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專訪合合信息董事長鎮立新:商業大數據服務需盡快立法明確界限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8 21:48:13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合合信息董事長鎮立新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大數據立法”呼聲漸高,今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指出,下一步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這意味著在國家層面推進大數據領域相關立法工作的條件已日漸成熟。

隨著在大數據領域開展創新研發的頭部企業進入變現期,困擾也隨之而來:可為與不可為的“紅線”尚不明確讓企業在實際業務中變得猶豫不決。

近日,合合信息董事長鎮立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其實大數據立法對從事征信的企業自身也是一種保護,不論是個人信息還是公司信息都存在數據采集界限不明的問題,這會導致執法者無據可依,守法者寸步難行。”

加速政府數據開放

鎮立新是全球首位將OCR(圖像識別)技術運用到智能手機上的科學家,在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領域研究多年,擁有超過100項專利發明。

如今的他,正在從技術型向戰略型身份轉型,自從將產品與產品、產品與企業、企業與企業的關系建立之后,鎮立新開始思考如何在各產業間幫助企業建立上下游關系。

疫情期間,合合信息旗下啟信寶的疫情防控物資企業調查平臺完成了超50萬次需求對接,有效助力緩解醫療物資供需的緊張局面。“提供商業服務解決的就是信任問題,這個特殊時期有許多從未謀面的企業通過平臺建立聯系,訂貨下單解了燃眉之急,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案例。”

但鎮立新觀察到,當用機器爬取的方式試圖為一個商業行為描述風險時,往往還存在數據顆粒度過大的問題。

簡單來說,公司目前可以通過743個維度全方位透視一家企業,但鎮立新認為還遠遠不夠,尤其在政府數據開放上還有很多市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希望進一步加大政府數據的共享力度和開放速度。

事實上,早在2016年,李克強總理就指出:“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好消息是,今年4月28日,政務數據開放共享三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開始從標準層面解決該領域普遍存在的“不愿、不敢、不易”難題。

劃清信息安全界限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啟用標志著涉企信息的公開化,有利于加強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大力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社會效率。但當這些數據被市場化后又有一個新的問題產生——它們是否可以被處理分析并提供商業服務。”鎮立新說道,企業信息同樣需要大數據立法,在這方面仍是空白。

隨著一系列大數據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不斷涌現,人們對大數據安全管理的風險防范和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開放的目的應該是通過數據應用和開發撬動數據價值的最大化,不斷衍生出各類應用場景和服務。”在鎮立新看來,目前行業受到侵權非議的關鍵在于尚未制定相應的全國性法律法規。

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呼吁要加快制定大數據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并提出建議和思考。目前的最新進展是,《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草案稿已經形成,《數據安全法》已列入立法規劃。

對此,鎮立新建議,要解決數據采集范圍、采集方式與個人及企業信息安全問題所產生的沖突,必須劃定商業界限和細化數據安全責任制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好社會數據共享帶來的價值鏈條,深度描繪基于輿情大數據與工商大數據的企業畫像,將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島,助力快速洞察企業幕后狀況,減少盡調成本,優化審核流程,降低風險損失。

另外,通過海量企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可幫助企業精準對接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強區域聯動促進產城融合,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作為企業首先要做到不侵犯用戶隱私,其次在合法范圍內滿足各行業盡調、風控和拓客的三大需求。”鎮立新進一步表示:“立法不明確,執法就有非常寬泛的解釋權,其實企業不怕各種法律政策來約束行為,就怕規則模糊讓行業面臨兩難抉擇。”

封面圖片來源:合合信息 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合合信息 鎮立新 大數據 立法 信息保護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第50页精品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射 | 中文字幕偷乱视频 | 亚洲国语中文字幕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