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一周華爾街|全球確診超170萬死亡逾10萬;瑞德西韋新冠臨床數據令人鼓舞;原油遠遠供大于求;12.5億人面臨減薪或失業風險

每經頭條 2020-04-12 11:07:06

英國首相約翰遜周一轉至重癥監護室的消息轟動全球,而全球確診新冠肺炎人數繼4月3日突破100萬以來,本周又創出170萬的新高點,而美國紐約州一州的確診人數在這周就超過了中國。

新冠疫情危臨全球,經濟活動陷入停擺困境,失業人數高企,國際勞工組織預計有12.5億勞動者恐面臨困境:裁員、工作時長減少、減薪……本期《一周華爾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對話國際勞工組織,探討疫情之下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挑戰。

5b85e06f.jpe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sj1FJu76nEqdMIUjUuLeyI0l0Q%3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新冠疫情發展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全球就業情況堪憂的大背景下,美聯儲本周祭出大招,將提供總額高達2.3萬億美元的貸款幫助美國家庭、各類企業、州和地方政府應對新冠疫情和支持美國經濟運轉。這一措施雖然在短時間內提振了股市債市,但效果最終如何,后期究竟會有多大的深遠影響仍然是眾說紛紜。

而油價前景在本周仍然是令人擔憂,盡管OPEC+會后透露每日減產1000萬桶的規模,但遠不及實際的供過于求差距,且G20能源部長會議并未達成具體減產協議,全球油價前景還是處于混沌之中。

這樣的經濟“暫停”困境也在全球各大市場表現出來,全球投資者避險情緒并未緩解。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黃金ETF及類似產品持倉在第一季度增長了298噸,合計凈流入230億美元,這也是史上最高的以美元絕對值衡量的季度資產管理規模增幅,同時其持倉的噸數增長則為2016年以來的季度最高。世界黃金業協會對此認為,全球各國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頒布的數以萬億計的財政政策或導致高通脹的環境,這有望在長期支撐金價。

美聯儲的救市措施在本周似乎顯現出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市場的信心。本周,標普500指數漲12%,創1974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道指漲超10%;納指重站上8000點,漲超10%,創出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然而,對市場后續走勢的分歧聲再起,摩根士丹利的積極看多和美國銀行的悲觀預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好消息還是有的。全球疫情何時出現拐點?何時經濟活動能得以恢復?在這一切暫未明朗之際,全球翹首以盼的新冠疫苗捷報傳來,本周中國新冠疫苗進入2期臨床試驗,而美國第二款新冠疫苗也宣布進入臨床階段。藥物方面,瑞德西韋首個同情用藥初步數據公布,大多數患者在服用該藥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

更多內容,盡在一周華爾街。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170萬,死亡逾10萬人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acc5d3c8.gif?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1TrR4Ok4MEKTxpZG1LXC4O6IUc%3D

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截至北京時間4月12日6時52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超過170萬例向180萬例逼近,累計死亡108503例。

約翰遜經ICU治療后已轉至普通病房

本周,英國新冠疫情方面最引人注意的是英國首相約翰遜于4月6日傍晚轉至重癥監護室,一度出現呼吸困難癥狀。

在經歷了4天的治療后,唐寧街于當地時間4月9日表示,約翰遜已經從重癥監護室轉移到了普通病房,其精神狀態很好,將在第一階段的復蘇中密切觀察首相的身體狀況。

目前,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正臨時代理首相工作。

就這一情況以及英國政府如何應對后續的“脫歐”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艾恩·貝格、托馬斯·桑普森。

NBD:在首相約翰遜接受治療的這段時間,英國政府將如何保持有效運轉?

艾恩·貝格

英國與美國不同,美國有法案規定總統職位繼任順序,英國沒有。且盡管有內閣集體負責制的原則,但重大決策最終都需要得到首相的同意。不過,過去曾發生過類似的情形,丘吉爾擔任首相期間患過一場重病,當時有幾個星期他都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內閣將共同工作,盡管在做出最艱難決定時這樣的工作方式可能會有問題。

56aea71d.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h6z0CKa7a%2FmTwEmSF9CLx%2BT2pzU%3D

NBD:新冠疫情的蔓延會改變英國政府的脫歐計劃嗎?

艾恩·貝格

我認為在時間上,英國會提出延期并最終通過。歐盟方面會希望有一個明確的延長期限,比如6個月或12個月,但英國更希望能達成一定的‘彈性’。不過對于“脫歐”計劃,我認為不會改變。除非政府(在應對新冠疫情上)處理得非常糟糕以至面臨政治麻煩。即使如此,(獲得議會)絕大多數席位的約翰遜政府大概率是安全的。

56aea71d.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h6z0CKa7a%2FmTwEmSF9CLx%2BT2pzU%3D

托馬斯·桑普森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跡象表明新冠疫情會導致英國政府改變“脫歐”計劃。但這也有可能,我認為延長過渡期是可能的,政府也可能重新評估其“脫歐”計劃的經濟成本,從而更好地支持疫情后的經濟復蘇。

56aea71d.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h6z0CKa7a%2FmTwEmSF9CLx%2BT2pzU%3D

美國紐約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中國

4月9日,美國紐約州累計確診數達到87725例,這讓紐約州累計確診人數超過了中國。本周,美國確診人數突破50萬,是全球確診感染最多的國家。

就在紐約州確診人數超過中國的那天,華爾街方面出現首位公開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CEO。頂級投行摩根士丹利的CEO詹姆斯·戈爾曼9日在公司內網發布視頻,告知6萬名員工自己在3周前感染了新冠肺炎,不過目前已康復,正居家辦公。

當地疫情何時能出現拐點引發討論。4月8日,福奇在當地媒體訪談節目中警告稱,本周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還將增加。但由于死亡數據通常滯后于新增確診和治愈數據,只要捱過去,美國應該就能看到“轉機的起始點”。

但馬里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學研究所聯合創始人及所長羅伯特·加洛博士認為,美國各州情況不同,并非每個州的曲線都在放緩,仍有地區新增確診數在上升,現在還不能得出拐點將至的結論。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中國疫苗進入2期臨床 瑞德西韋用藥結果出爐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雖然全球疫情發展仍然不容樂觀,但本周還是有些好消息,這讓身處疫情困擾中的人們看到了曙光。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 吉利德科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丹尼爾·奧戴在其官網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內容透露了瑞德西韋首個同情用藥治療53例重癥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小型臨床試驗結果,該結果已發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結果顯示,在53名來自美國、歐洲、加拿大及日本的嚴重和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中,瑞德西韋給68%(36人)的患者帶來了臨床改善。其中,57%(30人)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中有17例已拔管。共有47%(25人)的患者出院,13%(7人)患者死亡。

