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2 10:01:12
每經記者 余佩穎 譚玉涵 每經編輯 高涵
本周,意大利死亡人數突破4000例而躍居全球最高,6個海外國家確診人數已破萬例。疫情之下,恐慌情緒高漲,本周道指跌超4000點,五大科技巨頭FAANG一個月內市值蒸發1.4萬億,美國三大航司股價較年內高點已遭腰斬。
為應對疫情而采取的社會疏遠措施還在不斷擴大影響范圍,不少歐洲國家宣布采取全國范圍的封鎖措施,全球已關停或計劃關停的車廠超過100家……
為了降低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影響,全球開啟降息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北京時間3月20日16時,2020年全球至少有35個地區先后宣布57次降息。
令人欣喜的是,抗疫迎來了新成果。3月16日,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研發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mRNA-1273疫苗已開始首次人體測試,次日中國科研團隊宣布其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梳理,目前全球有超過20種新冠疫苗正在研發。
更多內容,盡在《一周華爾街》。
海外疫情蔓延 全球上演救市“總動員”
01
全球新冠病例超30萬 意大利死亡人數超中國
柳葉刀:意大利的實際感染規模可能比報告的數字多
數據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截至3月22日08:13,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確證病例數達304529例,死亡病例數達12937例。海外確診病例總數為223223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數為25493例,僅次于意大利的53578例。
截至上述時間,意大利死亡人數為4825例,超過中國,是世界上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3月19日,多倫多大學達拉拉娜公共衛生學院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通訊文章,認為意大利的實際感染規模可能比報告的數字要多。成立于1972年的達拉拉娜公共衛生學院擁有加拿大最大的公共衛生學者群體。
“當所有情況都被納入考量后,在2020年2月29日這一天,我們估測意大利實際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有3971例,而當日報告的病例是1128例,這意味著或有72%的病例沒有監測到,”上述通訊文寫道。在加入各種變量的敏感性分析中,29日實際的暴發規模從1552例患者到4533例不等。
NBD獨家披露諾獎獲得者海外疫情研究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教授持續跟蹤確診及死亡數據,預測疫情走勢。在他發給《每日經濟新聞》的最新研究中寫道,
“鉆石公主郵輪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意外的實驗,因此我們可以借由它估計新冠肺炎的人口死亡率,而不必擔心何為確診病例(各國確診病例的標準不一致)。該游輪上大約有1690名65歲以上的人,其中有7人死亡。因此65歲以上人群的新冠肺炎死亡率為7/1690,即0.41%。相比之下,2017年至2018年,在美國5300萬同齡人口中,65歲以上的人約有5.1萬人死于流感,這使得流感的人口死亡率為0.096%。
這意味著,如果新冠病毒像流感一樣傳播至各處,那么它的致死率將是2017年~18年流感對美國65歲以上人口致死率的0.4/0.096=4.3倍。當然,從一艘游輪出發來推斷對整個世界影響可能是愚蠢的,但我們想不出其他方法來估計人口死亡率。如果游輪上的條件特別有利于新冠肺炎的傳播,或者游輪上的老年人健康狀況較差,那么新冠肺炎和流感致死率之間的差異就會小一些。”
02
各國救市行動進行時
周五(3月20日)美股尾盤跳水,本周標普500指數更是兩度觸發熔斷,三大股指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本周,道指跌超4000點,跌幅達17.3%,納指跌12.64%,標普500指數本周跌14.98%。在周一(3月16日)觸發熔斷后,美國當地時間周三(3月18日),美國股市再度暴跌,標普500指數盤中觸發本月第4次、史上第5次熔斷。同日,道瓊斯指數近3年來首次失守2萬點,從2月12日道指最高點算起,道指在24個交易內跌去了1萬點。
截至美國當地時間3月20日收盤,蘋果、微軟、亞馬遜和Alphabet以及Facebook自2月19日市場見頂以來市值總共蒸發了超過1.4萬億美元。
