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09 19:48:1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億聯網絡IPO后一路暴漲的背后,正是因為其超高的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業績超好、不缺錢的公司,去年三季度卻從銀行借款5000萬元,并且實控人和特定股東在禁售期一結束后,便紛紛披露減持計劃。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冠病毒疫情帶火了視頻會議概念,今年2月會暢通訊等相關概念股紛紛大漲,其中的億聯網絡可謂是近年A股市場的一個神話:一方面,是公司持續的高增長,近乎“完美”并且“碾壓”美國同行的財務數據;另一方面,是公司股價的持續大漲——2017年3月上市至2020年3月高點,3年時間內股價暴漲了近9倍,市值一度逼近700億元。而且在其業績、股價大幅增長的背后,券商紛紛表示看好,包括社?;?、易方達、嘉實以及QFII在內的各大機構也對其重倉持有。
4月7日晚間,億聯網絡的兩則公告引起了市場的注意——副董事長、實控人之一的吳仲毅和特定股東陳建榮均因個人資金原因計劃分別減持不超過200萬股。按4月8日億聯網絡收盤價計算,兩人此次減持將總共套現超3.5億元。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億聯網絡IPO后一路暴漲的背后,正是因為其超高的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業績超好、不缺錢的公司,去年三季度卻從銀行借款5000萬元,并且實控人和特定股東在禁售期一結束后,便紛紛披露減持計劃。
2001年10月29日,吳仲毅、陳智松、周繼偉、盧榮富共出資180萬元成立億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億聯網絡前身,下稱億聯有限),其中吳仲毅出資100萬元,持股比例55.56%。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招股書
如今,近19年時間過去了,吳仲毅目前持有的億聯網絡共計1.28億股,總市值達到了112.7億元(按4月8日收盤價計算)。按照億聯網絡的公告,吳仲毅此次計劃減持的200萬股,將直接套現1.76億元(按4月8日收盤價計算)。
據億聯網絡招股書,吳仲毅出生于1973年,畢業于深圳大學家用電器專業,專科學歷。1994年任職中國軟件公司深圳分公司業務部業務員、1995年任職深圳市鷗迅電子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2003年起任深圳市領創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2004年至2011年任(香港)凌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0年至2011年任(香港)領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01年至2012年任億聯有限監事、2012年6月至今任億聯網絡副董事長。
除了副董事長吳仲毅外,億聯網絡特定股東陳建榮也在4月7日晚間披露了減持計劃。作為公司董事長陳智松的胞弟,陳建榮的減持原因和擬減持股份數量也與吳仲毅一樣——因個人資金需求擬減持不超過200萬股,同樣將套現1.76億元(按4月8日收盤價計算)。據公告,在此次減持前,陳建榮持有億聯網絡2795萬股,占總股本的4.66%。
此外,據深交所數據,陳建榮還分別在3月23日~3月25日減持了億聯網絡50000股,按照成交均價來計算,陳建榮這三天減持就已經套現近457萬元。
圖片來源:深交所
另據Wind金融終端顯示,自億聯網絡2017年3月17日上市以來,公司已累計實現凈利潤24.25億元,截至4月8日收盤已累計分紅三次,累計現金分紅近6億元。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億聯網絡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控人即吳仲毅、陳智松、周繼偉、盧榮富,和廈門億網聯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張聯昌(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以及陳建榮七名股東累計持股比例達到74.77%。
圖片來源:Wind
公開資料顯示,億聯網絡成立于2011年,是專業的企業通信與協作解決方案提供商,集研發、銷售及服務于一體,并通過外協加工的方式,為全球企業客戶提供智能、高效的企業通信終端設備。公司的主要產品可以概括為VOIP網絡電話,這種網絡電話將語音信號經過數字化處理、壓縮編碼打包,通過網絡傳輸,然后解壓把數字信號還原成聲音,讓通話對方聽到。VOIP網絡電話由于資費低廉,愈發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與傳統電話相比,VOIP電話的使用也更加靈活、便捷,甚至不用插手機卡也可以直接撥打電話。而億聯網絡最主要的收入來源——SIP電話,便是通過VOIP技術進行通話的。
