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7 22:09:41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10月1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中國金融每經峰會”暨“2020中國金鼎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陸家嘴舉行。在此次峰會的主題演講環節,海富通基金副總經理王智慧分享了關于公募基金如何助力國民養老資產配置的話題。
王智慧首先介紹了目前養老體系三大支柱的情況,他表示,第一大支柱,主要是包括全國社保和各個省的基本養老。過去二十年來,社保基金的收益率達到年化8%,這是非常可觀的。
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中國企業年金是2005年開始,過去15年來,企業年金年化收益率是6.14%。這也是顯著跑贏了通脹。如果跟全世界各個國家養老金的投資收益率相比,中國的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收益率,遠遠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
“此外,第三支柱通常是講我們個人理財。包括買一些商業保險,包括自己個人做投資,買基金等。不過在居民資產結構里面,目前80%是實物資產,20%是金融資產。而在20%的金融資產里面,其中銀行存款占到了22%,理財、信托產品占了27%,股票6.4%,基金3.5%,跟權益資產相關的這兩者加一起,剛好是10%,占整個資產的比例也就是2%左右。在國外這個比例是接近30%的水平。就這點來看,用于做養老的第三支柱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王智慧進一步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第一支柱還是第二支柱,實際上公募基金都是這里面非常重要的投資管理人之一。那么,公募基金在第三支柱里面能做點什么呢?
在王智慧看來,“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的發布,給公募基金進入養老第三支柱應該是吹響了號角。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養老FOF產品逐步擴大,已經運營了兩年多的這些產品,收益相對穩健,回撤相對比較小。”
不過,在養老目標基金推出之后,關于第三支柱養老中涉及的一些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比如說稅優政策的推出等。
對此,王智慧也建議,“首先是希望加快推動第三支柱政策的落地,尤其是建立開放的統一的第三支柱個人賬戶。因為現在我們第三支柱是相對廣義的模糊的概念。在稅收優惠上,希望在一些真正的養老目標FOF基金這方面建立起第三支柱的個人賬戶。”
“其次,希望和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一起,我們更加重視投資者教育工作,幫助投資者建立起正確的資產配置理念,既然是養老,就是長期資產配置。不要指望一年的大牛市,來實現財務自由養老。同時,也希望跟全行業一起,共同創造一個養老FOF的美好明天。”王智慧說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