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廣聯達研發總監鮑松: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5G時代讓建造更數字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7 19:38:14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宋思艱    

在中國的所有行業中,數字化最弱的是哪個行業?恐怕答案會讓你意想不到——建筑行業。一座座龐然大物拔地而起,但建筑行業工作方式仍是相對原始的。

“建筑行業面臨大量的人才流失問題,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同時又面臨很多的質量問題、安全事故,帶來人員傷亡和對環境的破壞。”今日(5月1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發起“2020世界電信日”特別策劃活動——云上每經·5G新生活,廣聯達研發總監鮑松在分享中表示,盡管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建筑企業中中國企業數量不少,但實際利潤率不高,建筑行業的發展面臨很大挑戰,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5G的出現可以幫助建筑行業更快向數字化轉型。5G技術“快速響應”“大容量”“多通道”的優勢,將成為建筑行業實現基于數據的實時精細化管理的基石。

具體而言,分布在施工現場的各種傳感器構建了實時感知能力,同時反饋海量的實時數據,二者結合可以提供判斷未來趨勢的依據,幫助采取相應的控制行為,而通過整個過程產生的數據亦能全面提升建筑行業整體的智能化能力。

如今“數字孿生”的概念已在建筑行業盛行,這一概念是指每一個實體建筑在數字世界中都對應一個“孿生”的數字模型,但在5G出現之前,現實建筑難以實時連接其孿生的數字模型,5G技術則可以在瞬間將現實建筑中微小的變化通過傳感器采集并實時傳遞給數字世界的相關數字模型,數字模型就可以相應進行變化所帶來的成本、人工、項目進度變化等核算,從而充分發揮輔助決策的作用。

5G還能打通建筑業BIM(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最后一公里。鮑松介紹道,建筑行業生產技術能力落后,建成后可能與原定計劃誤差達幾十厘米,無法達到工業級精度,這也就使得BIM無法準確反映現場情況。而有了5G之后,現場采集更加精確,BIM模型可以實現自動重建,從而提升建造過程中的效率和質量。

鮑松還在分享中暢想了建筑行業更遠的未來:建筑行業工人平均年齡不斷上漲,未來可能出現勞動力短缺,機器人替代勞動力是必然趨勢,人機協同過程中實現多維度安全保障,也需要5G這種高帶寬、低時延的技術支持。

不過,鮑松也提示道,5G技術應用于建筑行業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如何在荒郊野外建立可靠且成本低廉的5G網絡,這涉及到與運營商的合作,以及應用租賃、分期等金融領域商業模式的探索。

此外,在運維層面,工地的振動大、濕度大、溫度高,操作過程甚至可能會挖到線路,這給5G網絡的可靠性也帶來了較大風險。而且未來的數字化建筑工地上有大量的自動化、半自動化的系統,意味著很多事情的執行是機器控制的,還需要防范攻擊,保證5G網絡安全性。

鮑松最后總結道,總體來說,讓5G能在早期就以足夠可靠的性能、可接受的成本為施工企業服務,讓建筑行業提前享受到5G帶來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以及效能等各方面提升的作用和好處,將有益于數字建筑的發展,建設美好的生活環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世界電信日 建筑行業 建筑業BIM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综合区 |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精品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精品aⅴ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