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出口逆勢增長的秘密!六個外貿人講述:為何外國客戶堅持下單“中國制造”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4 08:31:22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8.2%!我國外貿出口在連續(xù)同比負增長后,于4月轉正。

逆勢增長的出口數(shù)據(jù)背后隱藏了什么樣的故事,除了口罩、醫(yī)療器械外,還有哪些行業(yè)的出口拉動明顯?出口超預期增長是曇花一現(xiàn)還是真正回暖?走在前沿的外貿人,他們最真實的感受是什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歷時一個多月,對機電、服裝、紡織等多個在我國外貿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行業(yè)展開深入調查,通過6位堅守者的故事看清市場散發(fā)出來的勃勃生機。

大原因促4月出口回

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顯示,4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8.2%這是今年以來出口單月數(shù)據(jù)首次出現(xiàn)正增長。

499af524.jpeg?Expires=190494683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jwJCc%2F%2By2Ml0sWbYfvOw%2BOIP%2BNw%3D

整體來看,出口呈現(xiàn)較為明顯的向好趨勢。今年1-2月,我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15.9%;3月出口下降3.5%,相對1-2月收窄12.4個百分點;4月較3月進一步增加11.7個百分點。

從具體商品類別看,塑料制品,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汽車(包括底盤),中藥材及中式成藥,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等商品同比增長較快。其中,塑料制品,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分別同比增長71%、56.8%、56.2%。

這樣的表現(xiàn)在意料之中。

4月,海關總署署長倪岳峰在接受采訪時稱,3月份進出口降幅比前2個月明顯收窄3.1個百分點,呈現(xiàn)一旬比一旬好的改善態(tài)勢。進入4月份,監(jiān)測到的每日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出口已經出現(xiàn)恢復性增長。

 

5773a625.jpeg?Expires=190494683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lxBfTlkbbvSv0dr9kAYCWcdwGQ%3D

4月出口數(shù)據(jù)為何改善?

海通證券認為,4月,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及零件、紡織及制品、塑料制品出口同比大增,這三類商品出口金額占當月出口總額接近20%,是出口改善主要來源。此外,4月手機出口增速跌幅也有所收窄。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手機的出口改善,或與前期訂單消化以及海外居家工作需求有關,而紡織制品則包含口罩等防疫物資。

 

d53fb15b.jpeg?Expires=190494683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IHmwmHHvcHabqkpaPLsYGzhW%2BZg%3D

民生證券認為,三點原因促使4月出口回升。一是低基數(shù),去年4月正值貿易摩擦緩和期,出口需求相對較低;二是一季度積累訂單并未完全釋放,一季度出口同比可能存在超跌,導致4月有所回補;三是海外生產不足依賴進口,3月PMI新出口訂單顯著修復。

中泰證券政策組負責人楊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4月份出口增速轉正,主要原因是前期出口訂單延遲交付。但未來出口增長仍有一定的壓力。

楊暢進一步分析,壓力來自兩方面,一個是發(fā)達國家要消化已經到岸的庫存,另一個是個人消費支出也可能會下降。但是,從長期來看,外貿出口肯定是向好趨勢,短期會有擾動。

我國外貿出口是否會繼續(xù)保持增長?4月數(shù)據(jù)轉正是春江水暖還是曇花一現(xiàn)?走在一線的外貿人可能有最真切的感受。

機電行業(yè):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4ecb00c3.jpeg?Expires=190494683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H2K%2BrOf2UyftC1R4naesf4Ogh84%3D

機電行業(yè)在我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去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0.06萬億元,增長4.4%,占出口總值的58.4%。在今年3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負增長的情況下,4月增速轉正。

杜小義是河北任丘市精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公司主要生產銅排、電磁線等電力設備基礎原件,主要銷往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家。

從年初到現(xiàn)在,杜小義公司的銷售市場經歷了兩次轉換。

進入3月之后,國外基本上沒了訂單,但是他的工廠還在滿負荷運行。最初,他的想法是,生產產品有一個月的周期,根據(jù)客戶往年的需求可以先備貨。

“如果不備貨,客戶來訂單都特別急,依靠自己產能出貨,很難保障按時完成,只能向同行調貨,而調貨的利潤太低了。”杜小義算了一筆賬,自己生產的產品利潤是30%-40%,而調貨的利潤只有10%左右。“市場暫時受疫情影響,只要疫情過后,需求就會爆發(fā),我對今年的外貿市場預期比較樂觀。”

