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3 22:36:12
每經記者 胡健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星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其中,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直接惠企利民,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大舉措。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成效如何,對紓解企業困難發揮了什么作用,如何進一步落實落細、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企業在疫情過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我們把及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層層壓實責任,設法克服困難,確保直接惠及市場主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各項政策中成效最大、反響最好、落實最到位的就是減稅降費。這既是對稅務部門相關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種鞭策。
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圖為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一家企業近日操作吊裝設備將鍍鋅鋼板裝車 數據來源:稅務總局 新華社圖 楊靖制圖
新增降費中 稅務部門落實金額占一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減稅降費落實情況如何?
王軍介紹,今年以來,稅務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時全面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8941億元,去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6104億元。分稅費看,累計新增減稅5414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9631億元(含新增非稅收入降費259億元)。在新增降費中,由稅務部門組織落實的5129億元,占53.25%。
“我們深知,企業在疫情過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我們把及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層層壓實責任,設法克服困難,確保直接惠及市場主體。”王軍說。
王軍指出,具體有四個特點,即“三快一嚴”。一是政策落地快。每次參與政策制定過程中,我們都同步研究征管配套辦法、預調信息系統;政策出臺后,征管和信息化保障第一時間直達基層稅務機關,確保政策好操作、快落地。
二是輔導培訓快。第一時間開設“云課堂”對稅務人、納稅人、繳費人進行“一竿子到底”的直達輔導培訓,一輪不行就二輪,二輪不行就三輪。同時,通過稅務網站、微信、12366服務熱線等解讀政策、回應關切。
三是操作過程快。通過簡化辦稅環節、簡便操作程序、精簡報送資料,讓納稅人繳費人享受優惠政策更快捷;通過完善電子稅務局網上申報功能,讓納稅人繳費人“足不出戶”享受政策優惠。
四是考核監督嚴。實行最嚴格的績效考評和監督問責,有效嚴防和及時查處各種不作為和亂作為事項,確保政策執行不遺漏、不走樣。
記者注意到,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各項政策中成效最大、反響最好、落實最到位的就是減稅降費。
今年6月下旬,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的情況看,企業滿意度最高的就是減稅降費。減稅降費為企業減輕了負擔,最近4年來國家累計減稅降費75000億,其中中小企業是受益的主體。今年疫情以后,又實行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這個政策是企業最滿意的。
92%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減稅降費如何助力企業發展?王軍表示,減稅降費政策有序有力落地,不僅紓解了企業經營困難,而且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尤其體現在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企業發展后勁上。
就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而言,王軍用兩組數據加以說明:一是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數據顯示,上半年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同比又下降了0.65元。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6月份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5%,不言而喻,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因素,是減稅降費效果直接或間接的轉換。
二是全國5000多萬戶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的約占92%,余下8%左右繳納增值稅的440萬戶納稅人征收率又從3%降為1%(其中湖北省免征)。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創業積極性,二季度全國辦理過涉稅事項的新增市場主體,主要是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同比增長7.1%。
增添企業發展后勁方面,王軍也給出了兩組數據:一是二季度全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33萬戶企業購進高技術設備和服務同比增長22.3%,在疫情沖擊中持續加大科技投入,不僅推動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9個百分點,更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大后勁。
二是6月末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同比新增10.9%,也就是說,有106萬戶企業“由小變大”或為新辦的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其中,二季度就有37萬戶。
發票大數據反映企業銷售穩步回升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各地正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稅收大數據被稱為“金山銀庫”,可以準確反映企業復產復銷和經濟運行情況,當前企業運行如何?
王軍介紹,企業有生產就有銷售,有銷售就要開具增值稅發票。增值稅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發票數據具有獨特的優勢,既可以在微觀上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也可以在宏觀上反映經濟運行態勢。通過發票大數據分析發現,上半年經濟發展在克服困難中顯現很多亮點。
亮點一:企業銷售穩步回升。2月10日以來,全國企業復工復產復銷逐周穩步回升向好。5月11日,全國企業銷售收入已達到去年同期水平,6、7兩個月份同比增長均為10%左右。
亮點二:制造業恢復較快。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穩住制造業就穩住了我國經濟。7月份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為10.7%,環比6月份提高2.4個百分點,快于全部企業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特別是裝備制造業7月份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1%,環比6月份提高5.4個百分點,回升勢頭更強更好。
亮點三:新動能加速成長。培育壯大新動能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一季度,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8.3%,二季度同比大幅增長21.7%。7月份,同比增長21.3%。
亮點四:投資回升漸加力。稅務總局服務和管理的年納稅額1億元以上的2050戶大型企業集團數據顯示:二季度企業新增固定資產同比增長15%。
王軍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實打實、硬碰硬把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