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4 00:04:40
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醫學教授金冬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比較緊急的是要確定三文魚是不是帶病毒,如果沒有帶病毒,處理三文魚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三文魚是帶病毒,且病毒能夠在三文魚身上復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發現,但是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每經記者 劉晨光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日,北京連續兩天出現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6月12日16時~24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并篩查出46名無癥狀感染者。
三文魚近期還能吃嗎,是否應該提升標準?6月13日,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醫學教授金冬雁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近期對三文魚不要采取生吃的方式,熟吃前處理三文魚也需格外注意。他認為三文魚自身攜帶新冠病毒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查清病毒的來源。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此外對于新發地市場發現的40件環境陽性樣本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回應媒體時表示,有的來自三文魚案板,有的不是。
金冬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只是報道砧板上檢測有新冠病毒,不能確定是不是三文魚本身帶病毒。“過去華南海鮮市場發現砧板、手套、門柄上有病毒,現在是發現砧板有病毒,但是到底是砧板上有病毒,還是三文魚攜帶病毒,還是切三文魚的工作人員感染了病毒,或者是此前宰殺別的動物,這些動物攜帶病毒,暫時還沒有弄清楚。”
冷鏈物流也可能出現肉類被感染的可能,“在處理的過程中,可能是食品加工廠的員工病了,所以釋放出了大量的病毒,要不然病毒傳到了三文魚上的可能性比較小。”他說。
金冬雁強調,三文魚攜帶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三文魚,最大的可能還是三文魚受到了人類的污染,而不是三文魚本身能夠帶病毒或者自身能夠復制。他指出,魚類的病毒能夠感染人的可能性很小,人類的病毒可以感染魚這種可能性也是很小。“當然也有可能有重大的科學發現,但是一般情況下,這個可能是很小的。”
記者注意到,或是受此消息影響,北京的主要商超企業超市發、物美、家樂福12日都已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此外,杭州、成都等多地商超、餐廳已部分下架三文魚,整個三文魚行業都受到很大沖擊。
對此金冬雁表示,“至于三文魚是不是很危險,或者說出售三文魚的市場中售賣的其他肉類是否也存在風險,只要把他們煮熟了,應該沒有太大危險,但是生吃三文魚一定要暫停,因為目前病毒來源的具體原因還沒有查清楚,最好不要生吃,處理的時候一定注意防護。”
事實上,北京已經連續50余日沒有出現新增新冠病例,如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疫情反彈,這是否是正常現象,應該引起怎樣的重視?
金冬雁表示,偶然出現一些小規模的傳染,比較正常。香港地區有700多萬人口,也發生過幾起小規模傳染,即所謂不明原因的社區傳播,“如果沒有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是檢測的數量不夠,或者有可能是檢測試劑不夠靈敏,操作出現問題。實際上,有是正常的,如果完全沒有,卻是不正常的,北京市有關部門及時發現了一些感染的病例,也說明我們的監控系統在逐漸發揮作用。”
金冬雁認為,當前比較緊急的是要確定三文魚是不是帶病毒,如果沒有帶病毒,處理三文魚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三文魚是帶病毒,且病毒能夠在三文魚身上復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發現,但是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現在北京一定要做好流調,查清楚這個病毒到底是從哪里來,然后到哪里去,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這些人是怎么接觸到病毒的,馬上就能查清楚。” 金冬雁強調,現在就是黃金機會,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動物在這里面發揮著作用。
對于新冠病毒的傳播中介,金冬雁也闡述了最新的動態,根據當前的研究,狗是能夠傳染,有低度的病毒復制能力,貓是能夠被傳染,而且能夠復制病毒,而且貓能夠把病毒傳給人,基本上是沒什么疑問的,“但是現在的家貓其實就是家里的一個成員,和其他的貓也沒有太大的接觸,人傳給貓是可能的,但是病毒在貓群中流行可能性不是很大。”
那么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是不是有其他動物在起作用呢,比如老鼠或者是別的動物。金冬雁直言這些目前都不清楚,“通常認為,新冠(病毒)的宿主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類,有些水生哺乳動物,也有可能性。”據他介紹,當前歐洲已經發現雪貂傳給人的案例,將新冠病毒傳給了兩個動物飼養員,現在只是知道新病毒可以感染狗、貓、雪貂還有其他的幾種動物。
在金冬雁看來,盡管北京出現疫情反彈這個情況比較正常,但是萬不可輕視,這意味著以后更應該謹慎對待疫情,做好防控措施,把這次事件性質趕緊確定,預防未來或許可能還會出現的小規模傳染。“現在全世界疫情還是處于大暴發當中,現在從境外來的人很多都攜帶有病毒,當然內部本身可能會有,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