在沒有海外訂單的那段日子,杜小義主要做兩件事:一是繼續(xù)生產備貨,二是尋求拓展國內市場。

實際上,由于國內訂單大量增加,原本為出口存的貨已經賣完。杜小義稱,公司的產能國內市場完全能消化掉,甚至有的工廠工人三班倒,24小時不停運轉趕訂單。

但眼下,他的市場又轉回去了。

受海外疫情影響,原本兩個月沒有海外訂單的他,最近一下子來了兩筆訂單。

5月初,記者聯(lián)系杜小義的時候,他正在工廠加班,甚至連晚飯都沒有來得及吃,雖略帶疲倦,但他說話聲音洪亮,情緒高漲。

杜小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兩筆訂單是一個多星期之前海外客戶下的,要貨都比較急,因為從4月中旬之后,一些國家已經陸續(xù)恢復生產了。

不得不提的是,海外訂單的恢復速度超出杜小義預料。

“我對今年行業(yè)外貿形勢持樂觀態(tài)度,隨著海外復工復產加快,未來幾個月海外訂單肯定會越來越多。”杜小義說,自己也一直和國內同行交流,4月中旬之后,很多企業(yè)海外詢單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

而記者采訪的廣東一家機電企業(yè)負責人也認為,今后機電行業(yè)出口將會平穩(wěn)增長。

記者:4月份海外訂單情況如何?

機電企業(yè)負責人:4月下旬開始,海外一些國家已經復工,原本被暫時叫停的訂單開始要求執(zhí)行并發(fā)貨。

記者:現(xiàn)在貨物運輸通暢嗎?

機電企業(yè)負責人:一些國家海運已經開通,但是船舶還不多,前幾天得到的消息是還需要排隊一段時間才能發(fā)貨。

記者:今年接下來的外貿訂單會不會出現(xiàn)反復?

機電企業(yè)負責人:3月底、4月初是出口最難的時候,接下來應該會越來越好,機電行業(yè)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在北京中關村,一家做電腦配件出口的外貿企業(yè)則把目光聚焦到海外疫情結束后的國際市場上。

李鳳(化名)所在的企業(yè)主要生產散熱器、機箱、電源等電腦配件,產品出口俄羅斯、美國、巴西、德國、日本、韓國等地。今年1-3月雖然受到國內疫情影響,但由于公司復工較早,年前囤了一些貨,一季度訂單反而同比上漲5%左右,自己負責的區(qū)域3月份訂單甚至同比增長近50%。

看到市場行情較好,公司曾考慮擴大產能,但由于工廠熟練工人不足、海外疫情等影響,計劃不得不暫緩。

李鳳介紹,雖然之前海外訂單出現(xiàn)下滑,但并沒有影響企業(yè)正常生產。“當時,我們就預料5月之后海外疫情會逐步好轉。工廠生產照常進行,只是有些產品的生產強度可能會做調整。生產部門工人不用再趕工期加班,企業(yè)也沒有裁員或降薪打算。”

這一段時間,海外訂單回暖超出李鳳的預期,銷售額大幅增長。

記者:4月份公司外貿業(yè)務有哪些變化?

李鳳:前4個月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4月份增長21%。

記者:訂單主要來自哪些國家?

李鳳:一季度歐美訂單減少,但俄羅斯訂單增長很快。4月份俄羅斯訂單基本停滯,歐美訂單又來了。與平時相比,歐美市場線上銷售增長明顯,亞馬遜等平臺銷售額大幅增加。

記者:對公司今年外貿業(yè)務有什么預判?

李鳳:去年公司定的目標是今年同比增長40%,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這個目標沒變。從前4個月情況看,我們對完成目標充滿信心。隨著海外復工復產逐步推進,外貿出口形勢肯定會越來越好,下半年,公司產品在歐美市場的增長潛力很大。

記者:外貿回暖,公司做了哪些準備?

