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05 10:49:06
《每日經濟新聞》每周為您分享《一周投融資亮點》,最近一周創投圈的目光聚焦在了在線教育、新零售和科技運動賽道。
每經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據清科私募通數據,截至周五下午,本周(6月29日~7月3日)共發生投資、上市和并購事件112起,涉及總金額337.04億元人民幣。其中,并購事件38起,披露的交易金額為103.22億元人民幣。本周涉及金額較大的并購事件為7月1日,浙江省中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受讓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0.0%的股權,作價33.02億人民幣。此外,本周上市企業12家企業上市,總融資金額108.94億元人民幣。
其余62起則均為投資事件,披露投資金額事件52起,共計124.88億元人民幣。從交易金額來看,本周本土創投市場交易金額最大的投融資案例為6月29日,“作業幫”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
從交易事件地域分布看,本周資本運作活躍度較高的地區主要為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以及上海市,分別占總投資數量的17.9%,15.2%、14.3%、8.0%、8.0%。此外,本周交易最活躍的三大行業為IT、生物技術/醫療健康以及互聯網。
本周投融資亮點則主要來自在線教育、新零售和科技運動賽道。
6月29日,作業幫宣布完成7.5億美元E輪融資。據悉,本輪由方源資本、Tiger Global領投,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軟銀愿景基金一期、天圖投資、襄禾資本等新老股東跟投,泰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這也是本周本土創投圈涉及金額最大的一起投融資事件。
據了解,作業幫是由百度團隊孵化而成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以拍照搜題業務起家,其App于2014年上線,2015年從百度拆分后開始獨立運營。目前,該平臺旗下產品包括作業幫、作業幫直播課、作業幫口算等,日活用戶也達5000萬人,在超過8億臺智能設備上被激活,每月連接超1.7億用戶。
疫情之下,在線一切。今年以來,處于風口浪尖的在線教育賽道也屢現大額融資。就在三個月前,同為頭部企業的“猿輔導”就以10億美元刷新了該賽道的融資紀錄。
作業幫創始人、CEO侯建彬表示,本輪融資后,公司將繼續對課程服務、產品研發進行持續投入,為用戶不斷創造學習價值,同時將加大對新模式、新業務的探索。此外,有市場消息稱,本輪融資后,該公司估值將超65億美元。
本周,本土創投市場另一投融資亮點來自國貨美妝賽道。
近日,國貨美妝品牌Venus Marble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具體投資方尚未披露。據悉,Venus Marble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瞄準年輕消費群體的彩妝品牌,憑配色大膽的眼影盤起家。
記者注意到,與多數新零售品牌相似,該公司從成立之日起就以線上作為主要銷售品牌,目前其已入駐了多個電商平臺。從營銷策略來看,該公司也將淘寶、小紅書等作為其營銷主陣地,并采取KOL測評、推薦的方式走進消費者視野。旗下產品九色眼影盤則因李佳琦帶貨而成為網紅單品。
事實上,近兩年電商直播的興起也讓國貨美妝迎來春天。此間,不僅有老牌國貨因網紅主播帶貨而被盤活,也有新生產品頻現。“輕資產+重營銷”也成為部分美妝新國貨側重的商業模式。此前,深圳地區一位關注消費賽道的投資人就向記者分析稱,互聯網消費浪潮下,國貨品牌將有更強的可塑性。
據悉,本輪融資將被Venus Marble用于產品研發、品牌SKU擴充和營銷投放等方面。
再將目光投向海外。本周海外美妝賽道同樣有關注度較高的投資案例。
6月30日,全球香水美妝巨頭Coty(科蒂)宣布將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卡戴珊家族成員Kim Kardashian West旗下美妝品牌KKW 20%的股權。據外媒報道,這次交易中,科蒂對KKW的估值約為10億美元。而就在數月前,這家美妝巨頭剛收購了卡戴珊家族另一成員Kylie Jenner旗下彩妝品牌Kylie 51%的股份。彼時,科蒂對Kylie Cosmetics的估值為12億美元。
科蒂公布的聲明稱,預計與Kim Kardashian的交易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
據悉,KKW彩妝于2017年上線。與傳統美妝品牌的線下銷售場景不同,KKW誕生之初即以線上為主要銷售渠道。并運用品牌創始人的網紅效應,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展開營銷。據外媒報道,目前Kim Kardashian在Instagram上有1.77億粉絲,Kylie Jenner有1.82億粉絲,而她們各自的化妝品品牌共計約有3000萬粉絲。
科蒂接連收購卡戴珊家族美妝品牌股權,也被視為傳統美妝企業布局社交媒體營銷、直面在線消費者的重要舉措。
據外媒報道,本周加拿大運動服飾巨頭Lululemon宣布,計劃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家庭健身初創公司Mirror。
公開資料顯示,Mirror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居家健身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紐約。其生產的健身鏡子,可以讓消費者通過鏡子參加健身課程和個人訓練,讓用戶有身臨健身房之中的體驗。除生產鏡子外,Mirror也提供相對應的瑜伽、健身課程、運動穿戴設備、心率監測等產品。不過,這家初創公司的產品價格并不低。據悉,其核心產品健身鏡子的費用即高達1500美元,且不含運動直播和課程訂閱等費用。
即便如此,投資人也十分看好該公司居家健身的模式。年初以來,疫情讓人待在家中,也讓家中健身成為今年的新潮流。就在數周前,Keep憑借9000萬美元的E輪融資,成為中國科技運動賽道首家“獨角獸”。
Lululemon CEO Calvin McDonald在本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期待與Mirror合作,“加速個性化家庭健身的發展”;并且,收購完成后,Mirror仍將獨立運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