在安全性方面,總計32名患者(60%)出現副作用,最常見的是肝臟酶指標升高、腹瀉、皮疹、腎功能障礙和高血壓??傆?2名(23%)患者出現嚴重副作用,其中包括多器官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敗血性休克、急性腎臟損傷和高血壓。

丹尼爾·奧戴在公開信中指出,盡管大多數患者在服用瑞德西韋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同情用藥的數據具有局限性。他還透露:“我們預計在四月底獲得瑞德西韋針對重癥患者研究的初步數據,我們將迅速進行數據解讀并分享結果。中國的研究者將負責發布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試驗數據,但是,我們已獲悉,因入組停滯,針對重癥患者的研究已停止。我們期待在適當的時候看到公布的數據。我們預計五月份獲得有安慰劑對照的 NIAID 試驗的初步數據,以及吉利德的針對中度癥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研究數據。”

“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尚無已經被證實的治療方法。我們無法從這些數據中得出明確的結論,但是觀察接受瑞德西韋治療的這組住院患者,我們獲得的結果是有希望的。”這篇文章的作者醫學博士 Jonathan D.Grein,洛杉磯西達賽奈醫療中心流行病醫院院長表示,“我們期待對照臨床研究的結果,可以驗證現有的發現。”

“盡管在同情用藥分析中觀察到的結果令人鼓舞,但數據有限,” 吉利德科學公司首席醫療官,醫學博士 Merdad Parsey 說。“吉利德目前正在開展瑞德西韋的多項臨床研究,預計未來幾周會有初步數據。我們的目標是盡快積累越來越多的證實數據,以更充分地評估瑞德西韋的潛力,并在恰當的情況下,支持該在研藥物更廣泛的應用。”

中美兩國在新冠疫苗臨床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瑞德西韋首個同情用藥的初步數據顯示其療效積極,但是能夠書寫抗疫之戰轉折點的仍是疫苗研發。

4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發布公告稱,根據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1期人體臨床試驗的初步安全數據,康希諾將于近期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共同開展該疫苗的2期人體臨床試驗。

e63e32bf.jpeg?Expires=190219215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P2a6yJevimSrFci9K4emudA3DZs%3D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16日,該疫苗獲批進入1期人體臨床試驗,20多天來,108位志愿者陸續接種疫苗。4月9日,最后一批志愿者結束隔離觀察,回到家中,而參與1期臨床試驗的所有志愿者均身體無恙。

該疫苗4月9日啟動2期臨床研究志愿者招募,這次的研究規模更大,多達500人,且引入了安慰劑對照組。在2期臨床試驗中,志愿者無需接受14天的集中觀察,只需自行完成安全性觀察即可。在此期間,研究組會派專人對志愿者進行隨訪,指導其完成安全性觀察和記錄。

此外,美國伊諾維奧制藥公司研發的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開始進行1期臨床試驗,至此美國已有兩款新冠病毒疫苗開展1期臨床試驗。但美國官員和專家表示,即便一切順利,疫苗大規模投入使用可能也要等到2021年底。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國際勞工組織:全球12.5億勞動者面臨減薪或失業風險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勞工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上周新增660萬美國人初請失業金。這表明在過去三周,美國已有1678萬人初請失業金。而美國紐約州因失業人數過多,救濟申請系統不堪重負。

3529cae2.gif?Expires=190219215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1plNJEQWS%2FdDbOcTUmLY9ZoDgk%3D

2016年1月~2020年3月美國失業人數  數據來源:美國勞工部  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全球的就業形勢同樣嚴峻。4月7日,聯合國下設的國際勞工組織表示,新冠疫情會給工作時長和就業帶來重大損失。在其《監測報告第二版:2019冠狀病毒病和勞動世界》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以下幾組數據:

1、81%的全球勞動力遭波及:在全球33億勞動人口中,有超過81%的勞動人口(28億)目前受到工作場所全部或部分關閉的影響。

2、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時間預計減少6.7%,相當于1.95億全職工人的工作時間總和。其中,阿拉伯國家(500萬名全職工作人員)、歐洲(1200萬名全職工作人員)和亞太地區(1.25億名全職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將出現大幅下跌。

3、據預計,不同收入群體的工作時長都將面臨巨大損失,特別是中高收入國家,遠超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

4、2020年全球失業率的最終增長數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未來進展和政策措施,截至今年年底的失業人數極有可能大大高于勞工組織最初預測的2500萬人。

5、有12.5億勞動者身處面臨大量裁員以及工資和工作時間大幅減少的高風險行業。許多人從事低薪、低技能的工作,對他們而言,收入驟降是重大的打擊。從地區角度看,這些“高風險”行業的勞動者比例,從美洲的43%到非洲地區的26%不等。

695f46f9.png?Expires=190219215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95by8PPiKxHCS7fqwyKkfcsnqnA%3D

圖片來源:國際勞工組織《監測報告第二版》

NBD連線國際勞工組織:二季度經濟低迷程度將比2009年更嚴重

新冠疫情對全球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程度究竟會有多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此專訪了國際勞工組織。

NBD:新冠疫情波及下,相較低收入國家,為何中上收入國家的勞動力收入受打擊更大?

國際勞工組織:首先,所有國家都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而中上收入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工人數,約占全球工人總數的40%,因此他們受到影響的工人人數最多。但從比例上看,各國受到工時減少的影響程度相似。此外,大量人口生活在中上收入國家,這也是我們認為其勞動力收入受到更大打擊的原因。

其次有關非正式勞動力,中上收入國家的非正式雇傭人數仍然較大,盡管比例較低。收入下降是由“遏制措施”造成的,這些措施雖然對遏制流行病必要,但正在影響工人的收入,特別是在非正式工人比例較高的國家(如中等收入國家印度)。

NBD:與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相比,這次新冠疫情給勞動力市場帶來的毀滅性損失是短期的?還是影響更加深遠?

國際勞工組織:雖然很難將COVID-19的影響與全球金融危機進行比較,因為實時數據有限(特別是在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方面)。但大多數指標告訴我們,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低迷的嚴重程度將比我們在2009年看到的更嚴重。

至少在較短期內,新冠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會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大得多。目前,人們的共識似乎是,我們將經歷一個比急劇的“V型”復蘇更持久的復蘇,但很難說復蘇所需的時間是否會比全球金融危機長。不過我們現在采取的(抗疫)政策行動越多,復蘇所需的時間就越短。

NBD:目前仍有國家的勞動力市場還未全部走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如今疫情來襲,這些國家能夠如何化解就業市場低迷危機?

