等。最新引起行業熱議的,則是在TapTap試行主動給離職員工半年年薪作為致意金。
這是一家低調的游戲公司,黃一孟也是游戲圈有名的80后創業者。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專訪了黃一孟,關于心動網絡的一切,他一次性聊了個明白。
打開視頻,看黃一孟又說出什么金句
起點:
退學造夢的80后CEO
黃一孟在知乎的個人簡介是“超CEO級游戲玩家”。時至今日,他對游戲還保持著相當高的熱情,幾乎每天都會玩。但黃一孟最早的創業生涯,并不是從游戲開始的。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VeryCD才是黃一孟的成名之作。和很多互聯網大佬的起點一樣,黃一孟最初只是一個對計算機興趣濃厚的IT男,心中有一個互聯網夢。在大學期間,他開設了一個分享電影的論壇,逐漸成為一個電影、音樂等數字內容分享社區。
很多80后對VeryCD都有深刻的記憶,不過最早黃一孟并沒有將其作為事業,僅是興趣。后來黃一孟經歷了退學、工作、創業,才將VeryCD經營起來。黃一孟堅持退學,一度遭遇父母的激烈反對,但“一意孤行”的他,依然選擇遵從內心意愿,離開象牙塔。
黃一孟的辦公室一角,足以看出他對游戲的癡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紅 攝
盡管VeryCD聲名在外,但黃一孟告訴記者,剛創業的時候,“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商業模式。
“它不具備一個合理的商業循環,沒有對內容創造者產生價值,平臺方也沒賺到錢。”黃一孟回想過去,他認為歸根結底還是版權問題。所以直到2010年公司規模都不大,每年利潤百萬元上下。
思考VeryCD的轉型,讓黃一孟一度十分迷茫。他考慮了很多轉型方向,云存儲、網盤等,但一個個被推翻。2009年,黃一孟終于下定決心做網頁游戲。
“一方面我們熱愛游戲”,另一方面管理層也看到網頁游戲在國內剛剛起步,產品還比較粗糙,“我們有能力做得更好”。最重要的是,當時國內網絡游戲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成熟。當時,離陳天橋將網絡游戲發揚光大已經有接近10年時間。黃一孟認為,“只要能做起來,一定能賺到錢”。
心動網絡產品《人類:跌落夢境》 圖片來源:心動網絡供圖
轉型頁游讓心動網絡迎來快速爆發階段。數據顯示,2012年,心動網絡的游戲收入已達10億元。2011年,心動網絡發行的《神仙道》引領了行業開發風向標,“拉高了整個頁游行業的天花板”。
直到2018年,《神仙道》頁游與《神仙道高清重制版》還在當年貢獻了超1.4億元以上的收入,如此長生命周期的頁游產品在業界非常罕見。
VeryCD的創業經歷,讓黃一孟積累了大量社區、產品和技術經驗,他認為,尤其是技術積累讓心動網絡在游戲成本上有了很大優勢。“當時我們是行業第一個聯運三七分,我們只要30%。”
回望游戲創業這段經歷,黃一孟說:“成功來得太容易,讓我們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行業剛起步的時候這些經驗優勢很大,但并不長久。”
很快,黃一孟迎來了第二個彷徨期。
低谷:
不愁錢,但主業一度堪憂
2015年,心動網絡的日子不好過,那一年公司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38.8%;凈利潤為2607.87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9.13%。心動網絡有陷入低谷的趨勢,黃一孟和其他管理層也為公司未來的戰略多次討論。
黃一孟回憶,連續幾款產品成功以后,后面的產品都不太成功,包括嘗試手游。“不斷反思、反省,公司很彷徨,之后到底該做什么。”
“我印象深的有幾次開管理層會議,游戲的方向要開始做調整,要把玩家當聰明人來對待,要去做真正好玩的游戲。”黃一孟說,今天聽來這些結論很簡單,但當時整個行業環境不一樣,“非常流水線化,也非常同質化”。
