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4 19:32:54
2019年綠城中國銷售額首破2000億元。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這幾年我們在康復期,再過三年是快速起跑期,我們在努力向大家的預期靠近。”3月23日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3900,HK;以下簡稱綠城中國)總裁張亞東所說的“康復期”,精準描述了綠城2019年的成績和處境。
經歷了跌宕與修復的過程,2019年綠城中國多項指標增幅明顯。總合同銷售額達2018億元,同比增長29%,首破兩千億元大關;總合同銷售面積也“沖破千萬”,達到約1027萬平方米,銷售的綜合回款率達到87%。
與此同時,綠城中國歸母凈利潤增長達147.3%,主要得益于其他業務的增長以及合營公司貢獻的業績。不過,這種借由“合作”修復規模的方式,也讓綠城中國在2019年的銷售權益比例縮至56.72%。
規模雖然迎來“拉漲”,但2019年綠城中國營業收入615.93億元,同比僅增加2.1%。
這意味著,2019年增加的量對營收的貢獻不大。同時,合營業務也瓜分了綠城中國的歸母凈利潤。加之大規模的減值撥備,綠城在2019年的利潤率、資產回報率等一系列盈利指標表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于沒有達到廣大投資者預期的方面,張亞東在業績會上直言,“希望大家給我們時間,我們會努力工作的。”
以產品品質著稱的綠城中國,在2019年的主打產品杭州金鱗府、海南藍灣小鎮等,均創造了不錯的毛利率。
正是受到產品溢價能力的帶動以及較高毛利業務營收的增長,2019年綠城中國實現了24.8%的物業銷售毛利率,較去年的21.3%有一定增長。
而2019年,綠城中國實現凈利潤39.32億元,相較2018年的23.75億元同比增加65.7%;歸母凈利潤24.80億元,相較2018年的10.03億元同比大幅增加147.3%;實現歸母核心凈利潤43.36億元,同比增長14.2%。
同時,綠城中國一部分增加的利潤,是因為收購附屬公司公允價值變動導致的遞延稅項增加,減少當期稅務,從而增加了利潤。
另外,綠城中國今年又一次進行了減值撥備,即給資產降低了估值。對于投資人來說,因為減值撥備,會以費用形式平滑利潤,即在利潤里扣除。這種做法在同等市盈率的估值下,相當于讓投資人承受了這部分損失。
接連的減值撥備讓綠城減去了幾十億元的利潤,以2019年為例,按綠城12.8倍靜態市盈率計,因減值撥備而可能造成的市值損失約180億元。對于投資人來說,減值撥備造成了利潤的減少和股價的降低,進而遭受投資損失。
不可否認,減值撥備是某些公司用于平滑利潤的工具。比如,某些頭部房企就曾經在年報中做了減值撥備,這一般被解讀為藏利潤,來年還能用減值撥回的手段調回去來平滑利潤。但綠城連續三年減值,過度的保守,令不少投資人表示“有點出乎意料”。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 制圖:每經編輯 魏文藝
不過,商業減值只是以費用形式出現在利潤表里,沒有實際現金的流入和流出。
而對于這個問題,綠城中國管理層也沒有回避。在業績會上,張亞東表示,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才會撥備減值。一些項目在限制政策的影響下出現了問題,對項目效益出現了不同程度影響。同時持有物業和資產,按照市場歸類和準則要求做了一些會計處理。對于現階段的狀況,綠城還是有信心的。
以多元業務為行業標簽的綠城中國,在2019年來自于物業銷售的營收占據最大比例。2019年綠城中國物業銷售業務的收入略有下降,累計收入544.33億元,占總收入的88.4%。
但其他業務略顯勢弱,同比下降1.34%,主要是因為全年轉結面積297.05萬平方米,較上年的339.31萬平方米下降12.5%。
作為綠城中國曾經的“王牌”業務之一,代建業務在2019年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約50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為664億元,同比增長20%,累計較2018年下滑了8個百分點。
而拉長時間線來看,2018年綠城中國代建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率為28.4%,較2017年同期下滑109.2個百分點,增速呈下滑態勢。
億翰智庫指出,在綠城代建業務增速放緩之時,未來還很大可能面臨同業競爭加劇的問題。從業務層面來看,2019年1月20日正式亮相的藍綠雙城與綠城代建業務存在著巨大重合,因此藍綠雙城的出現或將“分流”代建市場,對綠城中國的代建業務形成一定沖擊。
不過張亞東在業績會上稱,通過子品牌的確立、資本的代建、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綠城中國的代建板塊到2025年相信會遠遠超過1500億元的規模。現在這一塊還在進一步的研究和摸索中,這個規模暫定這樣一個下限。
“這幾年我們在康復期,接下來我們是健身期,再過三年是快速起跑期。”張亞東在業績發布會上對在場投資者們說,“廣大投資者最關心的是未來,(目前)新的事情基本沒有出現,老的事情正在解決的路上。”
不過此次綠城中國業績發布會上,管理層還是指出了2019年度的幾個亮點。
其一就是新增貨值的權益比高、溢價率高。2019年綠城中國總共新增54個項目,新增總建筑面積1236萬平方米;累計支付金額690億元,其中權益部分支付523億元,權益明顯提升達到了75%左右。
而且,綠城中國可售投資類的項目貨值儲備達5960億元,其中一二線項目可售貨值占比73%。
綠城中國投資項目的整體去化率達到68%,在二線城市的平均去化率甚至達到73%,其中新增房源全集團的綜合去化率達71%,存量房源的去化率為61%。
另外,從周轉速度上來看,綠城從拿地到開工大概提升了10%的時間,從拿地到開盤提速了12%,隨之則是成本的降低。
張亞東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今年重點是提質增項,如今綠城中國的財務安全已基本穩定,運營效率在逐步提升的過程中,在擺脫歷史遺留問題后,綠城會加速奔跑。
“2020年核心是穩健經營,實現有質量發展。三年后才能做到高質量發展,希望經過持續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張亞東表示,2020年綠城中國的目標是2500億元,只要不出現“黑天鵝”“灰犀牛”,按照去年68%去化能力,目標能夠大概率實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綠城中國發布年報當日(3月23日)收盤,綠城股價報7.08港元,跌幅達17.39%;截至今日(3月24日)發稿時,綠城中國股價報6.75港元,跌幅為4.66%。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