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9 11:50:13
每經記者 文巧 李孟林 每經編輯 蘭素英
本周,世衛組織警告疫情呈指數級增長,美國或成未來疫情的“震中”。截至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破12萬例,升至全球首位。
多位名人政要確診感染,包括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英國王儲查爾斯、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考夫婦、“病毒獵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利普金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
意大利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累計確診病例超9萬,死亡人數突破萬例,是中國疫情死亡人數的3倍之多。
疫情之下,全球經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世貿組織和IMF總裁均表示新冠疫情可能將導致比08-09年經濟危機更嚴重的經濟衰退。高盛預計美國二季度GDP將下降24%。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全球加緊救市。美聯儲和國會相繼出臺刺激政策,市場情緒有所提振,本周美股較上周大幅反彈,道指創1938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每經就此特別連線華爾街,對美聯儲最新舉措進行解讀。
更多內容,盡在《一周華爾街》。
丨新冠疫情指數級發展 美國確診病例破12萬或在4月現疫情高峰
01 不到3天就增16萬!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66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
當地時間3月26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全球已有近5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超過2萬人喪生,新冠肺炎大流行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病例數量達到首個10萬花了67天時間,達到第二個10萬用了11天,而第三個10萬僅用了4天,第四個10萬僅用了2天。他強調,這是一場全球危機,需要全球應對。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8時1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66萬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近58萬例。
而根據BNO Newsroom消息,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突破50萬例是在北京時間27日0時左右。這意味著,在不到3天的時間內,全球就新增了16萬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02 王儲首相接連確診直擊戰后最嚴苛限制下的英國
倫敦空空的地鐵(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本周,多位名人政要確診感染,包括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考夫婦、“病毒獵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利普金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
目前,鮑里斯·約翰遜和查爾斯王子有輕微癥狀,均已在家隔離。英國王室和政府高層的接連確診令外界開始擔憂英國女王,白金漢宮在周五發表聲明稱女王與約翰遜最后一次見面是在3月11日,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倫敦空空的街道(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隨著疫情的蔓延,從最開始備受爭議的“群體免疫”到近日的“全民隔離”,英國正在強化其防控措施,開始進行全面封鎖并禁止民眾離開家中,這也是自二戰之后該國最為嚴苛的社會限制措施。
“之前群體免疫出臺時,身邊的許多中國留學生和歐盟來的學生都訂了機票回國。但是學校的反應還是比較積極的,在公共場合都有張貼勤洗手的標識,也開始部分停課,取消了面對面大型集會。”在英國卡迪夫大學上學的張曉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但從這周開始,政府推出了防疫新政,也給每個人手機都發了短信通知,酒吧和健身房等公共設施都關閉了。”
一名在英國劍橋生活了八年的華人向記者表示,很多英國人已經開始意識到嚴重性。
03 美國確診病例破12萬死亡病例3天約翻倍
美國2月15日-3月27日日增病例數量
圖片來源:實時信息統計網站Worldometer
日內瓦當地時間3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里斯(Margaret Harris)表示,美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8時10分,美國累計確診超過12萬例,位居全球第一。從3月23日開始,美國日新增病例均超過1萬,這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還是首次!
