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蘇州提2035年足改目標:足球人口達百萬、 足球特色學校300所、擁有頂級聯賽俱樂部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0 11:45:19

每經編輯 張弩

____.thumb_head

《蘇州市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近日正式印發,提出到2035年,蘇州經常參加足球活動的人數達到100萬人,建成1300塊足球場,創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300所、足球后備人才示范學校15所,注冊校園足球運動員10000名、業余足球俱樂部和足球隊超過1000個,同時要建設一座專業足球比賽場館,打造一流職業足球俱樂部。

《蘇州市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11號)、《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發改社會〔2016〕780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7〕133號)精神,全面推進我市足球改革發展工作,大力提升足球運動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訂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戰略思想,深入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振興和發展中國足球系列講話精神,遵循足球運動發展規律,樹立現代足球運動理念,以普及足球運動、發現培養人才為兩大出發點,緊緊圍繞提高競技足球、普及校園足球、提升職業足球、繁榮社會足球四個重點,突出問題導向,創新完善基礎扎實、專業高效、體系順暢、運轉靈活、保障有力的體制機制,全面推進足球人才隊伍建設、賽事活動體系建設、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加快足球市場的培育開發,努力推動我市足球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改革引領,創新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探索蘇州足球發展新路徑。學習借鑒先進經驗,轉變足球發展方式,不斷提升我市足球發展的活力和水平,為建設國際體育文化名城作出貢獻。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統籌推進競技足球、校園足球、職業足球、社會足球的發展,堅持足球基礎設施建設、足球文化建設、足球產業發展并重。協調好當前和長遠、普及和提高、數量和質量的關系,促進全市足球可持續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大力普及足球運動,擴大參與人數,做強足球人口基礎。加大足球公共服務供給,滿足市民多元足球需求,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使參與足球運動成為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

——堅持融合互動,持續發展。兼顧足球公益屬性和產業屬性,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和監督管理,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足球發展的積極性。廣泛開展人才培養、賽事組織、市場開發等多方面的足球交流合作,穩步提升城市足球水平。

三、主要目標

到2035年,全市經常參加足球活動的人數達到100萬人。建成1300塊足球場。創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300所、足球后備人才示范學校15所,注冊校園足球運動員10000名、業余足球俱樂部和足球隊超過1000個。

——出臺一組足球發展政策。按照上級足球工作的文件精神,制訂蘇州市足球發展五年規劃,并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出臺新周期深入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意見、職業足球扶持意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等專項政策。

——打造一流職業足球俱樂部。加大扶持力度,推動2支中乙職業足球俱樂部、1支室內五人制甲級職業足球俱樂部發展,有1~2支升級中超職業足球俱樂部聯賽、中國足協室內五人制足球超級聯賽。

——形成一套足球競賽體系。建立覆蓋各類人群、行業、地域的足球競賽體系,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足球比賽和活動。提升各類足球賽事和活動的綜合功能,推動足球運動普及、擴大足球人口。積極申辦國際足球賽事,舉辦好2023年亞足聯亞洲杯足球賽。

——建成一所足球運動學校。根據中國足協對足球青訓體系建設要求,成立蘇州市太湖足球運動中心,逐步打造成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在此基礎上,建成蘇州市足球運動學校。

——創建一個足球特色小鎮。推動張家港鳳凰足球特色小鎮建設,繁榮足球賽事、足球培訓等體育產業,延伸發展旅游、商貿等服務產業,實現足球+產業融合發展。

——增加一批足球活動場地。高標準規劃,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各類足球場地,滿足市民需求。各級公共體育場館和學校的足球場地向市民開放。建設1座滿足國際足球比賽的專業足球場館。

四、重點任務

(一)調整改革足球管理體制。

1.明確市足協職能定位。蘇州市足球協會(以下簡稱:市足協)是由蘇州市體育行政部門業務主管的在全市足球運動領域具有專業性、權威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法人組織,是代表我市參加江蘇省足球運動協會的團體會員,接受市體育行政部門委托管理全市足球項目普及與提高工作,主要負責團結全市足球力量,促進足球運動發展;制定行業標準,服務、指導、管理全市足球競賽和培訓活動;開展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的管理、培訓、考核和評定,做好全市足球等級運動員的評定;承辦國際國內足球賽事和活動;積極開展足球對外交往,做好足球賽事交流、足球人才交流、足球技能培訓交流、足球文化交流等工作。

