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6 19:30:40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美國商務部表示,根據新規定,美國企業可在5G標準制定方面,與華為合作,無須申請臨時許可證。
消息一出,5G板塊應聲而起,截至今日收盤,華星創業、和而泰、意華股份、長盈精密、大唐電信和邦訊技術漲停,明陽電路逼近漲停,中興通訊A股上漲6.81%,H股更是暴漲逾15%。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持倉的股民激動萬分,而剛賣出逾44億的機構投資者恐怕就比較郁悶了。
5G板塊突然暴漲
受外圍市場影響,今日指數高開,隨后全天震蕩運行,市場個股成普漲態勢。截至收盤,滬指漲1.44%,報收2931點;深成指漲1.85%,報收11398點;創業板指漲1.84%,報收2260點。北向資金今日也全線出現凈流入,其中滬股通凈流入28.1億,深股通凈流入27.2億。
值得注意的是,5G概念股今日盤中走勢活躍,截至收盤,華星創業、和而泰、意華股份、長盈精密、大唐電信和邦訊技術漲停,明陽電路逼近漲停,中興通訊A股上漲6.81%,H股更是暴漲逾15%。
此外,場內的3只相關ETF基金也出現集體上漲,其中5GETF(515050)大漲3.54%,據最新報告顯示,該基金前三大重倉股為中興通訊、立訊精密和三安光電。
消息面上,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6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為了實現通信產業之間的功能化、兼容性和安全性,美國必須參與到通信領域的標準制定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從參與并引領著5G、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和其他未來尖端技術在全球的發展。
美國商務部表示,根據新規定,美國企業可在5G標準制定方面,與華為合作,無須申請臨時許可證。美國商務部公告指出,華為作為通信標準的參與者及制定者,并不會成為影響美國企業參與重要的通信標準制定,哪怕華為已經在2019年5月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同步在推特發文指出,將修改美國企業與華為生意往來的禁令,讓美企與華為可合作共同制定下一代的5G網絡標準。
在電信行業,5G或第五代無線網絡預計將為從高速視頻傳輸到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切提供動力。去年,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了美國商務部所謂的“實體名單”,限制向華為銷售美國產品和技術。
此外,北京市近日出臺了《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該方案指出,擴大5G建站規模,加大5G基站選址、用電等支持力度,2020年實現5G基站新增1.3萬個,累計超過3萬個,實現五環內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室外連續覆蓋,五環外重點區域、典型應用場景精準覆蓋。加速推進5G獨立組網核心網建設和商用。
機構資金剛賣出44億元
今日5G板塊暴漲,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少股民在股吧發帖表示看到了希望,更有股民表示中興通訊這波要看到50元。
然而和持倉股民的興奮不同,在本月大量出貨的機構恐怕是比較郁悶,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3只5G相關ETF均被資金大量賣出。
其中,5GETF(515050)份額減少了29.8億份、5GETF(159994)份額減少了9.57億份、5G50ETF(159811)份額減少了1.49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分別凈流出33.67億元、9億元和1.57億元,合計凈流出44.24億元。
有意思的是,2只5GETF本月至今累計漲幅已超過10%,而5G50ETF同期累計漲幅僅5.88%,究其原因還是重倉股的區別,5G50ETF第二大重倉股為中國聯通,該股于昨日盤中創了1年多來新低4.85元,從而拖累了基金凈值。
6月1日~15日3只ETF份額變化
此外,北向資金也判斷出錯,6月持續減持中興通訊,5月30日還持有6879萬股,而昨日持股量為6122萬股,期間減持了757萬股,而本月中興通訊已累計上漲了11.37%。
中興通訊北向資金持倉
投資機會挖掘
本輪5G行情有持續性嗎?都有哪些個股被券商看好呢?
有證券近期發布研報表示,新基建已經上升為政治高度,受國家政策驅動,相關產業鏈持續利好,堅定看好基站基建及5G應用的投資機會,我們建議持續關注相關細分行業龍頭個股。受益標的包括5G主設備相關的中興通訊、烽火通信,光模塊相關的中際旭創、光迅科技,光纖光纜相關的中天科技、長飛光纖,物聯網相關的移遠通信、移為通信,IDC相關的光環新網、杭鋼股份,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東土科技等。
還有券商認為,5G后周期機會臨近,隨著商用推進,有望不斷催生新的5G應用,驅動網絡層、數據中心、物聯網等產業業績兌現。
1.運營商有望在5G時代獲得新商機,關注: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2.IDC受益5G流量,REITs出臺利好行業長期成長,關注:光環新網、科華恒盛、城地股份、數據港等。
3.2/3G退網,NB/LTE向5G進發,物聯網芯片/模組/終端廠受益顯著,關注:移為通信、移遠通信、廣和通、有方科技等。
如果個股不好選擇,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投資者可以看看相關行業主題ETF,由于ETF走勢與股市同步,不需研究個股,只要判斷漲跌趨勢即可,在風險分散方面,也比投資單一股票要小得多,不會發生“賺了指數,賠了錢”的情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