國際勞工組織:許多國家多年來一直在與金融危機的余波作斗爭,比如意大利。意大利經歷了緩慢的經濟增長,在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方面面臨重大挑戰,還有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特別是年輕人的失業率。

正如意大利政府針對COVID-19所做的那樣,這需要前所未有的資源來加強衛生系統,同時支持企業、工人及其家人度過實施遏制措施的時期。

一個關鍵的教訓是,在景氣較好的年份,各國政府需要積累財政資源,以便在經濟低迷時用作“戰時資金”。與此同時,各國需要在危機來襲之前建立正確的機構和決策,因為在嚴重低迷的情況下亡羊補牢是非常困難的。

德國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短工津貼制度(Kurzarbeit)對雇主進行補貼而使工人能夠留在工作崗位上,減少對其收入的影響。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這制度在保護德國經濟和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COVID-19危機期間已顯現支持企業的作用。

同步播報

世界貿易組織:全球貿易今年或縮水13%~32%

      4月8日,世界貿易組織發布年度《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其中表示,考慮到“史無前例的”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今年全球貿易縮水幅度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水平,預計將縮水13%到32%。

      2020年,基本上全球所有地區的貿易量都將出現兩位數的下降,其中北美和亞洲的出口貿易將受到最大打擊。而從行業來看,電子和汽車制造產業的貿易縮水將更為嚴重。不過世貿組織認為,2021年全球貿易復蘇仍有可能,但存在不確定性,其最終表現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疫情持續時間和各國抗疫政策的有效性。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垃圾債也有份,美聯儲提供2.3萬億美元貸款救市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美國時間4月9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提供總額高達2.3萬億美元的貸款幫助美國家庭、各類企業、州和地方政府應對新冠疫情和支持美國經濟運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聲明中表示,美聯儲將使用貸款權力,直至美國經濟復蘇。在美聯儲采取行動之后,市場條件大體上得到改善;美國失業率可能會暫時性地攀升至非常高的水平,二季度經濟將非常疲軟,但相信經濟此后會強勁反彈。

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將一些垃圾債(高息債券)也納入了購買范圍。這一歷史性的舉措使得美國垃圾債創出近20年的最大漲幅。不過鮑威爾也表示,購買垃圾債券和債券ETF只是暫時的。

d24ea4bf.jpeg?Expires=190219215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DMX0vGBEliINNfANxxmletj8vk%3D

圖片來源:新華社

美聯儲積極救市的消息宣布后,美股三大股指收漲(標普500漲1.45%,道指漲1.22%,納指漲0.77%),但如此“大手筆”的放水也引發了市場擔憂,尤其是對于美聯儲公信力的討論,黃金期貨由此飆升到了1752美元/盎司。

不過,市場對美聯儲此舉所帶來的效果和長遠影響議論紛紛,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對于美聯儲這一措施的焦點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極速膨脹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本周增至創紀錄的6.13萬億美元。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這些措施加在一起,可能導致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年底前突破9萬億美元,占美國GDP的40%以上。貝萊德認為這一數據可能擴張至10萬億美元。

美元長期前景可能愈發低迷

有機構分析師認為,美聯儲的救市措施可以穩定美國經濟,對美元來說不是壞事。但從長期來講,當疫情過去后,大量超發的貨幣無法快速收回,美國政府債務也將創下新高,美聯儲無節制地印鈔將會損害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黃金反而會因此得益。

購買垃圾債是否越權?

華盛頓研究公司聯邦金融分析公司的執行合伙人卡倫·彼得魯:這將導致大眾重新審視美聯儲的作用及獨立性,該央行采用借貸工具的舉措無異于“正在全方位重新設計美聯儲”。

花旗集團市政策略主管維克·拉姆萊:

購買高收益債券而非較為長期的市政債券是不公平的,美聯儲擴大援助市政債券市場的努力令人非常失望,美聯儲應考慮購買期限較長的市政債券。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OPEC+初步減產協議難以緩解當前供過于求局面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3bd3a844.png?Expires=190219215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9BUYsFra36Lffh%2FQ3GEKt%2BbzFpM%3D

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本周,OPEC+和G20能源部長會議相繼召開,各產油國都在為穩定油市而尋求合作,然而周五召開的G20能源部長會議最終并未達成具體的減產協議。周四召開的OPEC+會議透露出的每日減產1000萬桶的規模不及市場預期,國際油價當天高開后震蕩下行,大幅收跌。

OPEC+周四初步達成減產協議內容

●今年5月至6月間將日均原油產量削減1000萬桶;

●從7月開始至年底將減產規??s減至每日800萬桶;

●從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將減產規模縮減至每日600萬桶。

然而按照國際能源署的預計,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國際原油市場每天供應過剩約在2500萬桶。這意味著即使產油國每天減產1000萬桶,也難以有效緩解當前供過于求的局面。而部分專家也表達了對這一協議的看法:

約翰·基爾達夫(紐約能源對沖基金Again Capital的創始合伙人):OPEC似乎常讓市場失望?,F在需要的是移開數座山,而他們可能移開了一座。

羅杰·里德(富國銀行集團高級能源分析師):除非北美、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強硬社會疏遠措施(經濟活動暫停等)大幅放松,否則OPEC的減產充其量不過是在盡力一搏。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黃金ETF總增量創歷史新高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4月8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報告稱,“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短期以及長期影響的不確定性令多數資產的波動率大幅上升,同時也令全球主要權益市場進入熊市,并驅使投資者轉向債券及黃金等避險資產。在此背景下,三月份全球所有地區的黃金ETF都出現了強勁的流入。”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黃金ETF及類似產品持倉在第一季度增長了298噸,合計凈流入230億美元,這也是史上最高的以美元絕對值衡量的季度資產管理規模增幅,同時其持倉的噸數增長則為2016年以來的季度最高。

全球黃金ETF在一季度的資產管理規模增幅創下歷史記錄

◆全球黃金ETF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的12個月中增長了近56%。

◆當前全球黃金ETF的資產管理規模和持倉量都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英國的黃金ETF規模繼續上升,在區域和全球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目前占據歐洲黃金ETF市場總規模的46%,全球的21%。

◆美國的低成本黃金ETF在過去的22個月中,有21個月都出現了凈流入,其持倉累計上升263%。

59464b0c.png?Expires=190219215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dhvSESADJ78tzT85QnUN8hewi4%3D

3月全球黃金ETF流量變動  圖片來源:世界黃金協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

9fd9c937.png?Expires=19021921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2FNCUuWRAVGuALC8b%2BMA1yy3gRVA%3D

2004~2020年一季度全球黃金ETF持倉量  圖片來源:世界黃金協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

對于黃金市場的趨勢,世界黃金協會也在報告中表達了看法。

近期驅動黃金投資需求的因素或將持續:廣泛的市場不確定性以及全球利率下滑后降低的黃金持倉成本。我們研究發現,低利率對金價存在正面影響,并且低利率環境也是額外增持黃金(通過替換債券持倉)的好機會。

隨著美聯儲在可預見的未來把利率降至0,黃金或表現強勁。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寬松周期中黃金往往表現突出。全球各國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頒布的數以萬億計的財政政策或導致高通脹的環境,這有望在長期支撐金價。