2.優化市足協組織管理。按照社會組織改革發展要求,不斷優化市足協的業務指導和行業服務職能。市足協不設置行政級別,在業務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依法實行民主自治。成立市足協黨的組織,堅持黨建帶群建,團結凝聚足球專業力量,對市足協重要事項、重大活動等提出建議決策,保證足協正確的政治方向。市足協會員組成應充分體現廣泛性和專業性,其成員由縣級市(區)專業足球協會、足球俱樂部、足球名人、社會人士和足球專家代表等組織和人員共同組成。按照分工明確、職責清晰、規范高效的要求,配備具有專業知識的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運營,不斷提高協會服務能力和規范化水平。

3.加強市足協內部治理。按照權責明確、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原則,依照相關法規政策和協會章程,建立健全市足協法人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以及黨組織參與協會重大問題決策等制度安排。建立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完善會員(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落實民主選舉和民主管理,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倡導誠信建設,加強行業自律,增強服務意識,著力推動全市足球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4.提升市足協發展能力。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管理社會事務、提供公共服務中的作用。各級行政機關應推動政府職能轉移和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將適合社會組織提供的事務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務,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足球協會發展。同時,市足協應廣納賢才,吸收足球、體育管理、經濟、法律、國際交流等領域優秀人才,為我市足球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積極推動對本級足球事業發展和足球協會的建設,創建一批示范性縣級市(區)足協,積極穩妥推進各類足球俱樂部、足球青訓機構發展,強化業務指導以及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聯動,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足球組織發展體系。

(二)著力提升競技足球水平。

1.完善人才選拔機制。發揮中國足協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蘇州市太湖足球運動中心的龍頭和帶動效應,構建以體育系統青訓、職業俱樂部青訓、校園足球青訓、社會俱樂部青訓“四位一體”的足球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組建完備的U系列足球青少年梯隊,做大足球業訓基礎。借助“市長杯”三級聯賽、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聯賽、青少年足球精英訓練營等平臺,發現、選拔一批綜合素質好、有足球天賦的優秀足球苗子,進入市足球隊科學系統訓練。

2.提高足球業訓水平。圍繞省運會等參賽任務,堅持走集約發展的精兵之路,科學、合理配置好各參賽組別和教練團隊。加大足球教練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體能訓練、運動恢復、技戰術、膳食營養等專業訓練水平。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引進國外先進青訓體系,選派優秀教練員赴國外學習交流,借鑒引入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青少年足球隊的整體實力。積極探索建設市足球運動學校,提高足球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

3.加大后備人才輸送力度。積極主動對接省足球運動隊和職業足球俱樂部,做好后備人才梯隊的儲備和銜接,持續輸送足球人才。加強和足球傳統校、優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青訓機構的合作,通過合作辦隊、聯合培養等方式,擴大基層足球訓練點數量,做強足球人才輸送的基礎和源頭。建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注冊機制,完善運動員檔案,形成蘇州輸送運動員的大數據系統。制訂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訓補償政策,對培養輸送優秀足球運動員的單位和個人給予一定的培訓補償費。

4.增強訓練服務保障能力。細化足球教練員分工,對足球運動員開展針對性、差異化、精細化訓練,提高訓練成效。依托市體科所等體育科研力量,借助先進儀器設備和檢測方法,為足球訓練提供強有力的綜合科研保障。采取人員引進、對外交流等形式,不斷優化教練員、科研和醫療人員等保障團隊人員結構,提升綜合服務保障能力。制訂足球運動員文化教育相關政策,協調好訓練和學習的關系,保證文化學習時間,促進運動員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大力發展校園足球。

1.加強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積極爭創全國、省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數量位居全省前列。按照1:3:6的比例,合理布局高中、初中和小學足球特色學校數量,積極發展足球特色幼兒園,實現青少年足球系統訓練的有效銜接。校園足球學校要有各學段的名優學校,倡導名校辦名隊,發揮名優學校的引領、帶動作用。完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評價機制,定期對學校足球工作開展評估檢查,建立科學合理的退出機制。

2.推進校園足球教學改革。學校把足球作為學校體育課的必修內容,開展形式豐富的足球活動。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立完善的足球課程體系,每周每班不少于一節足球課。成立校足球隊,每周訓練不少于三次,全校50%以上學生經常參加校園足球活動并掌握足球基本技能。認真執行《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試行)》,定期進行檢查考核,建立學生足球成長檔案。優化小升初、探索初升高的足球特長生招生政策,允許足球特長生升學錄取時在一定范圍內合理流動。依托本地高校資源,做好優秀校園足球特長生的培養和學歷教育工作。