美國當前死亡病例為2026例,而此前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新冠死亡人數破千是在東部時間26日6時,當時死亡病例為1050例。這意味著美國疫情死亡人數在三天時間內差不多翻倍。
當地時間3月28日,特朗普表示,為抑制新冠病毒傳播,將考慮對疫情最為嚴重的紐約州及相鄰的新澤西州、康涅狄格州的部分地區實施強制隔離措施,但尚未透露隔離措施的具體細節。目前,紐約州已經有超過5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死亡人數超700人。
04 哥大研究:美國感染人數或是已公布的11倍
圖片來源:新華社
近日,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科學系的科研團隊發表了關于美國疫情走向和干預效果的評估模型,該模型結合當前防控措施,基于2月21日到3月12日間的感染數據模擬了美國3108個州縣的感染情況。
在該模型中,研究人員推算出了3月13日后的180天內美國疫情暴發的主要特征。研究發現,到目前為止,每個感染患者感染的平均人數約為2.2,而大多數人在不知道自己攜帶了病毒的情況下傳播了該病毒,每11例感染患者中僅有1例被確診。也就是說,未檢測到的病例數量可能是官方報告數據的11倍。
05 華盛頓大學:美國疫情高峰或在4月出現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
據路透社報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數據分析顯示,未來4個月新冠病毒肺炎可能導致超8.1萬美國人死亡,疫情或將持續至六月。
研究數據顯示,四月第二周住院患者人數將達到全國高峰,不過在一些州這個高峰可能來的晚一些。在四月第二周,美國將會需要64175張總床位,預計使用的呼吸機數量將達到19481臺。
參與了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這項研究的全球衛生學院副教授鮑比·雷納(Bobby Reiner)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數據可能表明新冠疫情是否是季節性的。嚴格復雜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將幫助美國在未來減少死亡人數,降低死亡率。
雷納博士認為,美國當前確診人數的迅速增加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其中包括新冠病毒檢測率的變化。“目前越來越多的州正在實行更加復雜嚴格的“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我們預計感染率和死亡率會出現大幅下降,這一點可以在可視化統計中得到驗證。”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06 單日死亡近千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數超萬
圖片來源:新華網
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8時10分,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92472例,死亡人數為10023,是中國的3倍。
從統計數據來看,意大利已連續9天單日病亡人數在600例以上,27日的969例創下本次疫情以來的世界新高,28日又新增889例不治人數。
針對如此高的死亡率,多位專家表示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人口老齡化以及病毒測試不夠全面。米蘭Sacco醫院感染科主任Massimo Galli告訴CNN記者,實際的感染人數還要多得多,但只有重癥病患才接受了測試。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蔓延,在實施嚴格封閉措施、加緊增加新的重癥監護室及相關設施配備同時,意大利將許多綜合醫院緊急轉變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醫院。
“鑒于目前疫情的嚴重程度,意大利許多皮膚病醫生、眼科醫生以及病理學醫生都在接受培訓,以便去照顧那些需要使用呼吸機的病患。”意大利知名醫學專家朱塞佩·雷穆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說道。
當地時間3月25日,世衛組織助理總干事拉涅利·古埃拉表示:“在意大利的某些大區,疫情已經接近拐點。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也會隨之下降。”
07 新加坡啟動空運嚴防“斷糧”
圖片來源:新華網
截至3月29日8時10分,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802例,死亡病例2例。
28日,新加坡宣布將進一步嚴格管理學生準證、工作準證等長期準證、簽證持有人的入境程序。在此之前,新加坡已于23日晚禁止持短期簽證的外國人入境或在新加坡轉機。
疫情之下,由于高度依賴進口的特質,本國和鄰國馬來西亞不斷收緊的邊境政策令新加坡公眾開始警惕物資斷供風險,新加坡再度出現“搶購潮”。
“新加坡碳水化合物庫存如大米和面條,足夠支撐三個月以上,蛋白質類食品如肉類和蔬菜庫存則足夠兩個月以上。至于蛋類,除新加坡本地生產外,我們正在啟動空運進口計劃,以防馬來西亞供應中斷。”新加坡食品局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即便馬來西亞的貨源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我們還可以從第三方國家進口。”
針對新加坡目前面臨的挑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糧食安全領域專家保羅·滕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一旦其他國家的糧食生產、加工和運輸受到一個普遍性因素影響,新加坡也將受到很大沖擊。如何提高本土食品生產,則是新加坡面臨的另一個難題。”
因此,如何減緩因高度依賴進口而受到的外界沖擊,必然是新加坡的下一步之舉。
08 法國確診病例近4萬“禁足令”延長兩周
圖片來源:新華社