——世界黃金協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發表于2020年4月8日)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美股強勁反彈 大摩與美國銀行顯多空分歧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本周,標普500指數漲12%,創1974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道指漲超10%;納指重站上8000點,漲超10%,創出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在美股強勁反彈之下,反映投資者看空情緒的反向杠桿ETF近期交易量卻再創新高。長期追蹤基金申贖數據的研究機構EPFR最新數據顯示,在3月26日至4月1日的7天內,反向杠桿ETF的凈申購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60.4億美元,以前的最高一周申購紀錄是2018年1月最后一周的15.7億美元。

ETF管理公司Direxion的總裁羅布·內斯特對媒體表示,最近多頭和空頭ETF的資金流動并不對等,空頭基金的吸引資金規模更大一些,Direxion公司的標普500指數反向三倍杠桿ETF的最新資產規模近12億美元。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9日,該公司的三倍做多標普500指數ETF的凈資產總值則超32億美元,過去90天里漲幅達4.36%,相反,反向杠桿ETF則跌了4.32%。

6a95f56b.png?Expires=19021921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zybhAESe4sLudBBjfGZ6WUvSIQk%3D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過,美股經歷前期的暴跌后,4月出現的強勁反彈還是讓投資者對后市既充滿期望又處于忐忑。而對于股市投資機會和趨勢發展,美國大型投資機構之間似乎也有著很大的分歧,摩根士丹利認為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是積極買入的時機。而美國銀行卻表示熊市還沒有結束,還更有可能沒看到股市的底部,美股還將二次探底,跌破3月23日的低點。

摩根士丹利

由于過去一個月的資產強制清算已經過去,美國主導的前所未有的無限制貨幣和財政干預,以及我們看到的自2011年以來最具吸引力的估值,我們堅持近期觀點——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這種周期性的熊市已持續了兩年,而不是兩個月。在6~12個月的時間范圍內,當前股票市場水平將被證明是很好的買入點。

熊市以衰退結束,而不是從衰退開始,這使得今天的風險回報比出現數年來未見的吸引力。當然,這輪熊市一直是艱難的,即使是高質量的防御性資產也被低估了。

這一次美聯儲和國會對經濟衰退的政策反應與我們過去經歷的不同,量化寬松計劃的規模是金融危機后的三倍。這一次,他們一開始就全力以赴,以更大規模、更直接的方式進入信貸市場。與此同時,國會的財政刺激也比金融危機期間更積極。其次,不要忘記過去5年抑制通貨膨脹上所做的工作。

今天,投資者需要對杠鈴投資組合持開放態度,包括遭出售的優質股票,再加上周期性股票。后者能夠挺過衰退,并從復蘇中完全受益??紤]到這次財政和貨幣刺激的規模,復蘇可能是強勁的。

——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邁克·威爾遜

美國銀行

投資者應對最近的市場反彈保持謹慎,熊市中的反彈很常見,標普500指數可能會反彈至3000點,但仍會掉頭向下,在全面復蘇之前觸及新低。而歷史經驗暗示,目前熊市遠沒有結束,美股未來可能二次探底,跌破3月23日低點。

自1929年以來美國的14次經濟衰退中,美股熊市的最大跌幅和下跌持續時間是高度相關的。在非經濟衰退時期的熊市狀況則有例外,市場下跌可能更多出于技術方面的因素。這種規模的衰退熊市平均持續大約11個月,這進一步證明了我們的觀點,即可能會再見低點。

雖然市場分析經常將本輪下跌與1987年大跌做對比,但二者實際上并不具有可比性:1987年美股雖然經歷大跌,但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而本輪大跌則伴隨美國經濟未來將陷入經濟衰退的預期。

我們認為,相反,我們更有可能還沒有看到股市的底部。

——美國銀行分析師本杰明·鮑爾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財聞集錦:高息差發行日元債券融資,巴菲特手頭吃緊?

4296d2a5.png?Expires=190219215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y1h8ZS0mreuZbNBYWWr7cIJ1Os%3D

4月9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對以日元計價債券進行了定價,加入全球發債潮之中。該公司提交的文件顯示,此次發行的債券規??偣矠?955億日元,約合18億美元,是該公司去年9月發行日元債券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有分析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選擇日本,是因為日本公司債利差仍相對較低,且處于2019年的范圍內。

在經濟停擺的現狀下,“現金為王”是企業普遍踐行的原則。根據金融市場平臺Dealogic的統計數據,今年3月份全球優質企業狂發投資級公司債2440億美元,逼近去年9月252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

不過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月公布的財報,該公司2019年四季度持有現金達1279億美元,接近新高。

8e846aa7.jpeg?Expires=19021921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Y%2Bz5cjfI9JOtTAMX3zebnyCWrFo%3D

巴菲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繼以虧損50%的代價“割肉”達美航空后,據美國《巴倫周刊》9日報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下屬分支在4月7日和4月8日共計賣出將近87萬股紐約梅隆銀行股票,套現3090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如今持有不到10%的紐約梅隆銀行股票。這意味著伯克希爾哈撒韋不再有義務披露關乎紐約梅隆銀行股票的交易細節,公開季度持倉即可。

證交會10日公開的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本周以每股大約35美元價格售出紐約梅隆銀行股票。減持后,伯克希爾-哈撒韋仍持有價值約33億美元的紐約梅隆銀行股票。

投資者3月從歐股ETF撤資219億歐元創紀錄

數據提供商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投資者從歐洲市場的ETF中撤出219億歐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月度撤資。在過去20年里,除了偶爾出現的擴張中斷,歐洲ETF行業一直呈持續增長。但3月份的投資者大量撤資,加上熊市開始,該行業資產規??s水了13%至7810億歐元。

“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最黑暗的日子里,或者在歐元區債務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也沒有看到過這樣的資金外流。"晨星的被動投資策略研究副總監Jose Garcia-Zarate這樣說道。

4bbdc9f2.png?Expires=19021921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0zgDei%2BsePqmX5ZUoZGujjtX%2BqM%3D

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1062人的財富縮水 福布斯發布第34期全球億萬富豪榜

美國時間4月7日,福布斯發布第34期全球億萬富豪榜。共有有2095位億萬富豪上榜,有267人落榜。其中,創紀錄的有1062人的財富下降,這體現了市場動蕩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還有178位億萬富豪初次上榜,Zoom首席執行官袁征便是其一。

9af40e4d.png?Expires=19021921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X9dmCW8R28wxr2pkERHrOmUMMG8%3D

圖片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排名前五的依次是:亞馬遜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連續第3年位列榜首(較去年財富值下降180億美元)。比爾·蓋茨依舊位列第2(財富值增長15億美元至980億美元)。LVMH的伯納德·阿爾諾首次進入前3名。沃倫·巴菲特名列第四(財富下降了150億美元)。甲骨文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首席技術官拉里·埃里森排名第5位,埃里森雖然排名上升,財富下降了35億美元至590億美元。

