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03 22:47:28
北京時間4月3日晚間,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劇烈沖擊,美國3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減少70.1萬人,遠超預期的減少10萬人,前值增加27.3萬人。這也是2010年9月以來美國首次出現非農就業人數下滑,并且接近2009年5月金融危機后減少80萬人的峰值。此外,3月美國失業率上漲0.7%,達4.4%,創下1975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增幅。
圖片來源:新華社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北京時間4月3日晚間,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劇烈沖擊,美國3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減少70.1萬人,遠超預期的減少10萬人,前值增加27.3萬人。這也是2010年9月以來美國首次出現非農就業人數下滑,并且接近2009年5月金融危機后減少80萬人的峰值。此外,3月美國失業率上漲0.7%,達4.4%,創下1975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增幅。
受非農數據過于慘淡影響,美國三大股指期貨跌幅一度接近1%,COMEX黃金期貨收復日內跌幅,重回1640美元/盎司上方。北京時間21點30分,美股開盤后,道指跌0.5%,標普500跌0.3%,納指跌0.1%,不過隨后全部轉漲。
“至暗時刻”仍未到來
由于雇主在美國施行社會防疫措施前就開始削減工資,美國3月失業率從3.5%升至4.4%,超過此前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所預期的3.7%,創下2017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單月失業率增幅也達到1975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3月非農就業人口減少70.1萬,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3月是全球金融危機中失業情況最嚴重的一個月。美國勞工部表示,今晚公布的數據反映了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全面影響。
具體來看,3月,美國休閑和酒店行業的就業人數減少了45.9萬人,其中主要集中在餐飲和酒吧。衛生保健和社會援助、專業和商業服務、零售和建筑業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從街角的餐館到制造工廠再到國際旅游,新冠病毒的流行幾乎讓美國大部分區域的經濟陷入停滯,對勞動力市場也造成了嚴重傷害。經濟學家們稱,如此程度的降幅幾乎可與二戰后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相提并論。更令市場不安的是,這是在短短幾周時間內出現的,而非長年累月遞減而來。
牛津經濟研究院預計,到今年5月,美國將失去279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將達到16%,抹去2010年以來創造的全部就業崗位。這一數字是2007年~2009年金融危機及其后一段時間所削減的870萬個崗位的三倍之多。
標普全球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貝絲•安•博維諾(Beth Ann Bovino)則預計,未來幾個月美國企業將裁減170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將達到13.5%。她認為,美國經濟要到2022年底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而且考慮到人口增長,失業率要到2023年才會回到近期低點。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本周四也表示,今年二季度美國的失業率將超過10%。畢馬威和西方銀行的經濟學家也預計,美國的失業率還將快速上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國自有記錄以來最高的月度失業率發生在1948年(10.8%),主要是因為1982年年底里根總統執政期間出現嚴重衰退所導致。
裁員進行時:“汽車之城”底特律一天裁員15萬人
CNBC報道中稱,由于美國政府統計方法的原因,今晚出爐的這份非農報告并未能反映新冠疫情對美國勞動力市場造成的全部損失。美國勞工統計局以截至3月12日的一周為參照期,而美國大范圍停工停課在3月14日才剛剛開始。
這也意味著3月份的非農數據大幅下滑可能只是個開始,如果美國企業繼續停工,在定于5月8日發布的4月就業報告中,勞動力市場可能會出現有史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
此外,3月美國的勞動參與率暴跌至62.7%,下降約0.7個百分點,對于一直在逐漸上升的勞動參與率本身來說,這是2018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由于新冠病毒的蔓延,“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自3月18日起便全部關閉,自那以后,內華達州10%的勞動力都在尋求失業援助。同一天,底特律汽車制造商解雇了15萬名工人;3月22日,國際酒店業巨頭萬豪國際表示,數萬名酒店員工都將“被休假”;零售業方面,梅西百貨、GAP和Kohl's公司本周都進行了大規模裁員。
花旗集團前全球外匯主管、深數宏觀(DeepMacro)聯合創始人兼CEO杰弗瑞•楊(Jeffrey Young)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最新公布的3月非農數據本身并不令市場意外,但勞動力市場的疲弱程度卻要比我們或市場預期的要嚴重得多。”
“這可能會導致3月份的其他數據,如零售銷售等更加疲軟。在那些非常容易受外部沖擊影響的行業,如餐飲業和就業,都直接與銷售相關。與此同時,3月份雜貨店和倉庫中心的預防性需求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這一影響。我預計美國的貨幣政策將繼續放松,本周,美聯儲宣布了一些新計劃,但這些計劃更多是為了注入流動性,而非刺激經濟。就目前來看,疫情期間的任何頭條新聞都將是負面的。市場可能會說,‘這無論如何都會發生’,但現在說這個可能還為時過早。我認為需要等到疫情得到控制后,市場的樂觀情緒才能真正浮現。”杰弗瑞•楊對記者補充道。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