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31 22:14:41
時隔5年重返TOP10,世茂迎來高光時刻。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在3月30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始終面帶笑容,言語間也顯得意氣風發。
銷售額超2600億元重返TOP10、核心利潤同比大漲30.6%、手握近600億元現金……在大肆“買買買”的2019年,世茂也交出了一份讓業界矚目的成績單。
業績發布會次日(3月31日),世茂房地產股價高開,漲幅一度達10.87%。截至當日收盤,股價漲幅為7.91%。而整個2019年,世茂的股價漲幅達52.8%。
事實上,世茂在2019年的表現的確讓業界側目。
自2015年跌出TOP10房企行列之后,近三年世茂迎來爆發式增長。2017年至2019年,世茂合約銷售額分別為1007.7億元、1761.5億元和2600.7億元,分別完成當年目標的114.5%、125.8%和124%。2019年世茂也重返TOP10房企行列,位居第9。
受疫情影響,2020年開年多家房企紛紛縮減今年的銷售目標,有些房企甚至至未公布年度目標。而世茂則明確喊出了3000億元的年度目標口號,甚至直言“未來的增長速度會比前10、甚至前20房企都要快”的豪言壯語。
即將43歲的許世壇正值當打之年,這也讓他帶領的世茂,在與諸多老牌房企的競爭中多了一份活力與新意。
在世茂2019年2600.7億元的全口徑簽約額中,福州、廣州、杭州等城市的銷售貢獻均超過150億元。這是世茂深耕重點城市的結果。
為配合規模化的積極拓展, 世茂在近年新增土儲的權益上作出了顯著讓步。相比起2014~2016年超過70%的權益新增土儲,2019年新增土地權益比僅為58.4%。
及至2019年底,世茂的可售貨值已達5000億元,按照去化率65%估算,2020年世茂將大概率完成3000億元的年度目標。
如果像管理層所言“保持40%左右的增速”,明年世茂或將站在更高的排位發布年報。
在業績增速保持強勁的同時,世茂核心利潤及經營利潤指標亮眼。報告期內,世茂核心利潤153.2億元,同比大幅上升30.6%;經營利潤292億元,同比上升25.8%;每股盈利3.311元,同比上升25.1%。全年每股擬派息額145港仙,持續高效回報股東,這已是世茂連續14年分紅。
美中不足的是,世茂2019年去化率為60%,同比下降5個百分比。從期末的庫存情況來看,在三年持續下降后,世茂的庫存物業2018年又開始有所回升,2019年庫存面積持續上漲,較2018年末上漲56.0%至824萬平方米,其中已竣工庫存171萬平方米。
可見,世茂在加大推盤力度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去化率,以防止再次造成庫存問題。
而對于去化率下降,許世壇給出的解釋是,由于銷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很多是在年底才能銷售的,直接影響了去化和回款。他表示,加大推盤力度促進了銷售快速增長,但銷售面積去化率下降,或將導致其庫存積壓問題。
或許連許世壇自己都沒想到,在2019年的并購戰場上,世茂能力壓融創,走上“并購王”的主角位。
許世壇為世茂注入的活力是顯而易見的。2019年初,他正式接過管理權杖后,世茂在二級市場上就開始表現活躍,其新增土儲總價的65%是用于收并購獲取項目。
世茂全年通過收并購獲得的土地建面達2072萬平方米,約占全年獲取項目總貨值的70%。其中,通過收購泰禾集團、明發集團、萬通地產以及粵泰股份等多個企業合計22宗并購交易,總價款達204.13億元,權益建面超500萬平方米,對應權益貨值超800億元。
2020年伊始,世茂牽手福晟,于1月10日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世茂海峽主導成立“世茂福晟”新平臺,并規定以后整個經營管理主要由世茂操盤。
隨著這場“世紀大并購”的落地,福晟的大量土儲也將為世茂迅速補充可觀的貨值。而且,這批貨的成本并不高。
總體來看,世茂在2019年的獲地成本為5035元/平方米,較總土儲成本低了5.3%。也由此,2019年世茂的利潤大幅增加。
年報顯示,2019年世茂營業額達1115億元,同比大幅上升30.4%;毛利額341億元,同比大幅上升26.6%;毛利率持續穩定保持在30%以上水平,處于行業優勢地位。許世壇表示,未來世茂還將維持這樣的毛利水平。
接下來,除了鞏固目下的地位,擺在許世壇面前的,或許是超越自己。
當然,在并購過程中,世茂也并非全資收購。有些項目只有51%的股權,但享有操盤和并表權利。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給被收購方一定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也減少了世茂自身因大幅出資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用許世壇的話說,不需要付百分百的錢,可能只付一半的錢,這也成了世茂未來的發展方向。
收并購多了,對資金的要求自然更高。
2019年世茂實現回款1950億元,同比大幅上升42%;賬面現金596.2億元,較2018年底上升20.3%。
世茂目前擁有143億元境內債額度,10.4億元美金境外銀團額度以及500億元的總授信額度,資金儲備具有較大空間。
此外,世茂的融資成本也維持在行業較低水平。2019年世茂全年融資成本控制在5.6%左右,較2018年全年5.8%下降0.2個百分點。
今年初,世茂做了一筆定向增資,籌措資金近38億港元;今年3月,世茂建設發行的45億元、5年期公司債,利率甚至低到了3.23%,7年期債券利率為3.9%。
2019年世茂凈負債率為59.7%,連續8年維持在60%以下。依靠今年1月的46.38億元配股,及3月發行的45億元公司債,世茂的目前一年到期債券在150億元左右。
一言概之,目前的世茂不缺錢。
貨多、錢多,且轉速快,這給了許世壇繼續擴張的底氣。他表示,今年世茂會花1000多億元在土地的投資上。
嘗到 “收并購”甜頭的許世壇表示,2020年還將用50%的回款投資新項目。但對于收并購項目,他對質量的要求會有增無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年度業績發布會的同一天,世茂公布了更名消息,將“世茂房地產”更名為“世茂集團”。
事實上,世茂的多元化戰略已頗具成效,2019年世茂物業、商娛、酒店三大業務營業額分別為25億元、18億元以及22億元,營收合計65億元,同比上升46%,目標完成率達105%。
不過,在業績在大幅攀升的2019年,世茂也有“煩惱”:武漢、合肥、福州等地項目因質量等問題引發的多起業主維權事件,或許需要引起加速奔跑中的世茂的警惕和反思。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