道瓊斯首席執行官威廉·劉易斯將離職

美國時間4月8日,道瓊斯公司(Dow Jones)首席執行官、《華爾街日報》的發行人威廉·劉易斯稱他將離職,因被告知其合同不會被續約。劉易斯與道瓊斯公司的合同5月即將到期,他表示,今年年初以來他一直在與公司磋商合同,但是最近公司決定不與其續簽。

f753c38c.png?Expires=19021921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9Oh8zZ6AHy3UbMeC5NyZg5yG3nY%3D

威廉·劉易斯  圖片來源:道瓊斯公司官網

道瓊斯母公司新聞集團表示,新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

c389e4d1.gif?Expires=190219216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1oX%2Bcq%2B1uts9gsjZBH88iuyffqQ%3D

5032e88d.jpeg?Expires=190219216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j1KxFHw6Yv9aMnqIfcLU8V0%2Fwu8%3D

35035a56.jpeg?Expires=190219216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sgYDBWwEVvvbNhxkB2U055FCmQ8%3D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c389e4d1.gif?Expires=190219216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1oX%2Bcq%2B1uts9gsjZBH88iuyffqQ%3D

b813256e.jpeg?Expires=190219216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5Lh%2FvaaA4UkdUp7DYIIUKEUWCLw%3D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余佩穎 李孟林