3.提升校園足球水平。加大體教融合,探索建立市、縣級市(區)隊校辦模式。深入開展優秀教練員進校園活動,加強學校足球的專業指導,提高學校足球科學訓練水平。重視校園足球學校運動隊梯隊建設,建成一批省級足球后備人才示范學校、滿天星訓練營,培養輸送一批優秀體育苗子。加強國際合作,引入國外優秀足球青訓體系和教練團隊,改進完善學校足球的訓練手段和方法,提高學校足球的訓練和教學整體水平。

4.強化足球教師隊伍建設。調整體育教師結構,通過招聘、引進和自我培養等方式,多渠道配備好足球教師。每年柔性引進40~50名專業師資和一定數量的高層次緊缺型專業人才。積極開展各類培訓,通過2~3年時間,所有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教師培訓成為E級教練員,逐年提高D級教練員比例。推薦優秀足球教師出國學習,學習借鑒先進的青少年足球管理模式和現代足球理念。積極探索建立校園足球老師(教練)的聘任機制,引進優秀足球教練,擴充足球師資隊伍。

(四)振興發展職業足球。

1.加大政策支持。制訂職業足球發展政策,出臺《扶持蘇州市職業足球俱樂部建設的意見》,加大支持蘇州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發展。打造本土的中乙、中甲、室內五人制職業足球俱樂部,有1~2支足球隊進入中超職業足球俱樂部聯賽、中國足協室內五人制足球超級聯賽。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投資職業足球,吸引風險投資、冠名贊助、服裝和賽場廣告等多種方式支持職業足球俱樂部發展,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支持大型體育場館成為職業足球俱樂部聯賽主場,組織好主場賽事,營造主場氛圍,為賽事做好綜合服務和保障工作。

2.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堅持賽訓結合,提高足球俱樂部的競技水平,在職業聯賽中取得好成績。完善職業足球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市場運作水平。加強俱樂部運動員梯隊建設,持續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做大俱樂部足球運動員的人數基礎。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俱樂部之間球員的轉會流動,促進俱樂部運動員結構的不斷優化。加強俱樂部訓練基地建設,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在滿足自身訓練基礎上,舉辦豐富的訓練、培訓、競賽、冬(夏)令營等,增強基地的綜合服務和運營能力。

3.做強職業足球市場。遵循市場和職業體育發展規律,加快職業足球市場化步伐。推動職業足球主場賽事的多元市場開發,通過門票、球服廣告、場地廣告、俱樂部體育創意產品等,培育足球市場,做大足球產業。重視職業足球俱樂部品牌和形象的塑造,提高自身無形資產的開發和利用。通過各類媒體加大宣傳,積極營造濃厚的城市足球氛圍,促進足球消費,繁榮足球市場。舉辦球迷見面會、友誼賽、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促進球隊和球迷的互動,提高蘇州市民的參與度。

(五)蓬勃發展社會足球。

1.推動足球運動普及。完善足球社會組織的網絡體系,鼓勵組建多種形式的社會足球組織,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網絡架構。推動足球俱樂部的發展,到2035年,在市足協注冊的業余足球俱樂部和足球隊數量超過1000個。鼓勵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社區組建足球運動隊,舉辦豐富多彩的足球競賽活動,開展足球知識、足球運動等公益講座,普及足球運動、擴大足球人口。培育球迷隊伍,到2035年,在市足協注冊的球迷組織達30家。進一步推動足球類民辦非企業單位“規范化、社會化、實體化、專業化”改革進程,在普及足球運動、傳播足球文化中發揮積極作用。

2.完善社會足球服務體系。認真做好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加大社會足球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發揮市足協作用,組織開展足球等級裁判員和E、D級教練員培訓,出臺業余運動員、教練員評定辦法和足球俱樂部評比標準,制定賽事指導手冊,服務業余足球賽事活動。建立完善的足球賽事服務志愿者系統并定期培訓,為全市各業余足球賽事活動提供賽事指導服務。完善業余足球賽事安全保障、醫療保險體系。探索企業、社區、學校的足球場地由體育類社會組織運作模式,提高足球場地利用效率,滿足周邊市民的足球運動需求。

