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9 20:32:23
對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實行免、減、緩的政策出臺以后,根據各省份目前上報的數據,2月份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合計1239億元,與此同時,各地對2月份部分企業已繳納社保費已經或正在進行處理,退費工作預計3月底前可以全部完成。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3月19日,人社部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對疫情相關工作進展情況。
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多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從2月起減免企業社保費,目前這項政策的執行情況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對此,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介紹,目前各省份上報的2月份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合計是1239億元,比之前預計的要高一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最終的實際減免效果可能會大于預期。
與此同時,在減免三項社保費之后,能否確保足額發放尤為關鍵。聶明雋強調,將繼續加強對各省份基金運行情況的監控,實施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督促各省份及時調度資金,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支付。
圖片來源:新華社
今年2月20日,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規定在今年2~6月,針對不同類型企業和經營情況,實行免、減、緩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
政策出臺以后,受到了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普遍歡迎,預計可以減輕企業成本5000億元以上。
聶明雋表示,為了把好政策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企業手里,人社部會同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及時出臺了實施意見,建立了日調度制度,督促各地盡快出臺實施細則。截至目前,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出臺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山東省實施辦法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已暫停征收。
上述政策出臺至今剛好一個月時間,目前三項社保費的減免情況到底如何呢?
數據來源:Wind
聶明雋透露,1~2月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同比減少了23.3%,減少幅度最高的省份達到了64.2%。減少的原因,除了2月份實施的免減緩政策以外,還有去年實施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翹尾因素。
去年降低社保費率是從5月1日開始實施的,當年1~4月,一些省份的養老保險費率還是20%,有些是19%,有些是18%,而今年1~4月的費率都是16%。
同時,各地對2月份部分企業已繳納社保費已經或正在進行處理。按照三部門制定的實施意見,對應減免部分的金額優先選擇直接退費。目前,廣東、廣西、新疆和黑龍江已經基本處理完畢,天津、遼寧等10個省份正在分批進行退費,其余省份將在企業劃型工作到位后開展后續退費工作,預計3月底前可以全部完成。
聶明雋強調,各省份上報的2月份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合計1239億元,比三部門預計的要高一些,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最終的實際減免效果可能會大于預期。
減免三項社保費后,短期內社保征繳收入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能否保障發放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尤其是一些省份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出現“穿底”,這些省份的保發放難度可能會更大。
對此聶明雋表示:“我們將繼續加強對各省份基金運行情況的監控,實施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督促各省份及時調度資金,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支付,把黨中央、國務院減免社會保險費的各項政策落地落實落細。”
一位社科院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社保基金中央調劑比例從去年的3.5%提高到4%,全年調劑規模預計將達到7400億元,可以保障一些入不敷出的省份足額發放。從全國來說,養老金累計結余規模仍然較大,再加上國有資產劃撥、投資運營等,制度的可持續性能夠得到保障。
在三項社保中,以失業保險為例,疫情期間已有128萬戶企業享受到失業保險穩崗返還186億元,惠及職工4230萬人,受益企業戶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人社部副部長李忠指出,在保生活方面,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社部門及時足額發放,對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確保失業人員應發盡發、應保盡保,為失業人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1~2月,人社部門共向219萬人發放失業保險金61億元,為領金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13億元。目前,江西、遼寧、陜西、安徽、新疆出臺了失業補助金政策,其中江西、遼寧已經有1339人領到失業補助金135萬元,受益人數將隨政策深入落實不斷增加。
李忠說:“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的受益范圍,幫助更多企業穩住就業崗位,進一步推動實現失業保險金‘暢通領、安全辦’。”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