心動網絡旗下產品《仙境傳說》圖片來源:心動網絡供圖
圖片來源:久日新材招股說明書截圖
“大家都在比誰的數據好,我們甚至為了讓渠道多推薦心動的游戲,第一個月不要錢。”黃一孟覺得,“到后面越做越痛苦,離真正的游戲也越來越遠。”
這中間,也伴隨著頁游式微、手游崛起的游戲市場風云變幻。心動網絡當時也想做手游,只是不太成功。黃一孟認為原因在于,“雖然產品收入非常高,但之前的研發實力并不強”。
這個階段的黃一孟和心動網絡,雖然彷徨,但不愁錢。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心動網絡資產總計為6.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4.91%,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4.95億元,同比增長92.31%。
但黃一孟渴望不同,渴望游戲行業有不一樣的氣質。在產品上,他痛下決心要大力投入做自研。到2020年,公司已有10個游戲工作室,游戲研發人員約有900人,占公司員工比重超過50%。2020年半年報顯示,心動網絡研發費用大幅增加 68.2%,目前共有11 款游戲在研。
這甚至犧牲了一部分短期利潤。2020 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心動網絡2020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4.4 億元,同比增長 9.92%,實現歸母凈利潤 2.07 億元,同比下降 12.7%,原因主要是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從研發能力來說,任天堂可能是心動30年以后的目標。”黃一孟曾這樣說,足見心動網絡在研發上的野心。
不僅做自研,黃一孟在多年前也投資了很多CP。2015年,不缺錢但是主營業務不順利的心動網絡,投資了不少公司。“我們不希望游戲同質化,所以當時投資了不少偏獨立游戲的公司。”公開數據顯示,心動網絡參股公司超過30家,所投企業主要是游戲研發公司。
公司環境 圖片來源:心動網絡供圖
但黃一孟也坦言,當時更多的是迷茫期跟隨感覺的投資,“沒什么特別的布局和情懷,只是覺得未來會有更多類型的游戲出現”。時至今日,在和每經記者的對話中,黃一孟坦言:“如果純從投資的商業化角度來說,談不上太大的成功。”
但這在無形中為TapTap的誕生做了鋪陳。心動網絡的特別之處,在于旗下手游分享社區TapTap,這一后來被稱為“游戲圈豆瓣”的APP,讓心動網絡在游戲圈的角色一下子變得不一樣。
破局:
TapTap打破傳統 不向游戲開發者要分成
因為30%“蘋果稅”,不久前國際知名游戲研發商Epic和蘋果狠狠打了一架。9月24日,米哈游和莉莉絲也宣布旗下重磅拳頭產品不上架相關安卓渠道,背后原因也是內容和渠道關系日趨激烈。據了解,安卓渠道的分成高達50%。
“苦分成模式久矣”的黃一孟早就說過,“要革渠道的命”。最開始,正是因為覺得已有游戲渠道不能滿足對游戲玩法有追求的核心玩家的需求,并且分成模式導致行業同質化嚴重,2016年,黃一孟下定決心做TapTap,也下定決心:不向游戲開發者要分成。
TapTap在2019年China Joy上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今年4月份,心動網絡首份上市財報披露后,心動網絡發布了《致股東信》。黃一孟說,之所以確定不聯運分成的商業模式,“因為我們十分明確,未來的話語權掌握在游戲創造者手中。我們必須100%和游戲創造者站在一起,TapTap不但沒資格從游戲收入中分取利潤,反而應該拿出更多資源來幫助和補貼他們”。
黃一孟希望游戲開發者可以通過TapTap減少“重復造輪子”,而把精力放在研發上,“臟活累活我們干”。
剛開始,黃一孟在各個場合為TapTap搖旗吶喊,但他也承認,早期更多是行業人士的“幫忙”。不過隨著獨占游戲的增加,尤其是此前“無心插柳”地投資了一眾獨立游戲公司,讓心動網絡做TapTap之初,就獲得了開發者極大的信任度。