招股書顯示,億聯網絡的主要收入來自于SIP統一通信桌面終端、VCS高清視頻會議系統,以及DECT統一通信無線終端,其中SIP統一通信桌面終端的占比最大,但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另外,VCS高清視頻會議系統是公司在2015年3月才推出的業務。
億聯網絡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數據來源:億聯網絡招股書、年報)
億聯網絡在公告中援引Frost & Sullivan的報告稱,2018年按銷售量計算,公司在IP話機終端市場的市占率為全球第二,為14.5%,在SIP話機市場的市占率為全球第一,為27.3%。鑒于2018年公司SIP電話一共只賣了343萬臺,那么以此推算全球SIP話機市場總銷量為1256萬臺。
一位長期關注億聯網絡的券商分析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身SIP電話的市場很小,原來寶利通在SIP電話上的市占率曾超過50%?,F在SIP電話市場實際上處在一個市場由外資定價,但成本(包括研發費用)方面國內的廠商具有優勢的階段,還沒有到競爭非常激烈的水平。”
“因為中國在2010年前是沒有開放SIP網絡協議的,導致在這之前SIP話機產品在中國國內賣不出去。2010年之后雖然SIP協議在國內開放了,但已經沒有意義——用戶習慣已經變了。現在除了中國的全球范圍內,我們認為整個SIP在企業端通訊方面的滲透率大概在48%左右。我認為三年之內,全球(除中國外)的SIP電話滲透率將達到接近飽和的狀態。”上述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說道。
2016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份額(資料來源:IDC)
因此,與A股市場上那些主營業務在國內的同類型公司不同,億聯網絡主打海外市場,產品遍布歐洲、北美、亞洲、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全球市場。據招股書顯示,2013年~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億聯網絡在海外的銷售額均占到總銷售額的92.5%以上,且海外銷售額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趨勢。億聯網絡2018年年報稱,公司已經建立起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分銷體系,穩定的經銷商數量超過80家,且大部分經銷商與公司合作關系達10年以上,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就競爭對手來看,億聯網絡在A股并無高度可對比的公司,但在美國則有三家同類公司,分別為寶利通(Polycom)、亞美亞(Avaya)和思科(Cisco)。除了實體的視頻通話終端外,隨著技術進步,網絡視頻通話的應用也在飛速發展。據IDC預測,包括視頻會議、語音聊天、內容共享等在內的移動辦公與協作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430億美元。據美國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Gartner預測,視頻會議解決方案(傳統視頻會議+云視頻會議)的市場規模在2022年將達到71億美元,驅動視頻會議市場增長的主要來源便是云視頻會議行業的增長,這也是去年以來美國資本市場給予Zoom和Slack這兩個獨角獸高估值的原因之一。
就疫情是否加速公司產品在海外市場的使用,以及一季度期間公司在廈門四家工廠的復工情況,4月8日下午以及4月9日上午和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億聯網絡證券代表辦公室,但均無人接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億聯網絡之所以在2017年3月作為發行價最高的新股登陸A股市場,與公司招股書中提到的超高毛利率、高凈利率以及每年業績的連續高增長密不可分。招股書中稱,2013年、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3.59%、55.26%、58.63%和62.47%。從公司的凈利率看,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前三季度,億聯網絡凈利潤率分別為46.8%、42.57%、46.9%、52.96%。
另外,2013年以來,億聯網絡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都呈高速增長趨勢:2013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只有3.35億元和1億元,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了18.15億元和8.51億元。短短5年時間,億聯網絡的營收增長了4.4倍,歸母凈利潤增長了7.5倍!