編輯:謝欣

視覺:劉青彥

排版:謝欣  楊詩涵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英國首相約翰遜周一轉至重癥監護室的消息轟動全球,而全球確診新冠肺炎人數繼4月3日突破100萬以來,本周又創出170萬的新高點,而美國紐約州一州的確診人數在這周就超過了中國。 新冠疫情危臨全球,經濟活動陷入停擺困境,失業人數高企,國際勞工組織預計有12.5億勞動者恐面臨困境:裁員、工作時長減少、減薪……本期《一周華爾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對話國際勞工組織,探討疫情之下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挑戰。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新冠疫情發展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全球就業情況堪憂的大背景下,美聯儲本周祭出大招,將提供總額高達2.3萬億美元的貸款幫助美國家庭、各類企業、州和地方政府應對新冠疫情和支持美國經濟運轉。這一措施雖然在短時間內提振了股市債市,但效果最終如何,后期究竟會有多大的深遠影響仍然是眾說紛紜。 而油價前景在本周仍然是令人擔憂,盡管OPEC+會后透露每日減產1000萬桶的規模,但遠不及實際的供過于求差距,且G20能源部長會議并未達成具體減產協議,全球油價前景還是處于混沌之中。 這樣的經濟“暫?!崩Ь骋苍谌蚋鞔笫袌霰憩F出來,全球投資者避險情緒并未緩解。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黃金ETF及類似產品持倉在第一季度增長了298噸,合計凈流入230億美元,這也是史上最高的以美元絕對值衡量的季度資產管理規模增幅,同時其持倉的噸數增長則為2016年以來的季度最高。世界黃金業協會對此認為,全球各國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頒布的數以萬億計的財政政策或導致高通脹的環境,這有望在長期支撐金價。 美聯儲的救市措施在本周似乎顯現出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市場的信心。本周,標普500指數漲12%,創1974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道指漲超10%;納指重站上8000點,漲超10%,創出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然而,對市場后續走勢的分歧聲再起,摩根士丹利的積極看多和美國銀行的悲觀預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好消息還是有的。全球疫情何時出現拐點?何時經濟活動能得以恢復?在這一切暫未明朗之際,全球翹首以盼的新冠疫苗捷報傳來,本周中國新冠疫苗進入2期臨床試驗,而美國第二款新冠疫苗也宣布進入臨床階段。藥物方面,瑞德西韋首個同情用藥初步數據公布,大多數患者在服用該藥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 更多內容,盡在一周華爾街。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170萬,死亡逾10萬人 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截至北京時間4月12日6時52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超過170萬例向180萬例逼近,累計死亡108503例。 約翰遜經ICU治療后已轉至普通病房 本周,英國新冠疫情方面最引人注意的是英國首相約翰遜于4月6日傍晚轉至重癥監護室,一度出現呼吸困難癥狀。 在經歷了4天的治療后,唐寧街于當地時間4月9日表示,約翰遜已經從重癥監護室轉移到了普通病房,其精神狀態很好,將在第一階段的復蘇中密切觀察首相的身體狀況。 目前,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正臨時代理首相工作。 就這一情況以及英國政府如何應對后續的“脫歐”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艾恩·貝格、托馬斯·桑普森。 NBD:在首相約翰遜接受治療的這段時間,英國政府將如何保持有效運轉? 艾恩·貝格 英國與美國不同,美國有法案規定總統職位繼任順序,英國沒有。且盡管有內閣集體負責制的原則,但重大決策最終都需要得到首相的同意。不過,過去曾發生過類似的情形,丘吉爾擔任首相期間患過一場重病,當時有幾個星期他都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內閣將共同工作,盡管在做出最艱難決定時這樣的工作方式可能會有問題。 NBD:新冠疫情的蔓延會改變英國政府的脫歐計劃嗎? 艾恩·貝格 我認為在時間上,英國會提出延期并最終通過。歐盟方面會希望有一個明確的延長期限,比如6個月或12個月,但英國更希望能達成一定的‘彈性’。不過對于“脫歐”計劃,我認為不會改變。除非政府(在應對新冠疫情上)處理得非常糟糕以至面臨政治麻煩。即使如此,(獲得議會)絕大多數席位的約翰遜政府大概率是安全的。 托馬斯·桑普森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跡象表明新冠疫情會導致英國政府改變“脫歐”計劃。但這也有可能,我認為延長過渡期是可能的,政府也可能重新評估其“脫歐”計劃的經濟成本,從而更好地支持疫情后的經濟復蘇。 美國紐約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中國 4月9日,美國紐約州累計確診數達到87725例,這讓紐約州累計確診人數超過了中國。本周,美國確診人數突破50萬,是全球確診感染最多的國家。 就在紐約州確診人數超過中國的那天,華爾街方面出現首位公開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CEO。頂級投行摩根士丹利的CEO詹姆斯·戈爾曼9日在公司內網發布視頻,告知6萬名員工自己在3周前感染了新冠肺炎,不過目前已康復,正居家辦公。 當地疫情何時能出現拐點引發討論。4月8日,福奇在當地媒體訪談節目中警告稱,本周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還將增加。但由于死亡數據通常滯后于新增確診和治愈數據,只要捱過去,美國應該就能看到“轉機的起始點”。 但馬里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學研究所聯合創始人及所長羅伯特·加洛博士認為,美國各州情況不同,并非每個州的曲線都在放緩,仍有地區新增確診數在上升,現在還不能得出拐點將至的結論。 中國疫苗進入2期臨床瑞德西韋用藥結果出爐 雖然全球疫情發展仍然不容樂觀,但本周還是有些好消息,這讓身處疫情困擾中的人們看到了曙光。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吉利德科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丹尼爾·奧戴在其官網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內容透露了瑞德西韋首個同情用藥治療53例重癥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小型臨床試驗結果,該結果已發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結果顯示,在53名來自美國、歐洲、加拿大及日本的嚴重和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中,瑞德西韋給68%(36人)的患者帶來了臨床改善。其中,57%(30人)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中有17例已拔管。共有47%(25人)的患者出院,13%(7人)患者死亡。 在安全性方面,總計32名患者(60%)出現副作用,最常見的是肝臟酶指標升高、腹瀉、皮疹、腎功能障礙和高血壓??傆?2名(23%)患者出現嚴重副作用,其中包括多器官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敗血性休克、急性腎臟損傷和高血壓。 丹尼爾·奧戴在公開信中指出,盡管大多數患者在服用瑞德西韋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同情用藥的數據具有局限性。他還透露:“我們預計在四月底獲得瑞德西韋針對重癥患者研究的初步數據,我們將迅速進行數據解讀并分享結果。中國的研究者將負責發布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試驗數據,但是,我們已獲悉,因入組停滯,針對重癥患者的研究已停止。我們期待在適當的時候看到公布的數據。我們預計五月份獲得有安慰劑對照的NIAID試驗的初步數據,以及吉利德的針對中度癥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研究數據?!?“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尚無已經被證實的治療方法。我們無法從這些數據中得出明確的結論,但是觀察接受瑞德西韋治療的這組住院患者,我們獲得的結果是有希望的?!边@篇文章的作者醫學博士JonathanD.Grein,洛杉磯西達賽奈醫療中心流行病醫院院長表示,“我們期待對照臨床研究的結果,可以驗證現有的發現?!?“盡管在同情用藥分析中觀察到的結果令人鼓舞,但數據有限,”吉利德科學公司首席醫療官,醫學博士MerdadParsey說?!凹履壳罢陂_展瑞德西韋的多項臨床研究,預計未來幾周會有初步數據。我們的目標是盡快積累越來越多的證實數據,以更充分地評估瑞德西韋的潛力,并在恰當的情況下,支持該在研藥物更廣泛的應用?!?中美兩國在新冠疫苗臨床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瑞德西韋首個同情用藥的初步數據顯示其療效積極,但是能夠書寫抗疫之戰轉折點的仍是疫苗研發。 4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發布公告稱,根據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1期人體臨床試驗的初步安全數據,康希諾將于近期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共同開展該疫苗的2期人體臨床試驗。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16日,該疫苗獲批進入1期人體臨床試驗,20多天來,108位志愿者陸續接種疫苗。4月9日,最后一批志愿者結束隔離觀察,回到家中,而參與1期臨床試驗的所有志愿者均身體無恙。 該疫苗4月9日啟動2期臨床研究志愿者招募,這次的研究規模更大,多達500人,且引入了安慰劑對照組。在2期臨床試驗中,志愿者無需接受14天的集中觀察,只需自行完成安全性觀察即可。在此期間,研究組會派專人對志愿者進行隨訪,指導其完成安全性觀察和記錄。 此外,美國伊諾維奧制藥公司研發的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開始進行1期臨床試驗,至此美國已有兩款新冠病毒疫苗開展1期臨床試驗。