“不要分成”,黃一孟喊了很多年,但TapTap并非只為情懷。早期VeryCD的創業經歷,讓黃一孟非常看重商業模式這件事。“做之前就非常仔細考慮了怎么去盈利(廣告),玩家、CP和平臺一定都要得利,才能發展。”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心動網絡信息服務收入為2.53 億元,同比增長 19.9%,毛利率為 85.38%,收入增長主要系 TapTap 平臺用戶規模大幅增長,上半年平均 MAU 達到 2480萬,相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52%。同時心動網絡還公告稱,將以 3.3 億元收購TapTap公司易玩網絡 18.34%的股權,完成收購后心動網絡所占股份將達到 74.12%。
TapTap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在機構眼中,TapTap平臺的成長是未來公司發展的關鍵,平臺用戶的增長提高了平臺和公司的價值,帶來廣告收入的同時,并將在未來反哺心動網絡的游戲自研與發行。國金證券研報顯示,TapTap平臺用戶主要為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群體,對游戲的探索性強,忠誠度高,付費能力強,預計5 年內用戶能夠達到 5500 萬左右。
出海:
平臺、內容同步發力 海外成重要收入來源
心動網絡上市后,股價一路猛漲,目前股價累計漲幅209.46%(截至10月23日)。對于外界“心動被資本市場高估”的爭議,黃一孟曾在此前的一次采訪中直言,心動網絡不做所謂的市值管理,IPO特別佛系,“所以剛上市時候的估值才只有40多億”。
圖片來源:choice數據
今年6月,心動網絡做了一輪7億元的增發,這筆新融資主要用于心動網絡自研業務以及TapTap平臺的后期發展上。從公司的持股情況來看,目前心動網絡的控制權牢牢控制在幾位創始人手里。
“我并不覺得今天的心動跟去年12月份(上市時)的心動有特別巨大的差別。”黃一孟覺得,股價漲了三四倍,公司實力一定沒有漲三四倍,“投資人開始逐漸認識到了心動網絡,對未來有預期。但我更關注公司本身是否在非常健康地、一點點往前進。”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說:“股市短期來看是投票機,長期來看是稱重機。”黃一孟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短期股價其實是一個市場投票的結果,并不反映公司真正的實力和能力。
黃一孟說,他真正最關心的,還是整個公司的游戲研發團隊的成長,人才密度是否有提高,是否找到了最好的人,整個游戲的工業化生產環境是不是在不斷改善。
除了研發,游戲公司掌舵者也需要對游戲產業精準把脈,提前預判行業發展方向。游戲研發和發行為TapTap提供優質獨家內容,驅動平臺用戶增長,再反哺游戲創作,這是黃一孟為心動網絡制定的戰略。而從行業發展的角度,黃一孟認為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趨勢,也是心動網絡需要抓住的機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最新財報顯示,心動網絡海外收入規模占比已達 63.8%,海外市場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走向全球,也是TapTap平臺和產品同步發力。“全球范圍內沒有真正像TapTap一樣著力于整個手機游戲分發和服務的平臺,谷歌、蘋果這樣的應用商店對游戲開發者或者玩家來說,做的不那么多,我覺得空間還是非常大。”
另一方面,則是產品上的信心。黃一孟對中國游戲開發者在全球的競爭力充滿信心,“中國廠商一定會出海并且越做越好”。隨著中國玩家品味的提升,國內游戲產品就更容易獲得海外玩家認可。“幾年前我們做的產品可能海外只能往東南亞去放,只能往二三線的國家去放,在歐美國家完全沒有競爭力。”
