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07 22:15:45
5月7日傍晚,央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聯合發布的通知稱,取消QFII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針對這則新規,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教授張宗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取消QFII、RQFII投資額度管理要求是因為,境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渠道不斷打通,導致對QFII、RQFII額度管理的必要性下降,作為金融開放的過渡制度安排,QFII制度已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對于QFII、RQFII而言,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將成為歷史。
今日(5月7日)傍晚,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并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規定》中最引人關注的內容包括將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等。
近年來,監管對于QFII、RQFII的投資限制已不斷放開。針對這則新規,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教授張宗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取消QFII、RQFII投資額度管理要求是因為,境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渠道不斷打通,導致對QFII、RQFII額度管理的必要性下降,作為金融開放的過渡制度安排,QFII制度已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QFII、RQFII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取消
根據央行官網發布的消息,《規定》等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
二是實施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允許合格投資者自主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
三是大幅簡化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收益匯出手續,取消中國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投資收益專項審計報告和稅務備案表等材料要求,改以完稅承諾函替代。
四是取消托管人數量限制,允許單家合格投資者委托多家境內托管人,并實施主報告人制度。
五是完善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風險及投資風險管理要求。
央行表示,《規定》明確并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295家QFII獲批,獲批額度合計1146.6億美元。
一季度QFII持股比例居前的A股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另據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QFII持股的A股總數達371只,其中持股比例居前的A股包括華熙生物、北京銀行、安徽合力、江蘇租賃、大族激光、華峰超纖、斯達半導、傳音控股、亞士創能、瀾起科技等。值得一提的是,斯達半導是今年2月才上市的次新股,華熙生物、傳音控股、瀾起科技都是上市不滿一年的科創板公司。
新規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資境內市場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對于QFII、RQFII的投資限制就已不斷放開。
2018年6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人民銀行會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這些規定取消了QFII每月資金匯出不超過上年末境內總資產20%的限制以及QFII、RQFII本金鎖定期要求等,為QFII實現了資金匯出、本金鎖定、外匯套保三大松綁。
同年8月,證監會表示將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統一準入標準,放寬準入條件,擴大境外資金投資范圍。有分析認為,修訂QFII、RQFII規則能促進部分場外資金進場。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宗新晚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從2002年開始引入QFII制度,此后不斷擴大QFII的投資額度,此次取消QFII、RQFII投資額度管理要求是境內資本市場從有限開放走向全面開放的標志。
據了解,作為一種過渡性制度安排,QFII制度是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國家和地區,實現證券市場穩妥、有序對外開放的特殊通道。而我國當年引入QFII制度時就曾借鑒了韓國等周邊國家的經驗。
張宗新認為,此次取消QFII、RQFII投資額度管理要求的背景是,隨著境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渠道不斷打通,對QFII、RQFII額度管理的必要性下降,作為金融開放的過渡制度安排,QFII制度已完成了其歷史使命。而另一方面,之前QFII的額度也沒有完全用光,取消額度后究竟能為A 股引入多少增量資金,取決于中國資本市場對外資的吸引。
隨著外資不斷流入A股,部分“核心資產”的外資持股比例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例如截至今年4月30日,美的集團的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持有A股總數達18.7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26.74%。
對于此次新規,有分析認為,2017年以來,在QFII、RQFII制度尚不明確的情況下,陸股通對QFII、RQFII通道的替代在持續進行,此次新規出臺對市場的短期影響可能不宜高估,但從中長期看,新規將為未來A股以更大的比例納入MSCI等國際指數鋪平道路?!?/p>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規定》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大利好,會吸引更多國際資本來境內市場投資,“今年美股經歷了暴跌1萬點,A股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世界市場信心的作用,同時也吸納了相當部分從美國市場逃離出來的國際資本。在QFII投資額度管制取消之后,那么將來中國資本市場接納國際資本的空間和范圍將更大、更廣,這對吸引更多的境外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是有標志性意義的。”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