但美國官員和專家表示,即便一切順利,疫苗大規模投入使用可能也要等到2021年底。 國際勞工組織:全球12.5億勞動者面臨減薪或失業風險 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勞工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上周新增660萬美國人初請失業金。這表明在過去三周,美國已有1678萬人初請失業金。而美國紐約州因失業人數過多,救濟申請系統不堪重負。 2016年1月~2020年3月美國失業人數數據來源:美國勞工部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全球的就業形勢同樣嚴峻。4月7日,聯合國下設的國際勞工組織表示,新冠疫情會給工作時長和就業帶來重大損失。在其《監測報告第二版:2019冠狀病毒病和勞動世界》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以下幾組數據: 1、81%的全球勞動力遭波及:在全球33億勞動人口中,有超過81%的勞動人口(28億)目前受到工作場所全部或部分關閉的影響。 2、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時間預計減少6.7%,相當于1.95億全職工人的工作時間總和。其中,阿拉伯國家(500萬名全職工作人員)、歐洲(1200萬名全職工作人員)和亞太地區(1.25億名全職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將出現大幅下跌。 3、據預計,不同收入群體的工作時長都將面臨巨大損失,特別是中高收入國家,遠超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 4、2020年全球失業率的最終增長數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未來進展和政策措施,截至今年年底的失業人數極有可能大大高于勞工組織最初預測的2500萬人。 5、有12.5億勞動者身處面臨大量裁員以及工資和工作時間大幅減少的高風險行業。許多人從事低薪、低技能的工作,對他們而言,收入驟降是重大的打擊。從地區角度看,這些“高風險”行業的勞動者比例,從美洲的43%到非洲地區的26%不等。 圖片來源:國際勞工組織《監測報告第二版》 NBD連線國際勞工組織:二季度經濟低迷程度將比2009年更嚴重 新冠疫情對全球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程度究竟會有多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此專訪了國際勞工組織。 NBD:新冠疫情波及下,相較低收入國家,為何中上收入國家的勞動力收入受打擊更大? 國際勞工組織:首先,所有國家都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而中上收入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工人數,約占全球工人總數的40%,因此他們受到影響的工人人數最多。但從比例上看,各國受到工時減少的影響程度相似。此外,大量人口生活在中上收入國家,這也是我們認為其勞動力收入受到更大打擊的原因。 其次有關非正式勞動力,中上收入國家的非正式雇傭人數仍然較大,盡管比例較低。收入下降是由“遏制措施”造成的,這些措施雖然對遏制流行病必要,但正在影響工人的收入,特別是在非正式工人比例較高的國家(如中等收入國家印度)。 NBD:與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相比,這次新冠疫情給勞動力市場帶來的毀滅性損失是短期的?還是影響更加深遠? 國際勞工組織:雖然很難將COVID-19的影響與全球金融危機進行比較,因為實時數據有限(特別是在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方面)。但大多數指標告訴我們,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低迷的嚴重程度將比我們在2009年看到的更嚴重。 至少在較短期內,新冠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會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大得多。目前,人們的共識似乎是,我們將經歷一個比急劇的“V型”復蘇更持久的復蘇,但很難說復蘇所需的時間是否會比全球金融危機長。不過我們現在采取的(抗疫)政策行動越多,復蘇所需的時間就越短。 NBD:目前仍有國家的勞動力市場還未全部走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如今疫情來襲,這些國家能夠如何化解就業市場低迷危機? 國際勞工組織:許多國家多年來一直在與金融危機的余波作斗爭,比如意大利。意大利經歷了緩慢的經濟增長,在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方面面臨重大挑戰,還有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特別是年輕人的失業率。 正如意大利政府針對COVID-19所做的那樣,這需要前所未有的資源來加強衛生系統,同時支持企業、工人及其家人度過實施遏制措施的時期。 一個關鍵的教訓是,在景氣較好的年份,各國政府需要積累財政資源,以便在經濟低迷時用作“戰時資金”。與此同時,各國需要在危機來襲之前建立正確的機構和決策,因為在嚴重低迷的情況下亡羊補牢是非常困難的。 德國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短工津貼制度(Kurzarbeit)對雇主進行補貼而使工人能夠留在工作崗位上,減少對其收入的影響。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這制度在保護德國經濟和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COVID-19危機期間已顯現支持企業的作用。 同步播報 世界貿易組織:全球貿易今年或縮水13%~32% 4月8日,世界貿易組織發布年度《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其中表示,考慮到“史無前例的”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今年全球貿易縮水幅度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水平,預計將縮水13%到32%。 2020年,基本上全球所有地區的貿易量都將出現兩位數的下降,其中北美和亞洲的出口貿易將受到最大打擊。而從行業來看,電子和汽車制造產業的貿易縮水將更為嚴重。不過世貿組織認為,2021年全球貿易復蘇仍有可能,但存在不確定性,其最終表現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疫情持續時間和各國抗疫政策的有效性。 垃圾債也有份,美聯儲提供2.3萬億美元貸款救市 美國時間4月9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提供總額高達2.3萬億美元的貸款幫助美國家庭、各類企業、州和地方政府應對新冠疫情和支持美國經濟運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聲明中表示,美聯儲將使用貸款權力,直至美國經濟復蘇。在美聯儲采取行動之后,市場條件大體上得到改善;美國失業率可能會暫時性地攀升至非常高的水平,二季度經濟將非常疲軟,但相信經濟此后會強勁反彈。 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將一些垃圾債(高息債券)也納入了購買范圍。這一歷史性的舉措使得美國垃圾債創出近20年的最大漲幅。不過鮑威爾也表示,購買垃圾債券和債券ETF只是暫時的。 圖片來源:新華社 美聯儲積極救市的消息宣布后,美股三大股指收漲(標普500漲1.45%,道指漲1.22%,納指漲0.77%),但如此“大手筆”的放水也引發了市場擔憂,尤其是對于美聯儲公信力的討論,黃金期貨由此飆升到了1752美元/盎司。 不過,市場對美聯儲此舉所帶來的效果和長遠影響議論紛紛,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對于美聯儲這一措施的焦點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極速膨脹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本周增至創紀錄的6.13萬億美元。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這些措施加在一起,可能導致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年底前突破9萬億美元,占美國GDP的40%以上。貝萊德認為這一數據可能擴張至10萬億美元。 美元長期前景可能愈發低迷 有機構分析師認為,美聯儲的救市措施可以穩定美國經濟,對美元來說不是壞事。但從長期來講,當疫情過去后,大量超發的貨幣無法快速收回,美國政府債務也將創下新高,美聯儲無節制地印鈔將會損害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黃金反而會因此得益。 購買垃圾債是否越權? 華盛頓研究公司聯邦金融分析公司的執行合伙人卡倫·彼得魯:這將導致大眾重新審視美聯儲的作用及獨立性,該央行采用借貸工具的舉措無異于“正在全方位重新設計美聯儲”。 花旗集團市政策略主管維克·拉姆萊: 購買高收益債券而非較為長期的市政債券是不公平的,美聯儲擴大援助市政債券市場的努力令人非常失望,美聯儲應考慮購買期限較長的市政債券。 OPEC+初步減產協議難以緩解當前供過于求局面 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本周,OPEC+和G20能源部長會議相繼召開,各產油國都在為穩定油市而尋求合作,然而周五召開的G20能源部長會議最終并未達成具體的減產協議。周四召開的OPEC+會議透露出的每日減產1000萬桶的規模不及市場預期,國際油價當天高開后震蕩下行,大幅收跌。 OPEC+周四初步達成減產協議內容 ●今年5月至6月間將日均原油產量削減1000萬桶; ●從7月開始至年底將減產規模縮減至每日800萬桶; ●從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將減產規??s減至每日600萬桶。 然而按照國際能源署的預計,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國際原油市場每天供應過剩約在2500萬桶。這意味著即使產油國每天減產1000萬桶,也難以有效緩解當前供過于求的局面。而部分專家也表達了對這一協議的看法: 約翰·基爾達夫(紐約能源對沖基金AgainCapital的創始合伙人):OPEC似乎常讓市場失望。現在需要的是移開數座山,而他們可能移開了一座。 羅杰·里德(富國銀行集團高級能源分析師):除非北美、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強硬社會疏遠措施(經濟活動暫停等)大幅放松,否則OPEC的減產充其量不過是在盡力一搏。