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8點43分,法國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842人,累計確診37575人,死亡2314人。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醫療資源超飽和運轉的威脅目前籠罩法國,使政府防控疫情面臨嚴峻挑戰。法國衛生部門強調疫情“迅速惡化”,政府升級舉措積極管控。
當地時間3月27日,法國總理菲利普表示,法國正處在新冠病毒流行的開始階段,“傳染病浪潮已淹沒東部地區,并到達法蘭西島大區和上法蘭西大區”。經總統馬克龍批準,法國政府決定將3月31日到期的全國“禁足令”延長兩周至4月15日。
09 印度現超級傳播者:致19人感染約2.6萬人隔離
圖片來源:新華社
3月28日,據央視新聞報道,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印度旁遮普邦隔離了24個村莊的約2.6萬名居民。所有人的隔離原因都可追溯到同一人:70歲的錫克教領袖巴爾德夫·辛格(Baldev Singh),他在死后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據印度媒體報道,這名男性從意大利和德國旅行回國后無視自我隔離的建議,并在去世前參加了錫克教的大型節日集會——為期6天的活動共約20萬人參加。目前旁遮普邦所有確診病例中的28例都因與辛格有直接接觸,其中包括他的19名親屬。目前,當地官員已追蹤到550名辛格的直接接觸者,并嚴格封鎖了旁遮普邦24個村莊。
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8點43分,印度已累計確診987人,死亡24人。
丨 全球衛生流行病已轉為經濟和金融危機
01 WTO:疫情或導致比金融危機更嚴重的衰退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地時間3月25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干事羅伯托·阿澤維多(Roberto Azevêdo)表示,預計經濟衰退及失業現象會比12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時更嚴重,貿易將嚴重下滑。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應對,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自給自足,保持貿易開放和投資流動至關重要。
投行VTB Capital全球宏觀策略師尼爾•麥金農(Neil Mackinnon)此前表示,“前所未有的全球貨幣刺激和全球財政刺激的綜合作用,有較大希望將全球經濟拉回正軌。”
02 IMF:全球衛生流行病已轉為經濟和金融危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3月27日上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召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緊急視頻會議。IMFC主席康亞戈和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會后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當前面臨前所未有的局面,一場全球衛生流行病已轉變成一場經濟和金融危機。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稱,全球范圍內,經濟已經陷入跟08-09年金融危機一樣嚴重的衰退,甚至更為糟糕。“目前,對世界經濟停擺的一個主要擔憂是,可能會引發破產和裁員潮,這不僅會阻礙經濟復蘇,而且會破壞我們社會的結構。”她表示。
03 高盛預測全球GDP將萎縮1%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地時間3月23日,美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發布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將下滑約1%,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一年經濟下滑幅度更大。
高盛在報告中表示,“為了應對這場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全球對經濟活動的有形(相對于金融)約束是戰后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高盛認為,發達經濟體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將在第二季度“非常急劇”地收縮,其中美國二季度GDP將下降24%。
04 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突破300萬創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勞工部發布數據顯示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328.3萬人,創歷史新高。這一數字超過了2009年3月份大衰退時期66.5萬的峰值,以及1982年10月份觸及的69.5萬的歷史最高水平。
據報道,前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預計下周美國失業率將達到兩位數。
美國勞工部長尤金·斯卡利亞(Eugene Scalia)在一份聲明中說:“失業人數的大幅增加并不令人意外。美國人已經認識到,我們必須暫時停止某些活動來打敗新冠病毒。”
丨 美股大“放水”后大波動全球加速救市
01 三連漲結束!道指仍錄得1938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圖片來源:新華社
本周,美股經歷“過山車“,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受美聯儲無限量QE政策刺激,從周二開始,美股連續三日大漲,道指周二創下193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達11.37%。此后三日,道指累漲近4000點,漲幅達21.3%。但隨著美國新冠確診病例數躍居全球第一,以及美聯儲周五表示從下周開始會放慢購買美國國債的步伐,市場情緒大受打擊,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VIX指數大幅上漲,周五美股低位震蕩,尾盤大幅跳水,結束了本周的三連漲。