李鳳:近期,我們一直在根據(jù)訂單需求招人。

消費品行業(yè):海外客戶仍堅持下單

寧波是久負盛名的“中國文具之都”。2018年,寧波文教辦公用品制造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工業(yè)總產值達215.8億元,占全國五分之一,出口交貨值占全國的33%,這里的文具企業(yè)正面臨著一場新考驗。

王華(化名)所在的寧波某中型文具企業(yè),主要生產辦公用筆等,70%以上出口目的地是歐洲,產品主要交付給國外分銷商。

王華是最早感知外貿“寒意”的一批人。

2月份,國內沒有復工,國外分銷商擔心中國工廠人手不夠,沒辦法滿負荷生產,不能按時交貨。因此,為了讓有限的生產能力完全服務于自己,以保證自己的貨源充足,他們開始瘋狂下單。

王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企業(yè)3月初復工,到3月中旬工廠一直是滿負荷生產,有的工人一人負責十幾臺機器,甚至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但是3月下旬以來,隨著海外疫情持續(xù)蔓延,訂單出現(xiàn)明顯反轉。客戶開始取消2月份的訂單,或者減少訂單數(shù)量。

這進一步增加了外貿企業(yè)的經營風險。

王華稱,3月中旬之后,有一些企業(yè)已經出完貨,但客戶還沒有付款,很多客戶要求降價。此外,萬一客戶企業(yè)倒閉,完成的貨就無法交付,由于定金一般只收30%左右,一旦貨出不去,損失就比較大。

王華說,自己公司的老板非常著急,雖然訂單減少,但工人開銷、工廠租金等都是很大的支出。老板剛開始也想過暫時關停企業(yè),又擔心疫情結束后再復工需要時間,會錯過很多市場機會,所以選擇堅守。

“他每天都要求我們和海外客戶保持聯(lián)系,了解當?shù)厥袌鰻顩r。”王華說,老板堅守的信心很大部分還是來自客戶。“有一些客戶對抗疫有信心,覺得5月之后疫情會結束。等到貨物運達的時候,可以馬上銷售,填補市場缺口。因此仍堅持給我們下訂單。”

口罩行業(yè):產品有多少海外要多少

ae6ac6a5.jpeg?Expires=190494683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jUfZYPGMXOGr1fyqNBDeR9QLbi0%3D

毋庸置疑,紡織品行業(yè)在疫情期間日子最好過,主要因為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快速增加。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前4個月,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2613億元,增長5.9%。企業(yè)具體情況如何?

“從2020年1月20日復工到現(xiàn)在,每天都在滿負荷運行。”浙江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利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現(xiàn)在每天接到的口罩訂單或口罩出口咨詢電話都在幾十個甚至上百個。

雖然每天疲于接聽電話,但實際上能夠敲定的訂單并不多。原來,朱利平有“兩不接”原則:訂單太大不接,手上訂單沒做完不接。

談及原因,朱利平介紹,一方面是訂單交期太長,擔心萬一供不上貨造成違約,更重要的是沒有精力接太多的單。“比如今天接了一個訂單,那么未來5天內都忙于完成這個訂單,沒有精力再去接下一單。我們不接受預定,如果剛好這個訂單完成,有下一個訂單進來,價格和產品等比較合適的話,就會把訂單接下來。”

 

5ca7cc87.jpeg?Expires=190494683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D3o%2FmMoEBOTiVkHWpG1N%2FXXuyVs%3D

這種熱火朝天的景象在另外一家廣州的口罩外貿企業(yè)也得到了印證。

該企業(yè)負責人張君(化名)告訴每經記者,企業(yè)目前主要的海外訂單來自歐洲市場,需求的類型主要是N95口罩。在國內疫情較為嚴重的一二月份,企業(yè)已經積極擴大口罩生產產能,但由于原材料緊缺,目前仍難滿足海外市場需求。

張君介紹,與一二月份不同,現(xiàn)在購買口罩生產設備容易,招工人也不是難事,關鍵是熔噴布非常緊張,不僅價格高,還要靠“搶”。

朱利平也表示,公司以前最忙的是生產部門,現(xiàn)在變成了采購部門。“老總也得沖到最前面加入采購行列,在全國找熔噴布。”他說,之前就曾經因原材料供應不上,部分型號的生產線出現(xiàn)短暫停機的情況。

由于疫情蔓延,口罩行業(yè)擴張得非常厲害,是否會產量過剩呢?對此,朱利平說:“只要產品合格,能生產出多少,海外就要多少。”

一些業(yè)內人士也告訴每經記者,海外疫情何時能真正控制住仍未知,即使一些國家開始復工復產,出門也需要佩戴口罩,因此未來幾個月,口罩海外需求仍然較大。

但朱利平也直言,一旦海外疫情控制住,口罩行業(yè)將進入淘汰期,而且這次的淘汰是最猛烈的,一些老牌企業(yè)估計也不能幸免。“淘汰期會比較漫長,行業(yè)要經過一兩年的洗牌。現(xiàn)在這種火熱的情況下,企業(yè)一般不會考慮這些。”

