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百億投資打水漂,折戟新造車的江蘇是“傻白甜”嗎?

36氪 2020-07-29 08:22:0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歷經大浪淘沙,2020年以來,新造車勢力“死傷”一片。

6月29日,拜騰汽車宣布自7月1日起暫停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業務運營。6月23日,賽麟汽車被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資產,董事長兼CEO王曉麟等人因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巨額資金被通報。6月5日,博郡汽車宣布造車失敗,將出售車型平臺等各種核心技術。

巧合的是,上述3家造車新勢力均落戶在江蘇省。

據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不完全統計,江蘇有超過15家新造車企業,但除了工廠設在常州的理想汽車,奇點、前途、敏安等多家車企面臨銷量慘淡甚至瀕臨破產的命運,幾近“團滅”。

相比之下,在明朝曾與江蘇被合稱為江南省的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亮眼,省會合肥甚至被戲稱為“最牛風投機構”。僅半年時間,合肥除引入造車新勢力龍頭蔚來汽車,還與大眾汽車牽手成功。

2019年,江蘇省GDP高居全國第二,安徽位列全國第十一名。但“不差錢”的江蘇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折戟沉沙,“沒錢”的安徽省卻屢出奇招,背后藏著什么秘密?

十年一覺“造車夢”

江蘇省的“造車夢”,早在2010年便已初露端倪。

2010年,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綱要提出,“要以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為重點,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同時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4年后,50余家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造車新勢力元年”到來。各地方紛紛廣撒網,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在江蘇遍地開花,南京、常州、徐州等12個城市均布局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工廠。

江蘇省在十三五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累計17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占全國的10%以上”。南京地稅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當地新能源汽車企業被減免超過1.6億元所得稅。

落戶江蘇的諸多造車新勢力,在當時普遍被視為“香餑餑”。

2016年12月,博郡汽車落戶江蘇南京,注冊伊始便獲得地方產業基金的100億元注資,被譽為“南京市近年來的重大工業項目之一”。官方資料顯示,博郡項目一期建成后,年純電動整車產能規模將達10萬輛。南京市政府也對其定下了“預計年利潤總額42億元,稅收37億元”的預期。

2018年6月12日,拜騰汽車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總額5億美元。在資本招商的推動下,拜騰汽車將全球總部定在南京。

距離南京市200余公里的江蘇如皋,也在著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2017年,總投資178億元的賽麟汽車,不僅是南通單體總投資最大的制造業項目,也是當地“千億級產業園”中的重要角色。該項目一期投產后計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1500億元的銷售規模。此外,還有30余家新能源相關企業落戶如皋,包括康迪電動車、青年汽車等。

“廣撒網”的方式加上投資力度高、產業基礎好,諸多新能源汽車企業被吸引至江蘇扎根。

據經濟觀察報2017年統計,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相關領域,江蘇省以1048.78億元的投資額在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中排名第二,產能規劃超過200萬輛。據天眼查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截至2020年3月24日,有11796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江蘇省注冊,是安徽省(5862家)的兩倍以上。

廣撒網不敵精準押寶

車企的命運與自身運營息息相關,但不得不承認,“家底”相對雄厚的江蘇在招商的過程中略顯心急。

2018年,拜騰汽車前CEO畢福康曾感嘆,該公司的試制樣車在短短18個月內下線,一切藍圖正有條不紊地變成現實,“這樣的速度,只有南京才能實現”。

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曾于2011年和2014年分別赴鄂爾多斯和長沙建廠生產汽車,均無疾而終。王曉麟曾解釋稱,鄂爾多斯項目失敗是因為“對方的投資承諾根本沒有履行”,長沙則是因為落戶提議方沒有生產資質。幾經波折,賽麟汽車最終落戶江蘇如皋。

與江蘇廣撒網的策略不同,財力不及江蘇的安徽,選擇了對龍頭企業精準押寶的方式。

今年2月25日,合肥通過微博宣布將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運營體系,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計劃融資超百億元。兩個月后,蔚來汽車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就蔚來中國總部入駐達成正式協議。6月29日,蔚來汽車拿到第一期33億元和第二期15億元現金投資的“聘禮”。

合肥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一個龍頭企業來,自己發展壯大,也帶動當地龍頭企業發展,同時希望它把我們的產業鏈上下游帶動起來。”

目前,造車新勢力已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蔚來汽車6月銷量同比增長190.8%至3740輛,二季度交付新車10331輛,是造車新勢力中首個單季度交付破萬的車企。

相比之下,位于如皋的康迪電動車于2017年被卷入“騙補”丑聞,號稱“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車同樣因騙補被立案,隨后于2019年11月正式宣告破產。坐落在南京知豆汽車已于去年破產,博郡、拜騰和賽麟在今年相繼“暴雷”。落戶在江蘇淮安的敏安新能源和工廠在蘇州的前途汽車均銷量慘淡,上半年分別賣出4輛和3輛。奇點汽車母公司智車優行于今年5月被列入“老賴”名單。

除了工廠位于常州的理想汽車表現尚可外,江蘇大多新造車企業岌岌可危,百億投資或打水漂。

南京還有機會嗎?

自2020年以來,車市寒冬加上疫情肆虐,博郡、賽麟、拜騰接連暴雷,多家江蘇造車新勢力陷入困境。不過,與傳統車企聯手的新能源汽車項目,或將為江蘇相關產業規劃加碼助力。

2018年7月初,長城寶馬“光束”項目落戶江蘇張家港市,投資51億元,預計產能16萬輛;2019年3月,總投資42億元的北汽勇士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鹽城,當時預計于今年6月量產,年產能15萬輛。江蘇方面表示,“將繼續通過兼并重組和產能的合作,來打造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集聚區,提升產業的發展質量。”

2019年新年伊始,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行動計劃》顯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是“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打造成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

去年 8 月,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其中明確了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計劃到 2021 年,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 30 萬輛;形成 1-2 家年產量超過 10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計劃到 2025 年,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 100 萬輛,形成 2-3 家年產銷量超過 30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另一方面,江蘇也早早地尋找新領域,在智能網聯產業發力。2019年6月發布的《江蘇省推進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到2025年,將江蘇省建設成為全國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重點產業集聚區。

蘇州高鐵新城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建設了8公里5G測試區,無錫建成了全國首個車聯網先導區,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城市級車聯網LTE-V2X網絡。南京楚航科技、浦和數據等相關智能網聯企業也順勢涌現。

但在新能源汽車轉型浪潮下,若想要實現“汽車強省夢”,理性的招商引資政策,仍然是江蘇無法繞過的一門“必修課”。

責編 孫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 亚洲人成综合小说社区在线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色一情一乱一交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