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11:30:51
每經記者 徐肖逍
不確定性叢生的2020年,對每一個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都注定不易。
在就業市場仍處于復蘇狀態的當下,未解決就業問題的2020屆大學生在“金九銀十”招聘季與2021屆求職大軍相遇了。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顯示,無論從市場需求、專業對口度上,還是從薪酬水平上來看,財經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依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而從多維度分析來看,受到互聯網等新興行業的沖擊,財經專業向數字化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具有復合型專業背景的財經人才更受市場期待。
財經專業人才需求最高
報告顯示,從就業市場需求上來看,企業對財經類專業的人才需求最高,達到42.6%,相較工學(37.7%)和理學(36.1%)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人文學科從市場需求來看只占到3.3%。隨著商業運營成為剛需,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獲得了較為寬裕的求職環境。
在就業市場上,頂尖財經高校的畢業生往往更受歡迎。作為財經類大學的代表,“兩財一貿”(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總體就業率都高達95%以上。從就業質量來看,上海財經大學畢業生進入全球500強企業的比率達到了19.62%,而對于中央財經大學的畢業生主要簽約單位(簽約總人數7人及以上),世界500強占比更是接近50%。
相較于其他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更加對口,主要集中在財務、銀行、投資等商業性質較強的崗位。
2019年,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生簽約金融業的比例高達32.35%,其中,銀行業簽約占比超過了一半(20.51%)。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就業數據來看,簽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人數最多,簽約畢業生人數在10人以上的單位,有超過一半是銀行。
就業面寬闊,為財經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更多機會和選擇。以會計專業為例,作為通用性專業,各行各業對會計都保持著較穩定的需求。畢業生從事的職業包括了銷售管理、物流/倉儲、法律/法規、旅游/管理等。
不過,智聯招聘大數據也發現,會計職位競爭熱度長期處于高位,這意味著求職者眾多而企業需求較少,是供大于求的職業。數字化技能成為企業對會計人才的新要求,具備數據分析能力,成為市場上存量會計人才職業競爭的新籌碼。
一直以來,薪酬高也是人們對財經崗位的普遍印象。不過,從智聯招聘的最新報告來看,工學學科畢業生的收入優勢更為明顯,在前10名中占據7席,在前20名中占據11席。工商管理成為財經類專業中唯一入圍薪酬Top20的專業,平均月薪達到6370元。
當然,在另一份統計中,金融行業從整體來看更具薪酬優勢。wind數據顯示,金融行業的人均薪資最高,2019年的平均年薪可達39.93萬元,而第三名房地產行業的薪酬則為22.95萬元。一直被視作高薪的計算機行業,平均工資只有20.57萬元。
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
盡管經管類專業人才需求熱度不減,但高校財經教育仍然需要加速轉型,以應對當前不斷發生深刻變化的經濟與技術環境。
一方面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多維度地沖擊傳統行業;另一方面后疫情時代正在改變金融行業的服務形態和消費方式,“線上化”潮流對商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經濟環境、商業環境、技術環境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也促使高校對于財經教育加速改革和創新,使其培養的學生能夠適應時代需求。
日前,清華大學招生辦宣布停止會計專業本科招生的消息,引起網絡熱議。該校會計系主任肖星給出的回應是,導致這個變化的直接原因是響應教育部的強基計劃,需要相應壓縮其他專業的招生名額。未來會在經濟與金融專業開設會計方向,納入經濟與金融聯合招生。
另一創新方向,是推進傳統財經金融專業和計算機科學之間共同發展。在清華大學招生辦宣布停止會計學本科招生的同時,宣布新增計算機與金融雙學位學士。
“這個招生項目的設立,更好地加速計算機與金融之間的交叉融合,在存貸款與融資、支付與清結算服務、投資與資產管理、可信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分布式系統設計、高性能計算等核心領域,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端復合型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余瀟瀟介紹。
北京師范大學經管學院的張海燕教授在每經商學院直播中曾提到,2020年該校新設立的金融科技實驗班,通過加強互聯網金融與AI技術、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的融合,來應對新的財經教育發展形勢。
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杜義飛在每經商學院直播中也認為,新時代的財經人才,應注重“復合”——不僅要能適應技術本身的變化,又能用于新的經濟環境中,并將兩者融合起來。“融合、融合、再融合,這正是我們反復強調的核心。”
未來在求職市場上,純金融背景的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面臨明顯的劣勢,而具有復合背景的財經類專業學生,更能在諸如互聯網、法律、數據分析等行業搶占到先機。
除了要求具有復合知識結構外,企業對于人才的責任心也愈發重視,傾向于尋找心智成熟的人才共同成長。智聯招聘發布的報告中顯示,企業最為看重的通用素質為責任心(55.7%)和抗壓能力(45.9%),對人際溝通、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視程度則緊隨其后,占比超過三成。
(實習生鄢雨松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