光從數字來看似乎不能說明問題,那么來將億聯網絡的毛利率和上述三家美國的競爭對手來對比看看: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中報
可以看出,就毛利率來說,億聯網絡與同類公司相比并沒有任何拔尖的地方。
那么,再來看看四家公司同期內凈利率的對比: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中報
可以看出,亞美亞在2013~2015財年連續虧損,寶利通報告期內僅有2014和2015財年實現了盈利,但凈利率僅為個位數。此外,行業巨頭思科雖然實現了連續的盈利,但凈利率卻僅是億聯網絡的近一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最近幾年,億聯網絡的凈利率已直接比肩茅臺,甚至在2016年還超過了貴州茅臺!而億聯網絡2019年三季度最新披露的52.96%凈利率,也已經超過了貴州茅臺同期51%的凈利率。這個數字放在A股市場的通信板塊中同樣位居首位,市場熟悉的中興通訊、光迅科技、東方通信凈利率僅為個位數。
再來看下四家公司同期內凈利潤同比增幅:
2018年,億聯網絡的凈利潤同比增幅錄得44.13%——同時也可以看出,在過去的這6年時間內,只有億聯網絡的凈利潤是每年穩定增長的。
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
此外,不僅研發管理費用占比低,億聯網絡的銷售費用占比在三家公司中也是最低的:
數據來源:Wind
記者注意到,億聯網絡承諾的募集資金項目,在未完成的情況下就產生了大量收益。公司在招股書中稱, IPO發行1867萬A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統一通信終端的升級和產業化項目、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研發及云計算中心建設項目、云通信運營平臺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招股書
但從億聯網絡2019年的半年報來看,除了補充流動資金達到102.33%外,公司募投的四個項目雖然投資進度均未完成,但其中的兩個項目已經實現了收益,其中“統一通信終端的升級和產業化項目”和“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已經分別實現10億元和1.86億元的收入。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2019年中報
如果光從數字上來看沒有更直觀的感受的話,那么就來看看這兩個項目的投資收益率:截至2019年6月30日,這兩個項目的累計投資分別是3.6億元和2.3億元,用產生的累計收益除以累計投資金額可以算出,第一個項目的投資收益率為277.78%,第二個項目的投資收益率為80.87%。
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個項目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均還未完全投產,進度分別為84.04%和61.62%。也就是說,一旦完全投產,產生的收益將會更高。
去年12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億聯網絡時,公司證券代表辦公室人士表示:“第一個項目(統一通信終端的升級和產業化項目)已經結項了。本身這個項目就是SIP話機,我們在統計的時候很難剝離出來哪些收益是升級帶來的,哪些不是,所以這個收益并不是短期投資2~3年能帶來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6月30日,億聯網絡總資產43.5億元,其中負債只有6.01億元,資產負債率僅為13.85%,有息負債為零。這意味著,公司沒有短期借款,沒有長期借款,沒有應付債券,只有1.87億元的應付款。
同樣截至2019年6月30日,億聯網絡資產里,預付款700萬元、其他應收款1700萬元、存貨1.9億元,商譽為零,固定資產只有9700萬元,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均為零。報告期末貨幣資金3.81億元,理財產品31.57億元,兩者相加占總資產的比例為81.15%。
在2019年9月30日,深交所對公司問詢函中,億聯網絡詳細披露了這超過35億元現金類資產的情況。具體來看,這35.12億元理財產品由45筆不同的明細產品組成,其中44筆的合同期限在200天以內,除了列出每一筆產品的金額、金融機構名稱及起始期限等其它相關信息外,還另附了金融機構的確認無質押凍結受限情況的回復文件給交易備查。此外,這45筆產品中有只有6筆產品資金來源為募集資金,剩余的39筆全為自有資金。
億聯網絡在問詢函回復中提到,截至2019年9月20日,公司1.5億元的銀行存款分布在15家不同銀行的32個賬戶內,“公司現金存放于公司財務室保險柜內,銀行存款均為活期存款,可隨時取用,不存在擔保、質押、凍結等設置權利負擔的情形。”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卻發現,據億聯網絡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就是在截至2019年9月20日還有1.5億元可“隨時取用”的銀行存款、超過25億元自有閑置資金用來理財的情況下,公司卻在報告期新增了5000萬元的短期借款。此外,這筆5000萬元的短期借款,并未出現在億聯網絡2019年半年報里,而且在發布三季報前,公司也并未就這筆借款發布過相關公告。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2019年三季報
如果按照4.35%的貸款利率,這筆5000萬元借款的利息支出也有200多萬元。對此,去年12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億聯網絡,公司證券代表辦公室人士曾對記者表示:“這主要是為了積累一些信用資質,本身不是為了錢。從錢的角度來說,沒有必要去借款,但從累計銀行的信用資質來說,是有必要的。”
記者還注意到,2019年10月28日,億聯網絡還公告稱,公司向銀行追加申請了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此次向銀行追加申請綜合授信額度完成后,公司綜合授信額度提高至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公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