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4 12:07:44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陳星
財險公司將迎來差異化監管時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行業內獲悉,銀保監會財險部已于近期向各銀保監局、各財險公司、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保險學會下發《關于開展財產保險公司差異化監管書面調研的通知》。
《通知》指出,此次書面調研旨在加強財險公司差異化監管政策研究,針對不同類型公司提出差異化監管要求,引導財險公司探索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道路,推動財險行業高質量發展。
《通知》稱,請各單位加強對財險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根據財險公司差異化監管調研提綱,圍繞但不限于公司治理、分支機構設立、高管人員管理、產品、精算、市場行為(車險、非車險、農險及再保)等方面,對財險公司差異化監管提出意見建議。相關材料接收時間為7月31日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調研提綱包括:當前財險公司發展的問題及原因;實行差異化監管的必要性;如何將公司分類便于實行差異化監管(按大/中/小/公司、傳統/互聯網、中/外資、綜合/單一險種);差異化監管實踐和經驗(銀保監局);差異化監管具體措施的意見建議等。
一位財險公司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建議對不同類型的財險公司實施差異化監管,由各監管部門配合。比如應將投訴指標差異化。”
近年來,走差異化、精細化發展道路,成為行業發展的共識。
以行業最大險種——車險綜合改革為例,業內指出,特別是對于中小險企而言,還未形成明顯的規模效應,附加費用率調整空間不及大型險企,盈利空間將被擠壓甚至虧損;產品同質化下理賠服務經驗質量不及大公司,沒有渠道費用競爭優勢后,規模增長較難。短時間內行業集中度將提升,分化將加劇,強者恒強。
華創證券分析師指出,但這是市場機制下優勝劣汰的正常現象,也有利于倒逼其專業化轉型,中小保險公司應尋求差異化的市場機會,與大公司錯位競爭、特色競爭。值得一提的是,改革也提出了鼓勵中小財險公司優先開發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的商車險產品,優先開發網銷、電銷等渠道的商車險產品,促進中小財險公司健康發展,健全多層次財險市場體系。
從險種來看,近年來不少財險公司紛紛從車險“一險獨大”積極開拓非車領域,尋求差異化競爭。
數據顯示,2019年,財險公司保費收入合計達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72%。其中,車險業務保費收入8188億元,同比增速僅為4.52%;而非車險業務中的保證保險、健康險、責任保險、農業保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844億元、840億元、753億元和67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30.8%、47.68%、27.51%和17.43%。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