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黃金ETF總增量創歷史新高 4月8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報告稱,“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短期以及長期影響的不確定性令多數資產的波動率大幅上升,同時也令全球主要權益市場進入熊市,并驅使投資者轉向債券及黃金等避險資產。在此背景下,三月份全球所有地區的黃金ETF都出現了強勁的流入。”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黃金ETF及類似產品持倉在第一季度增長了298噸,合計凈流入230億美元,這也是史上最高的以美元絕對值衡量的季度資產管理規模增幅,同時其持倉的噸數增長則為2016年以來的季度最高。 全球黃金ETF在一季度的資產管理規模增幅創下歷史記錄 ◆全球黃金ETF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的12個月中增長了近56%。 ◆當前全球黃金ETF的資產管理規模和持倉量都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英國的黃金ETF規模繼續上升,在區域和全球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目前占據歐洲黃金ETF市場總規模的46%,全球的21%。 ◆美國的低成本黃金ETF在過去的22個月中,有21個月都出現了凈流入,其持倉累計上升263%。 3月全球黃金ETF流量變動圖片來源:世界黃金協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 2004~2020年一季度全球黃金ETF持倉量圖片來源:世界黃金協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 對于黃金市場的趨勢,世界黃金協會也在報告中表達了看法。 近期驅動黃金投資需求的因素或將持續:廣泛的市場不確定性以及全球利率下滑后降低的黃金持倉成本。我們研究發現,低利率對金價存在正面影響,并且低利率環境也是額外增持黃金(通過替換債券持倉)的好機會。 隨著美聯儲在可預見的未來把利率降至0,黃金或表現強勁。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寬松周期中黃金往往表現突出。全球各國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頒布的數以萬億計的財政政策或導致高通脹的環境,這有望在長期支撐金價。 ——世界黃金協會《全球黃金ETF持倉及流量變動》(發表于2020年4月8日) 美股強勁反彈大摩與美國銀行顯多空分歧 本周,標普500指數漲12%,創1974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道指漲超10%;納指重站上8000點,漲超10%,創出2009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在美股強勁反彈之下,反映投資者看空情緒的反向杠桿ETF近期交易量卻再創新高。長期追蹤基金申贖數據的研究機構EPFR最新數據顯示,在3月26日至4月1日的7天內,反向杠桿ETF的凈申購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60.4億美元,以前的最高一周申購紀錄是2018年1月最后一周的15.7億美元。 ETF管理公司Direxion的總裁羅布·內斯特對媒體表示,最近多頭和空頭ETF的資金流動并不對等,空頭基金的吸引資金規模更大一些,Direxion公司的標普500指數反向三倍杠桿ETF的最新資產規模近12億美元。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9日,該公司的三倍做多標普500指數ETF的凈資產總值則超32億美元,過去90天里漲幅達4.36%,相反,反向杠桿ETF則跌了4.32%。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過,美股經歷前期的暴跌后,4月出現的強勁反彈還是讓投資者對后市既充滿期望又處于忐忑。而對于股市投資機會和趨勢發展,美國大型投資機構之間似乎也有著很大的分歧,摩根士丹利認為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是積極買入的時機。而美國銀行卻表示熊市還沒有結束,還更有可能沒看到股市的底部,美股還將二次探底,跌破3月23日的低點。 摩根士丹利 由于過去一個月的資產強制清算已經過去,美國主導的前所未有的無限制貨幣和財政干預,以及我們看到的自2011年以來最具吸引力的估值,我們堅持近期觀點——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這種周期性的熊市已持續了兩年,而不是兩個月。在6~12個月的時間范圍內,當前股票市場水平將被證明是很好的買入點。 熊市以衰退結束,而不是從衰退開始,這使得今天的風險回報比出現數年來未見的吸引力。當然,這輪熊市一直是艱難的,即使是高質量的防御性資產也被低估了。 這一次美聯儲和國會對經濟衰退的政策反應與我們過去經歷的不同,量化寬松計劃的規模是金融危機后的三倍。這一次,他們一開始就全力以赴,以更大規模、更直接的方式進入信貸市場。與此同時,國會的財政刺激也比金融危機期間更積極。其次,不要忘記過去5年抑制通貨膨脹上所做的工作。 今天,投資者需要對杠鈴投資組合持開放態度,包括遭出售的優質股票,再加上周期性股票。后者能夠挺過衰退,并從復蘇中完全受益??紤]到這次財政和貨幣刺激的規模,復蘇可能是強勁的。 ——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邁克·威爾遜 美國銀行 投資者應對最近的市場反彈保持謹慎,熊市中的反彈很常見,標普500指數可能會反彈至3000點,但仍會掉頭向下,在全面復蘇之前觸及新低。而歷史經驗暗示,目前熊市遠沒有結束,美股未來可能二次探底,跌破3月23日低點。 自1929年以來美國的14次經濟衰退中,美股熊市的最大跌幅和下跌持續時間是高度相關的。在非經濟衰退時期的熊市狀況則有例外,市場下跌可能更多出于技術方面的因素。這種規模的衰退熊市平均持續大約11個月,這進一步證明了我們的觀點,即可能會再見低點。 雖然市場分析經常將本輪下跌與1987年大跌做對比,但二者實際上并不具有可比性:1987年美股雖然經歷大跌,但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而本輪大跌則伴隨美國經濟未來將陷入經濟衰退的預期。 我們認為,相反,我們更有可能還沒有看到股市的底部。 ——美國銀行分析師本杰明·鮑爾 財聞集錦:高息差發行日元債券融資,巴菲特手頭吃緊? 4月9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對以日元計價債券進行了定價,加入全球發債潮之中。該公司提交的文件顯示,此次發行的債券規??偣矠?955億日元,約合18億美元,是該公司去年9月發行日元債券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有分析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選擇日本,是因為日本公司債利差仍相對較低,且處于2019年的范圍內。 在經濟停擺的現狀下,“現金為王”是企業普遍踐行的原則。根據金融市場平臺Dealogic的統計數據,今年3月份全球優質企業狂發投資級公司債2440億美元,逼近去年9月252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 不過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月公布的財報,該公司2019年四季度持有現金達1279億美元,接近新高。 巴菲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繼以虧損50%的代價“割肉”達美航空后,據美國《巴倫周刊》9日報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下屬分支在4月7日和4月8日共計賣出將近87萬股紐約梅隆銀行股票,套現3090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如今持有不到10%的紐約梅隆銀行股票。這意味著伯克希爾哈撒韋不再有義務披露關乎紐約梅隆銀行股票的交易細節,公開季度持倉即可。 證交會10日公開的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本周以每股大約35美元價格售出紐約梅隆銀行股票。減持后,伯克希爾-哈撒韋仍持有價值約33億美元的紐約梅隆銀行股票。 投資者3月從歐股ETF撤資219億歐元創紀錄 數據提供商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投資者從歐洲市場的ETF中撤出219億歐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月度撤資。在過去20年里,除了偶爾出現的擴張中斷,歐洲ETF行業一直呈持續增長。但3月份的投資者大量撤資,加上熊市開始,該行業資產規??s水了13%至7810億歐元。 “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最黑暗的日子里,或者在歐元區債務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也沒有看到過這樣的資金外流。"晨星的被動投資策略研究副總監JoseGarcia-Zarate這樣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制圖 1062人的財富縮水福布斯發布第34期全球億萬富豪榜 美國時間4月7日,福布斯發布第34期全球億萬富豪榜。共有有2095位億萬富豪上榜,有267人落榜。其中,創紀錄的有1062人的財富下降,這體現了市場動蕩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還有178位億萬富豪初次上榜,Zoom首席執行官袁征便是其一。 圖片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排名前五的依次是:亞馬遜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連續第3年位列榜首(較去年財富值下降180億美元)。比爾·蓋茨依舊位列第2(財富值增長15億美元至980億美元)。LVMH的伯納德·阿爾諾首次進入前3名。沃倫·巴菲特名列第四(財富下降了150億美元)。甲骨文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首席技術官拉里·埃里森排名第5位,埃里森雖然排名上升,財富下降了35億美元至590億美元。 道瓊斯首席執行官威廉·劉易斯將離職 美國時間4月8日,道瓊斯公司(DowJones)首席執行官、《華爾街日報》的發行人威廉·劉易斯稱他將離職,因被告知其合同不會被續約。劉易斯與道瓊斯公司的合同5月即將到期,他表示,今年年初以來他一直在與公司磋商合同,但是最近公司決定不與其續簽。 威廉·劉易斯圖片來源:道瓊斯公司官網 道瓊斯母公司新聞集團表示,新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余佩穎李孟林 編輯:謝欣 視覺:劉青彥 排版:謝欣楊詩涵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5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