總體來看,本周對美股而言是一個反彈周。道指一周上漲12.84%,創1938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標普500指數一周上漲10.26%,創2009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納指一周上漲9.05%。
個股方面,美國制造業標桿企業波音在前四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近90%,周五受市場影響下跌超過10%,最終錄得周漲幅68.4%。
不過,荷蘭國際集團(ING)亞太研究主管羅伯特•卡內爾(Robert Carnell)則警告,由于全球市場仍面臨許多挑戰,本周的股市反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02 無限QE后美又通過史上最大刺激方案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27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國會表決通過的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這也意味著該法案正式生效成為法律。
該方案包括直接向個人和家庭發放支票,加強失業保障,為遭受重創的醫院和醫療保健服務供應商提供資金,為企業提供貸款補助。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經濟刺激方案,是有史以來頒布的任何救助法案的兩倍”。
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在當地時間27日上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我們估計美國今年的生產損失約為9200億美元,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計劃將在2021年中期之前縮小美國的損失。”報告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美國實際GDP將比2019年同期下降2.3%,這將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23日,美聯儲剛公布一項大規模的救市計劃,將擴大其資產購買的規模,并把某些類型的公司和市政債券囊括在內。美聯儲表示,一周前批準的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購買將是無限制的,本周還將購買3750億美元的國債和2500億美元抵押貸款證券。但從下周開始,美聯儲將會放慢購買美國國債的步伐。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亞洲市場首席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認為,該計劃將提振投資者的情緒。他還表示,美國政府“需要表現出它不是只依靠(美聯儲)來擔當重任”。但他同時警告,雖然“今天達成的巨額財政計劃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前方的挑戰仍然艱巨”。
前美聯儲國際金融部副主任約瑟夫·加農(Joseph Gagnon)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除了繼續加大經濟刺激力度以外,國會還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這將取決于控制疫情的時間,以及經濟活動受限的時間。"
03 NBD連線富國銀行證券高級經濟學家
山姆•布拉德(Sam Bullard)是富國銀行證券的董事總經理兼高級經濟學家,常在《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今日美國》等媒體上發表對于美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看法。
NBD:你如何看待美聯儲的最新量化寬松政策?這是美聯儲首次回購公司債券并向公司發行直接貸款,為何美聯儲會在此時公布這一舉措?
布拉德:美聯儲在周一加注了量寬政策,甚至超過了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的寬松程度。這也是美聯儲第一次購買公司債券。由于美國金融市場連日來的陰霾,部分市場開始崩潰,美聯儲需要采取這樣的行動。接下來美聯儲需要隨時監測經濟狀況和金融市場來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政策調整。
NBD:此次無限量寬政策將對市場造成什么影響?從長期來看,你認為是否能起到穩定和提振市場的作用?
布拉德:美聯儲希望通過實質性行動來增加金融市場的信心,支持信貸流動,從而為整體經濟提供支持,這些措施有助于阻止急劇而短暫的經濟收縮發展成為更深、更長時間的經濟衰退。預計該病毒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得到控制,美國(和全球)的經濟活動會開始反彈。在那之前,要穩定金融市場將有很長的路要走。
NBD:在當前的形勢下,你認為美聯儲的下一步可能會采取什么舉措?
布拉德:美聯儲可以做的還有很多,例如大幅增加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時間會證明這一舉措是否必要。至于負利率,我認為不到萬不得已,美聯儲不會采取這一措施。另一方面,財政政策在幫助支持經濟支出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直接作用,國會需要采取更多行動。
04 G20啟動5萬億美元救市計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
3月26日晚,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召開,這也是G20歷史上首次以視頻方式舉行領導人峰會。
根據G20特別峰會聯合聲明,G20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經濟計劃,以應對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和金融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支持各國中央銀行采取措施,促進金融穩定和增強全球市場的流動性。
