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8 19:54:32
雖然夢潔股份提到與電商直播機構合同的簽訂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但從其股價表現來看,似乎也仍擋不住資本市場對網紅概念的追逐熱情。
每經記者 靳水平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夢潔股份(002397,SZ)近來7個交易日有6天漲停,這和搭上“帶貨一姐”薇婭不無關系。
從5月7日至今,夢潔股份已連續發布了兩次股價異常波動公告。股價漲幅較大,公司也受到了深交所的高度關注。監管要求公司就是否存在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以及迎合“網紅直播”熱點,配合股東減持等情形展開說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16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伍靜計劃在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減持1200萬股,而截至5月14日,伍靜累計減持600萬股,減持數量已過半。需要指出的是,伍靜為夢潔股份董事長姜天武的前妻,雙方于2017年1月離婚。
5月8日至今,夢潔股份股價“一騎絕塵”,除了11日,其余單個交易日均以漲停板報收,尤其是12日以來,股價連續上演一字漲停板。5月18日收盤,夢潔股份漲停封單高達96萬手。
事實上,夢潔股份股價的強勢表現,與公司牽手“直播帶貨一姐”薇婭不無關系。5月11日,夢潔股份與電商直播機構謙尋文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與謙尋文化旗下的淘寶主播薇婭在消費者反饋、產品銷售、薇婭肖像權、公益等方面開展合作。
雖然夢潔股份提到“本次合同的簽訂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但從其股價表現來看,似乎也仍擋不住資本市場對網紅概念的追逐熱情。
因為連續強勢的股價表現,從8日至今,夢潔股份已經發布了兩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同時,也引發了來自監管的關注。
5月18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對夢潔股份發去關注函。要求夢潔股份結合近期接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調研情況,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和社交電商服務業務,自查是否通過非信息披露渠道向調研機構及個人投資者透露內幕信息,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
同時,監管層還要求夢潔股份補充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公司董監高和持股5%以上股東的具體減持情況,是否存在迎合“網紅直播”市場熱點進行股價炒作并配合股東減持。
此前,金宇火腿、新文化、星期六等均因涉足網紅帶貨遭市場熱炒,并引發監管關注,其中部分公司股東逢高減持備受爭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16日,夢潔股份持股5%以上股東伍靜計劃在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減持1200萬股。夢潔股份5月14日公告稱,伍靜在5月12日至5月14日期間,已減持600萬股,減持數量過半,減持均價在5.28元/股~6.39元/股之間。
而伍靜的另一個身份為夢潔股份董事長姜天武的前妻,雙方在2017已經離婚。伍靜的股份來自于姜天武。2017年1月25日晚,夢潔股份公告稱,姜天武與伍靜簽署離婚協議,姜天武將1.27億股公司股票分割至伍靜名下,占總股本的18.67%。
倘若沒有搭上網紅直播帶貨,夢潔股份在A股市場恐怕依舊較為平淡。
夢潔股份于2010年登陸A股,主要從事家紡產品的設計、制造、銷售以及提供家居生活服務,旗下共11家全資子公司和1家控股子公司,擁有夢潔(MENDALE)、寐(MINE)等自主品牌。
2017年到2019年,盡管夢潔股份營收從19.34億元增長到26.04億元,但是公司凈利潤表現卻不盡人意,凸顯業績疲態。
具體而言,2017年到2019年,夢潔股份營收分別為19.34億元、23.08億元、26.04億元,同比增長33.69%、19.35%、12.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1億元、0.84億元、0.85億元,其中,2017年同比下滑47.3%,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64.61%、1.19%。
記者梳理財報發現, 2019年家紡四大龍頭的營收分別為羅萊生活48.6億元、水星家紡30.03億元、富安娜27.89億元,夢潔股份26.04億元。
今年一季度,夢潔股份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公司營收為3.63億元,凈利潤為3057.18萬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34.63%,46.63%。
此次牽手直播帶貨網紅薇婭,夢潔股份稱,電商直播銷售是目前互聯網營銷模式之一,也是公司的產品銷售渠道。2020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加速了電商直播銷售的發展,公司也積極利用其銷售公司產品。
事實上,家紡產品單價低、重量輕、消費者購買頻次高,是十分適合電商化的品類,電商渠道也能明顯提升家紡產品的銷售效率。但此次與薇婭尋求直播帶貨,到底能為其業績帶來多少助力,目前尚不得而知。
5月18日,股價一字封死至收盤,報收7.73元/股,換手率0.48%。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