3.倡導健康足球文化。大力宣傳頑強拼搏、公平競爭、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足球運動理念,塑造城市足球文化。發揮各級各類媒體的作用,強化輿論引導,掀起全社會愛足球、踢足球、看足球的熱潮。積極倡導尊重規則、尊重對手、尊重觀眾的行為規范,努力培育文明參賽、文明觀賽的良好氛圍。通過舉辦足球賽事活動、足球主題嘉年華,營造積極向上的足球文化氛圍。加強球迷組織的引導和管理,實現球迷與足球俱樂部的良性互動,倡導健康向上的球迷文化,助力蘇州足球發展。

(六)夯實足球發展基礎。

1.完善競賽體系。構建完善以“市長杯”為主的青少年足球競賽體系、學校足球競賽體系、以市業余足球甲級聯賽為主的社會足球競賽體系、以市業余足球俱樂部聯賽為主的俱樂部競賽體系,形成貫穿全年、覆蓋全地域的足球競賽體系。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各行業,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足球競賽和活動,使足球運動深入單位和社區。辦好中國足球協會“貝貝杯”青少年足球賽、青少年暑期足球賽等傳統品牌賽事,積極打造2~3項新興足球品牌賽事,擴大足球賽事的影響力。辦好職業足球聯賽主場賽事,積極申辦、舉辦洲際以上高水平國際足球賽事,提升城市國際形象,滿足人民群眾欣賞高水平足球比賽的需求。舉辦好2023年亞足聯亞洲杯足球賽。

2.加快場地建設。因地制宜,加快各類足球場地建設,到2035年全市建成1300塊足球場,滿足市民就近參加足球運動的需求。全市建設1座滿足國際足球比賽的專業足球場館。加快鎮級足球場地建設,推動基層足球場地的合理布局。采用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委托管理等多種方式,建設足球場地,提高開放和運營效率。鼓勵對閑置廠房等新建、改建為足球場地。鼓勵公共體育場館、學校、社區的足球場地資源共享,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緩解足球場地的供需矛盾。

3.加強隊伍建設。構建足球教練員、裁判員、講師等專業人才培訓體系,科學設置培訓課程,合理安排培訓計劃,大幅增加全市足球專業人才數量。加大足球裁判員培訓力度,穩步增加學校足球教練等級裁判員的數量,提高裁判等級,廣泛吸納在蘇高校、企事業單位熱愛足球裁判的人士,經過系統培訓、執裁實踐,培養一支優秀的足球裁判員隊伍。重視足球管理、工商管理、營銷策劃、會計核算等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復合型足球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完善各類足球人才培養標準、準入、注冊管理等制度,建立足球裁判員、青訓機構足球教員、足球培訓講師等人才庫。制定完善相關政策,為優秀退役足球運動員再就業再發展搭建平臺。

4.增進友城交流。加強蘇州和國際友城的足球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足球發展理念。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聘請國外優秀專家和團隊進行指導培訓,選派優秀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青年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赴足球發達國家學習交流,壯大足球人才隊伍。定期開展友城間青少年足球、職業足球俱樂部、足球文化等方面的互訪交流,建立良好國際交流工作機制和濃厚氛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推動足球改革發展工作機制,把發展足球運動納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內容,納入本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統籌推進全市足球工作協調發展。建立市足球改革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進足球發展相關重點工作。各成員單位將相關任務納入工作計劃,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緊密合作,共同推動足球改革發展各項任務的落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重點用于競技足球、校園足球、社會足球、場地建設、科研攻關等。側重對校園足球、青少年足球發展等予以支持,做大做強足球基礎工程。規范足球市場準入,建立“雙選”機制,廣泛吸引社會力量支持足球運動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市足協發展。探索成立足球發展基金會,用于支持足球人才培養和公益活動。

(三)建立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科學評價機制,做好足球改革發展工作的綜合評價工作。定期對足球改革發展工作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規劃納入、經費列支、場地建設等,及時公布評估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四)營造良好氛圍。加強足球新聞管理和輿論引導,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宣傳渠道、豐富宣傳載體,形成積極支持、參與足球運動發展的濃厚社會氛圍。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借助現代信息手段,開發足球消費、培訓、服務等應用軟件,傳播足球運動知識,宣傳健康足球文化,培養大眾足球興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精品在线 | 亚洲v欧洲v日韩v国产 | 久久中文亚洲资源站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 久久国内精品综合 | 天天爱天天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