05 德國巨額援助計劃獲批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德國聯邦參議院當地時間27日審議通過了一項高達1560億歐元的巨額援助計劃,這意味著這項計劃將進入實施階段,發放給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個人的首批援助資金將在4月1日左右到位。
根據該計劃,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將獲得總計500億歐元的直接補貼。大企業可以獲得6000億歐元的救助資金。
06 加拿大央行緊急降息50個基點推出救市工具包
圖片來源:攝圖網
北京時間周五晚間,加拿大央行緊急降息50個基點,將隔夜利率從0.75%調降至0.25%。
同時,加拿大央行還宣布啟動商業票據購買計劃,該計劃有助于緩解短期融資市場的壓力,從而為企業保留重要的融資來源。
另外,加拿大央行將開始在二級市場上收購加拿大政府債券,每周至少需要購買50億美元。該計劃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調整,但將繼續進行,直到經濟復蘇為止。
丨 科學抗疫
圖片來源:攝圖網
1 世衛:新冠疫苗研制至少還需12-18個月
世衛組織正在測試四種最有希望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包括抗瘧疾藥物氯喹和羥基氯喹、瑞德西韋、艾滋病藥物洛吡那韋和利托那韋的組合,以及這些藥物和干擾素-β的組合。挪威和西班牙已經登記了第一批接受新冠肺炎治療試驗的病人。
針對疫苗研發,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27日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制至少還需要12至18個月,所有個人和國家不要使用未經證明有效的治療方法。
2 英美等國加速修建方艙醫院
隨著疫情的加速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借鑒“方艙醫院”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集中隔離。除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等國正在使用方艙醫院收治輕癥患者外,美國、英國、奧地利、巴西等國也正在興建中。
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紐約州州長科莫宣布,位于紐約市曼哈頓的第一個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改造的臨時醫院完工,可容納1000個床位,將在下周一開始收治病人。紐約州計劃建立8家臨時醫院以應對預期的新冠肺炎患者激增,預計對醫院床位的需求將在三周內達到頂峰。
同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首席執行官西蒙·史蒂文斯宣布,英國將在伯明翰和曼徹斯特再建兩家臨時醫院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新醫院將于四月份投入使用。倫敦國際會展中心(ExCeL)改建的急診醫院將于下周開放。
3 瑞德西韋或以委托生產方式在中國大陸落地
3月25日,據報道,若三期臨床試驗的揭盲結果顯示瑞德西韋對新冠肺炎安全有效,吉利德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可能采用委托生產的方式,而不會采用授權專利給國內同行的方式。
3月2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吉利德在研藥物瑞德西韋“孤兒藥”資格,適應癥為新冠肺炎(COVID-19)。不過,在遭到業界反對后,吉利德于26日宣布已請求FDA撤銷此前瑞德西韋獲批的“孤兒藥”資質,并放棄與此相關的所有權益。在美國,孤兒藥認定主要針對罕見病,即患病人數小于20萬人的疾病。
目前,6項關于瑞德西韋針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以檢驗該藥物治療不同類型的COVID-19患者的療效。其中,武漢正在開展三期臨床試驗,有望在4月獲得結果。
4 艾伯維放棄克力芝專利權
3月23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制藥商艾伯維將放棄克力芝(Kaletra)的專利權。
克力芝是兩種抗病毒藥物——洛匹那韋(lopinavir)和利托那韋(ritonavir)——的復合制劑,通常用于治療艾滋病毒。現該藥物正被研究用于治療新型冠狀病毒,關于克力芝對新冠病毒療效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不過,上周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克力芝針對新冠病毒的治療并沒有太大效果。
5 蘋果與白宮合作開發疫情APP
當地時間3月27日消息,蘋果公司和美國白宮宣布將合作發布一款應用程序,將引導用戶從疾病控制中心獲得關于新冠肺炎的指導。
白宮官員表示,這款應用程序將以“COVID-19”命名在應用程序商店中出售,它將詢問用戶有關癥狀、位置和風險因素的問題,然后從疾控中心提供適當的最新指導。該應用還將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官方信息回答有關新冠病毒的常見問題。
丨疫情下的全球生態
東京奧運會確認將推遲一年
日本東京站前拍攝的東京奧運會倒計時電子鐘(圖片來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3月24日,國際奧委會宣布,鑒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在與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和東京都政府討論后,完成疫情對奧運會沖擊的評估,決定推遲東京奧運會至2021年夏天舉行,延期后的奧運會名稱仍保留“東京2020奧運會”。
28日,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森喜朗在日本電視臺節目中,就決定東京奧運舉辦日程表示,“或許可以認為是明年6月至9月期間”,并表示“希望下周內得出某種結論”。