盡管一般企業(yè)想不到這么長遠,但朱利平還是敏銳地嗅到疫情給中國口罩企業(yè)在海外布局帶來的良機。朱利平強調,跟現(xiàn)在很多口罩企業(yè)“被動做出口”不同,自己的公司一直將外貿作為銷售重點來拓展,但由于標準、渠道等限制,近年來海外訂單并不多。“通過此次疫情,我會主動尋求海外真正經營防護類產品的經銷商進行長期合作。”

服裝行業(yè):設計師加班設計秋冬款

010d70b1.jpeg?Expires=190494683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VUROnMxvG%2FFTmmf00EqJBqZzkXA%3D

海外疫情來襲,對我國服裝服飾等行業(yè)影響較大,但一些企業(yè)仍在堅守。

郝梅(化名)的工廠位于浙江杭州,多年來一直專做服飾類產品出口,包括圍巾、帽子、手套、包、家紡等,出口目的地主要是西班牙、英國、葡萄牙、法國、波蘭、愛爾蘭等。

郝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外貿訂單生產周期一般是45-60天,海運是21-30天,也就是說客戶從下單開始,差不多3個月貨物會到店。“2月17日開始復工后,我們先是面臨人手短缺,很多工人沒有到崗。但是3月初,隨著海外疫情暴發(fā),形勢快速反轉。”

有些客戶直接取消訂單,有些客戶延遲出貨,有些客戶減少訂單數(shù)量,大部分客戶要求加長付款周期。“比如原來是TT(電匯)90天,現(xiàn)在要求變成TT120天,甚至TT180天。”與去年同期相比,客戶訂單量普遍減少至少50%,有些保守的客戶訂單量減少80%-90%。

“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夏裝掃尾階段,也是最忙的時候,但現(xiàn)在不得不讓一些員工適當放假。”郝梅說。

在嘗試剪標去吊牌做內銷失敗后,郝梅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為疫情后快速復蘇的海外市場做準備上。

郝梅說:“目前我們的新產品開發(fā)正在抓緊進行,設計師仍然在加班,現(xiàn)在開發(fā)的是秋冬季產品,預計7月中下旬出貨,到店時間是8月底9月初。如果疫情能快速控制住,客戶店面恢復開業(yè),這部分訂單應該不會受影響。”

實際上,除了秋冬季訂單在按部就班推進外,疫情之后的新訂單已經在與客戶溝通之中。

郝梅稱,一些原本銷售服裝的海外客戶對口罩也很感興趣,但是他們想要的并不是簡單的防護口罩,而是時裝性質的口罩,能夠集防護和時尚于一體,并計劃在疫情之后下單采購。他們認為即使疫情控制住了,有相當部分人群仍會堅持戴口罩,這將是一個新市場。

為此,企業(yè)已經購買口罩生產設備,并加緊設計相應的口罩樣式。郝梅說,為了迎接不久后的訂單,除了生產的工人不用加班之外,其他部門還是比較忙。

(本文制圖數(shù)據(jù)均來源于海關總署、wind)

記者手記 | 出口增長的背后是什么?

2020年開局,我國外貿行業(yè)很難,用外貿人的話說,“只求能活著!”

從春節(jié)開始,由于國內疫情影響,復工面臨困難,大量海外訂單無法按期交貨。進入3月中下旬,國內復工復產步伐加快,但海外疫情蔓延。在隨后近一個月內,除了與疫情相關的行業(yè)外,其他外貿企業(yè)的日子并不好過,有些企業(yè)新訂單數(shù)量甚至為0。

面對不明朗的海外疫情態(tài)勢,有些外貿企業(yè)選擇暫時停產,更多的企業(yè)選擇了堅守。堅守背后,有對疫情逐步轉好的預判,更有對外貿韌性的自信。

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保持了足夠的韌性,向好趨勢明顯。

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超預期,很多分析認為是防疫物資拉動。但從海關總署公布的數(shù)據(jù)看,塑料制品、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及零部件、汽車等產品的出口同比增長同樣較快

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之前的海外訂單在4月份大量交貨。

但在恢復訂單的同時,我們還看到,4月中下旬一些外貿企業(yè)也獲得了新訂單。

從記者采訪的多個行業(yè)企業(yè)來看,雖然海外疫情仍未完全控制住,但大家普遍認為今年外貿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外貿人從詢單量、訂單量中感受到了暖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品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 婷婷色五月亚洲国产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日本少妇精品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