高盛美國首席股票策略師戴維•科斯汀(David Kostin)認為標準普爾500牛市將很快結束,但同時他也表示后續可能出現大幅反彈。科斯汀上周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新冠疫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和社會混亂。股市是一個先行指標,因為在沒有發布任何相關收益或宏觀數據的情況下,熊市就已經發生了......多種組合工具表明,標普500指數可能在2000點左右見底。但是,如上所述,事件驅動的熊市之后通常會出現大幅反彈,我們仍然預計標準普爾500指數將在2020年底達到3200點。”
美聯儲:零利率+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計劃
美國當地時間19日,美聯儲宣布聯手九大央行的救市措施。美聯儲將與澳洲聯儲、巴西中央銀行、丹麥國家銀行、韓國銀行、墨西哥銀行、挪威銀行、新西蘭儲備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瑞典國家銀行建立臨時美元流動性安排,旨在減輕全球美元融資市場的壓力,從而減輕這些壓力對國內外家庭和企業信貸供應的影響。
3月15日,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降至0-0.25%,并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計劃,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美股投資者似乎對此并不“買賬”。3月16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一開盤美股即觸發熔斷,這是美股兩周以來第三次熔斷,也是美股歷史上的第四次熔斷。
NBD連線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
朱超平是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洞察團隊的一員,常向華爾街日報、法新社等媒體發表對于經濟與金融的觀點。
朱超平 圖片來源:摩根大通官網
NBD:您如何理解美聯儲選擇“一步到零”而不是逐漸降息的舉措呢?
朱超平: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于本周的常規議息會議上宣布降息,而提前降息加上大規模量化寬松的舉措,反映出美聯儲高度關注上周在股票和債券市場上出現的流動性緊縮,因而試圖防范信貸市場出現沖擊并向經濟其他部門擴散。
由于美國對疫情的防控還處在較早的階段,市場和美聯儲也缺乏足夠的信息來評估經濟受到的影響,而此時利率已經下降至0,這可能導致市場開始擔憂美聯儲還有多少子彈可以在未來使用。疫情造成的外出減少對服務業將造成沖擊,以及油價下行對能源行業的影響,都有可能逐漸顯現,這些可能加劇美國經濟短期衰退的風險。伴隨疫情數據的逐漸披露,這些擔憂可能繼續造成市場的大幅波動。
NBD: 市場對美聯儲“零利率”反應消極,您認為長期來看,降息至零能夠減弱新冠肺炎的影響,提振市場嗎?
朱超平:美聯儲聲稱降低利率目標是要支持信貸流向家庭和企業,這也有利于緩解家庭和企業面臨的現金流風險,防止信用風險迅速上升。在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協調方面,0利率政策也有助于降低美國政府的負債成本,推動相應財政支出計劃的實施。財政政策在提供疫情防治費用,以及支持受到沖擊的低收入人口和企業部門方面更具針對性。
英央行:8天內再度降息 利率下調至0.1%
倫敦當地時間3月19日,英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從0.25%下調至0.1%這一歷史低位,這是英國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沖擊在本月內第二次緊急降息。在19日舉行的特別會議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再次降低利率,并增持2000億英鎊的英國政府和公司債券。此前,英國央行于11日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0.25%。英國財政部在隨后公布的預算案中也提出300億英鎊的經濟刺激方案。
英國領先的貸款和保險服務提供商萊坊金融(Knight Frank Finance)創始人西蒙·甘莫(Simon Gammon)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材料中對此表示:
“英國央行在幾天內第二次下調基本利率,這意味著任何接受跟蹤抵押貸款的人都將看到支出的立即下調。在多數情況下,這會逐漸傳導到固定利率產品,但由于新冠肺炎的蔓延給貸方帶來了財務壓力,他們的做法可能各有不同。在上周降息至0.25%之前,抵押貸款市場的活動已經處于四年間的高位。這次降息很可能會鞏固轉按(re-mortgaging)的進一步活動。”
西蒙·甘莫擁有20年行業工作經驗,曾協助許多私人銀行設計相關投資產品并推向市場。
歐央行:5萬億大救市
歐央行行長拉加德 圖片來源:歐央行官網
德國當地時間3月18日早上,歐央行宣布75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4萬億元)的資產購買計劃,以應對新冠肺炎的暴發和擴散而給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歐元區帶來的嚴重風險。在此消息公布之后,全球市場流動性出現了短暫好轉,美元指數開始殺跌,原油開始飆升,美股期指開始轉好。