多家日本媒體推測,東京奧運會推遲舉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60億美元。
在此之前,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挪威已相繼宣布退出東京奧運會。
特朗普動用國防生產法 要求通用汽車產呼吸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動用《國防生產法》,要求通用汽車公司生產治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所需呼吸機。特朗普表示,因時間緊迫,聯邦政府已放棄與通用汽車公司的相關談判,并指責通用汽車公司“浪費時間”。當天,通用汽車宣布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啟動呼吸機生產。
隨著新冠肺炎在美國和歐洲迅速擴散,多地的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儲備出現了嚴重短缺。《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除通用汽車外,特斯拉、大眾、法拉利、菲亞特克萊斯勒、日產、本田、豐田和空客等車企及航空航天制造企業正在就轉產醫療防護設備進行積極探索。
25日,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Twitter上表示,公司將“盡可能快地”重新開放其紐約工廠,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生產呼吸機。此前,特斯拉與醫療器材公司美敦力就轉產呼吸機進行了長時間的工程討論。
24日,福特汽車宣布正在與通用電氣的醫療部門及3M合作生產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防護設備。23日,菲亞特克萊斯勒宣布將開始改造其位于中國的一家工廠,計劃每月生產超100萬個口罩。
蘋果或推遲秋季新款5G iPhone發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劉春山攝
3月26日,據日經新聞援引相關人士,蘋果公司已開始討論將新款智能手機iPhone上市時間較通常推遲數個月。此前,蘋果預計將于今年9月前后首次推出該款支持5G的新款iPhone。
據報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擴大可能導致的消費減退,蘋果對于銷售環境逐漸感到憂慮,同時新款iPhone的工程開發也出現部分延遲,這對來自美國、日本、韓國、中國、歐洲等地的零部件供貨商的影響可能擴大。
空客減少飛機機翼生產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地時間3月26日,空中客車(Airbus)宣布,由于新冠疫情帶來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暫時調整該公司在德國不來梅、英國菲爾頓和布勞頓的機翼工廠的生產活動,為期三周。在此期間,這些站點將保持開放狀態,并將繼續確保機翼交付到最終裝配線。
此外,空客還表示,法國和西班牙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已在本周一部分恢復,英國、德國和美國的其他業務也正常營運。上周,空客曾宣布暫停法國和西班牙業務四天。
波音計劃5月份重啟737Max生產
波音737 Max客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3月24日,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波音公司計劃在5月份重新開始737 MAX的生產,結束因墜機事件導致的安全禁令引發的長達數月的停工。波音的計劃取決于新冠疫情的發展,目前美國監管機構已經批準737Max復產。知情人士透露,波音已經要求一些零件供應商在4月開始發貨。
波音公司首席財務官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表示,“第一要務是讓客戶訂單恢復正常,不過增加生產要和清理庫存相結合,我們不想再增加庫存積壓量。”
目前,目前波音公司向美國政府尋求600億美元的援助,用來支撐其財政危機和陷入困境的航空供應鏈。
軟銀擬出售410億美元資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王嘉琦攝
3月23日,軟銀集團宣布將啟動一項緊急資產出售計劃,在未來一年內籌集至多410億美元,以回購股票和削減債務,此舉旨在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消除市場對其業務虧損的擔憂。受此刺激,軟銀股價周一盤中大漲19%,這是該公司近19年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由于科技押注失敗,軟銀旗下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已連續兩個季度錄得虧損,再加之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軟銀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財務壓力。
投資公司Redex Holdings分析師柯克·布德里(Kirk Boodry)預測,鑒于當前市場脆弱,軟銀可能會出售合并后的Sprint和T-Mobile US股份或阿里巴巴股份以改善財務表現。
通用電氣飛機發動機業務將裁員10%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地時間3月23日,通用電氣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使航空飛行和飛機的需求下滑,其飛機發動機部門在美國本土的事業部將裁員10%,預計2600名員工將受此影響。
同時,維保部門的半數員工將進入為期三個月的無薪假期。該公司預計,此舉能夠節約5億-10億美元的開支。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通用電氣是這輪公共衛生事件中第一個宣布大型裁員計劃的美國制造業龍頭。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文巧李孟林
編輯:蘭素英
視覺:劉青彥
排版:蘭素英楊詩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