變革:
離職給半年工資、取消競業協議 只為留下最優秀的人
即便工業化再成熟,要做出有競爭力的游戲,核心還是在于人。黃一孟也在不斷表達他對優秀游戲人的渴求。
最近心動網絡又在行業內刷了屏,起因是一張截圖:TapTap會為主動離職的員工提供6個月的“離職致意金”,以表示尊重與感謝。主動離職也給半年工資,這個消息引起行業軒然大波。很快,黃一孟回應了。他說,這原本是一個內部逐步推行中的政策,最終會集團統一實行。
圖片來源:心動網絡官方宣傳片截圖
“首先不是裁員,企業只有縮減成本減少規模的時候才會裁員,而我們目前的所有策略都是為了追求未來更大的投入,更大的發展。”黃一孟稱,推出這一政策核心訴求是為了提升人才密度,鼓勵不合適的人主動離開,逼著心動提升管理能力留住最好的員工。
這一點并不讓人意外,此前就有消息說心動網絡要效仿Netflix“只雇成年人”,提倡責任與自由的文化。比如重申過去、現在與未來都不會強制996,取消全員競業禁止協議,而且要推行無限假期,也就是只要主管批準,所有人就可以自主休假,甚至遲到早走。
這或許是心動網絡在管理上一步極致的棋。在采訪中,黃一孟告訴記者,公司文化非常開放,這跟自己隨和和向往自由的性格有關,但往難聽了說就是比較缺乏管理。黃一孟承認,心動過去在管理上投入的精力確實不大,“這兩年招進來的大廠人才甚至會驚訝于心動管理上的隨意”。
但黃一孟也希望做出改變,他希望在基于這種非常開放、隨性的情況下,有一套管理機制能夠讓它更有效地能夠運作起來,并且讓人的感覺不是混亂,而是高度自由或者自律。“匠人在心動,應該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不是被獎金、期權、股票、競業禁止協議等綁架。”
黃一孟聊到,他很不喜歡傳統游戲行業的賽馬機制,廣撒網做項目,甚至上百個項目一起做,哪個項目做出來,資源傾斜過去。“內容產業不應該這樣,應該精耕細作去思考,給予足夠多資源。”
圖片來源:心動網絡官方宣傳片截圖
“也許有的項目是大成,有的沒那么成功,但我希望每個項目都是體面的項目,對創作者來說是有意義的經歷,而不是沒做成自己就什么都不是,希望研發人員做有價值感的事。”
外界看來,從內容創作的角度,黃一孟希望給予創作者極大空間,產生真正有創意的好內容的想法和做法,稱得上理想主義。但管理上的變革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好壞,也是創始人必須考量的問題。這一輪巨變會為心動網絡帶來什么,無人能夠預測。畢竟在中國游戲圈,黃一孟又一次帶著心動網絡,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記者手記丨黃一孟的創業史,是不斷和自己死磕的勵志人生
出現在記者眼前的黃一孟,穿著簡單的米色體恤,藍綠色短褲、同款顏色眼鏡和球鞋。1982年出生的黃一孟,年近不惑,但聊起游戲滔滔不絕。他說不太喜歡MOBA游戲,但他是資深主機游戲迷,也會利用碎片時間玩手游。
黃一孟沒什么架子,很接地氣,他是知乎達人,喜歡回答問題,也喜歡在社交媒體上表達自己。訪談中,黃一孟留給記者最深印象的是“隨和”與“自由”,內里則是“極致”。不顧父母激烈反對從大學退學,頂著壓力從0開始做 TapTap,為了優秀的人才出奇招……黃一孟的創業史,是不斷和自己死磕的勵志人生。
這也和心動網絡另一位創始人戴云杰分不開。黃一孟和戴云杰是同學,在黃一孟眼里,戴云杰的極致甚于他。“能鼓勵我做一些大膽的事,也是影響我最大的人。”
黃一孟這一代創業者和早年的游戲創業者很不一樣,他們更多的是資深游戲玩家,情懷和熱愛的比重大,這讓他們在做產品時能夠更專注在滿足玩家需求上,市場也給了他們足夠好的反饋。黃一孟們的經歷或許說明了,內容創作者和玩家越來越被尊重,游戲內容創業正在進入一個好時期,也許現在還不明顯,但尖角已露。
記者:許戀戀
編輯:董興生
視覺:蔡佩君
排版:董興生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