歐央行在聲明中寫道,“啟動一項新的私有和公共部門證券臨時資產購買計劃。這項新的大流行緊急購買計劃(PEPP)總額將達到7500億歐元。采購將進行到2020年底,其中將包括現有資產購買計劃(APP)下所有符合條件的資產類別”。
澳洲央行本月第二次降息
澳央行行長菲利普·洛 圖片來源:澳央行官網
3月19日,澳洲聯儲最新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0.25%。利率決議公布后,澳元/美元短線拉升逾80點。早前,澳洲聯儲于3月3日就曾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0.50%,彼時稱將準備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應對海外新冠病毒暴發對澳大利亞當前經濟的影響。此外,該央行指出,將繼續為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并將進行長期回購操作。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澳洲聯儲在19日的每日市場操作中注入創紀錄的127億澳元,旨在緩解目前債券市場上流動性限制。前一日,該央行已經注入了107億澳元,目前這番舉措使商業銀行擁有了188億澳元的盈余現金。
日、俄擬制定經濟刺激計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上述央行的救市計劃,日本與俄羅斯也先后宣布了對抗新冠疫情的經濟刺激計劃。
3月19日,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和執政的自民黨正在規劃一項規模超過30萬億日元的新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新冠疫情。該計劃的核心是向民眾派發現金。
當地時間3月16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宣布,俄聯邦政府將動用300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282億元)的資金,用來保障疫情期間的經濟發展和為民眾提供幫助。
IMF:準備好調動1萬億美元貸款能力
圖片來源:IMF網站
美東時間3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IMF準備好調動1萬億美元貸款能力用于抗擊疫情,且呼吁全球提供貨幣、財政和監管的支持。為了防止疫情對經濟造成長期損害,有必要出臺額外的財政刺激措施。
03
科研抗疫
科研抗疫:新冠疫苗臨床實驗啟動
圖片來源:美聯社
3月17日,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宣布其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16日,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研發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mRNA-1273疫苗已開始首次人體測試。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梳理,目前全球有超過20種新冠疫苗正在研發,減毒活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是當前各機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采用較多的技術路徑。
世界上第五大制藥企業賽諾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公司利用SARS疫苗開發技術來研制新冠病毒DNA疫苗,疫苗預計在6個月內進行體外測試,并在12-18個月內開展人體臨床試驗。此外,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1月開始研發疫苗,希望在11月初開始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3月16日,德國生物技術集團BioNTech宣布與中國復星醫藥(Fosun Pharma)也達成一項涉資1.35億美元的合作以開發COVID-19疫苗,有望于4月下旬開始臨床試驗。
微軟將與美疾控中心合作開發聊天機器人應對新冠
3月20日,據華爾街日報,微軟正在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以及一些大型醫療保健提供商合作,部署一款聊天機器人來幫助應對新冠病毒危機。
微軟的這款聊天機器人會引導用戶進行自我評估,如果認定患者有風險,則會幫助其聯系進一步的資源和醫療專家。科技公司正在采取多項努力來幫助政府應對危機,使用聊天機器人是其中之一。谷歌本周開通了一個網站,幫助引導潛在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前往檢測地點。
04
車企停產 航空業受沖擊
疫情之下企業如何自救?
新冠疫情蔓延 歐美車企陷停工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經關停或計劃關停的汽車工廠已經超過100家。
早前稱“新冠病毒風險遠低于車禍喪生”的馬斯克,他創立的特斯拉也于當地時間3月19日宣布,從3月24日起,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將有序地進行短暫停產。此外,除了必需零部件和供應品之外,紐約工廠也將短暫停產。
而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的歐洲,車廠停產決定下發更早,以汽車為中心的企業活動幾乎陷入癱瘓狀態。其中,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公司在歐洲的工廠將停產四周。德國大眾集團、戴姆勒公司也同樣宣布,將關閉位于歐洲的大部分工廠,停產至少兩周。至此,另有沃爾沃、菲亞特克萊斯勒、法拉利、蘭博基尼、西雅特、雷諾、日產、福特、PSA等汽車制造商同樣宣布暫時關閉部分或大部分歐洲工廠。
北美車廠同樣面臨停工。3月18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的高管18日在與工會領導人討論后,決定暫時關閉在美國、墨西哥及加拿大的工廠,以限制新冠病毒的傳播,這場史無前例的停工將影響到數十萬工廠員工。這些工廠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員工并排工作,工人們越來越擔心該病毒會在工廠內迅速傳播。上述公司表示,他們將很快開始暫停工廠運營,停工將至少持續到3月30日。
航空公司受疫情沖擊面臨困境 發起自救
自1月21日的高位以來,美國的四大航空公司中已有三家股價腰斬。其中,截至當地時間3月20日收盤,美國聯合航空(NYSE: UAL)股價跌幅高達71%,伯克希爾·哈撒韋2月27日出手加倉的達美航空(NYSE: DAL)則暴跌65%。
波音(NYSE:BA)本周連跌5日,且此前已經連續下跌4周,年內跌幅超過70%,總市值僅剩535億美元。3月17日,波音公司呼吁美國政府向陷入困境的美國航空航天制造業提供至少600億美元的援助。波音公司表示,其背后代表著1.7萬個供應商,250萬個就業崗位,如果無法獲得援助,整個美國航空制造業可能會面臨崩潰。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對航空業的打擊,各航司發起運力削減、減薪、爭取援助等措施。3 月 16 日,許多大型航空公司宣布削減高達 80% 左右的運力,其中包括美國航空、美聯航、北歐航空、維珍航空、法荷航和新西蘭航空等等。
達美航空CEO20日致信員工表示,公司二季度營收將下降100億美元,同比暴跌80%。早前,達美航空曾宣布所有高管將減薪50%,CEO及董事會成員宣布放棄未來6個月的全部薪資。英國維珍航空也表示,在未來3個月里,將要求員工休8周無薪假。首席執行官夏·韋斯表示,將自我減薪20%直至2020年底,高管層將減薪15%。
3月 17 日,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的航空公司正與政府談判,呼吁聯邦政府提供至少50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以渡過難過。此外,英國團結工會秘書長萊恩·麥克盧斯基(Len McCluskey)也呼吁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紓困航空業。
05
文體活動按下暫停鍵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戛納電影節:3月19日,戛納電影節官方正式宣布,受疫情影響,原計劃的5月12日至23日的戛納電影節將無法如期舉行,或將延期到6月底/7月初舉辦。
2020歐洲杯:3月17日,歐足聯正式宣布將2020歐洲杯延期至2021年6月11日至7月11日舉行。
東京奧運會:據日本體育雜志《日刊體育》17日報道,就東京奧組委理事高橋治之提出的東京奧運會延期到2022年舉行方案,已有多名奧組委理事表示同意。據稱,奧組委理事會30日將召開會議討論該問題。
原油期貨最低跌至20美元/桶 創18年新低
圖片來源:攝圖網
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原油期貨價格繼續重挫。紐約輕質原油4月合約盤中最低跌至20.06美元一桶,這個價格已經回到2002年的水平。
美國當地時間3月19日,美國能源部表示,首批將購買3000萬桶石油作為戰略石油儲備,最終將購買7700萬桶石油,來支持面臨“潛在災難性損失”的美國石油生產商。
由于3月初舉行的OPEC+會議未能就具體減產規模和配額達成一致協議,沙特為威懾俄羅斯打響了石油價格戰,宣布增加產量并下調售價,國際油價便急速墜落。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也在沖擊著原油全球需求端。
本周,布倫特原油大跌20.66%,WTI原油暴跌28.21%。在周三(3月18日),國際油價再現暴跌一幕,各創新低,其中,WTI原油價格周三收盤價刷新了18年的價格低點;布倫特原油收盤價則創下2003年5月以來新低。
橋水基金爆倉?瑞達利歐:我保證,橋水一切安好
瑞達利歐 圖片來源:東方IC
3月18日A股下午開盤后,一則關于“橋水基金爆倉、贖回”的消息傳開,稱橋水遭遇沙特等投資方的“大額贖回”,由此引發上周市場的劇烈波動。18日晚間,瑞達利歐微博回應橋水爆倉,內容如下:
“今天中國國內有傳言橋水‘崩了’、“遇上麻煩了”。我向你們保證這完全是錯誤的,橋水一切安好。橋水的財務狀況非常穩定,既沒有出現在目前情況下與我們預期不符的投資虧損,也沒有出現與我們過去45年來做投資的常態不符的損失。我附上了我昨天發給客戶的信件來說明事實情況。希望你能閱讀來了解目前的事實是如何。”
美國人造肉企業Impossible Foods 再獲5億美元融資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美國人造肉初創企業Impossible Foods宣布完成約5億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該筆資金將用于基礎研究和產品研發、加快擴展生產規模、擴大零售業務和增加全球主要市場供應,并加快公司人造豬肉產品的商品化進程。
Impossible Foods自2011年創立以來已籌集接近13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比爾·蓋茨、谷歌、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等。新一輪融資由新投資者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領投,現有投資者Khosla、維港投資和淡馬錫亦參與其中。
西門子確定新CEO接班人
Roland Busch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3月19日,西門子宣布,股份公司現總裁兼任CEO凱颯(Joe Kaeser)任期結束后將不再續約,其職位將由現任副首席執行官、首席技術官(CTO)博樂仁(Roland Busch)接任。
該人事任命將在獲得2021年2月3日股東大會的通過后,正式生效。博樂仁與西門子簽署了五年的CEO任期協議。自2016年起,博樂仁一直擔任西門子首席技術官,并在2013年成為西門子管理委員會成員。他還將負責實施西門子的“公司愿景2020+”戰略。該戰略以數字化工業為核心。
對于即將上市的西門子能源,其高管也進行了新一輪更換。原計劃出任西門子能源CEO的Michael Sen將于2021年春季離任。49歲的林德集團高管Christian Bruch將于今年5月1日接手西門子能源,成為西門子能源的CEO。據彭博社,年收入超過300億歐元的西門子能源,將成為德國藍籌股DAX指數的候補者。
軟銀集團或退出對WeWork的部分救助計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國當地時間3月18日,據外媒援引知情人消息,軟銀集團可能退出對WeWork的部分救助計劃,私下稱是因為對WeWork的幾項監管調查。軟銀集團曾在3月17日致信WeWork股東,稱可能無法完成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理由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司法部對該公司業務的監管調查,這也是軟銀集團能夠退出的原因之一。
2019年11月,軟銀集團發布季度財務報告,顯示該年6月至9月凈虧損達64億美元,當時創下軟銀自成立以來的最差季度表現。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軟銀經由“愿景基金”對美國初創企業WeWork的投資拖累集團表現。
諾基亞首款5G手機發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曉慶 攝
3月20日,諾基亞制造商HMD Global召開線上發布會,共發布諾基亞四款新品,包括首款5G手機Nokia 8.3 5G,售價599歐元(約4543元人民幣)。其余三款新品是中端機Nokia 5.3,低端機Nokia 1.3以及復刻功能機Nokia 5310。
英特爾將發布神經擬態計算系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美國當地時間3月18日,英特爾公司在官網宣布,將發布一種名為Pohoiki Springs的神經擬態計算的實驗研究系統,這種前沿技術可以模擬人腦的運作方式,以更快的速度進行計算,同時大大降低能耗。
Pohoiki Springs將于本月通過云端向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社區(Neuromorphic Research Community)的成員開放,該社區成員包括學術研究人員、政府實驗室以及埃森哲(Accenture)和空中客車(Airbus)等約12家公司。包括IBM在內的其他公司也在研究這項技術。
蘋果公司正式推出2020款iPad Pro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云 攝
美國時間3 月18 日,蘋果通過官網更新的方式發布了2020款iPad Pro以及新款MacBook Air。
新款iPad Pro依舊分為11英寸和12.9英寸兩個尺寸,配備Liquid視網膜顯示技術,搭載A12Z仿生芯片,官方宣稱其比大多數Windows PC筆記本電腦更快、更強大。價格方面,新款iPad Pro起售價6299元,頂配機型售價13099元。MacBook Air的方面,新款性能提高了兩倍,圖形處理速度提高了80%,新品依舊提供灰、金、銀三色,起售價7999元。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余佩穎 譚玉涵
編輯:高涵
視覺:劉青彥 李世強
排版:高涵 楊詩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