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7 12:08:05
每經編輯 趙云
近日,一種名叫“草地貪夜蛾”的農業害蟲引發關注。它不僅登上了熱搜,還帶火了農藥股。
據悉,草地貪夜蛾還曾被中央一號文件點名關注,農業農村部近日更是連發通知要求做好防控。那么,這種害蟲的危害有多大?為何能被一號文件點名關注?目前能否有效防控?
3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針對“沙漠蝗”及“草地貪夜蛾”蟲災防控問題進行了介紹。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糧農組織發布“沙漠蝗”的全球預警,我國相關部門也緊急發布通知稱,西藏、云南等地也存在入侵的風險。大家非常關心蝗蟲對我國的影響,尤其是會不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危害。另外,我國今年的草地貪夜蛾的防控形勢也非常嚴峻,在云南、四川等地的見蟲面積達到60萬畝,是2019年同期的90倍,請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如何做好蟲災防控?
潘文博對此表示,去年以來農業農村部一直密切地關注沙漠蝗的發生發展態勢。農業農村部蝗災防治指揮部已成立多年了,今年多次組織專家會商,分析沙漠蝗入侵危害我國的可能性,研究應對的措施。
專家分析認為,沙漠蝗遷飛入侵我國的機率很小。沙漠蝗已有數百年歷史,主要分布在非洲和西南亞熱帶荒漠地區的河谷和綠洲,它喜高溫、耐干旱,遷移的適宜溫度在40度左右。我國西南邊境地區有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天然屏障阻隔,沙漠蝗很難越過高海拔山脈遷入,寒冷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氣候不適宜沙漠蝗的生存。
潘文博還介紹說,雖然沙漠蝗入侵我國的幾率很小,但是草地貪夜蛾確確實實已經入侵我國了。
專家分析認為,草地貪夜蛾在我們國家的西南華南適宜生存,目前在這些地區已經定殖了,它成為了又一個“北遷南回,周年循環”的重大遷飛性害蟲。據監測,今年的草地貪夜蛾蟲源基數大,北遷的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
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3月6日發布病蟲情報,初步統計,草地貪夜蛾在云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福建7省(區)176個縣(市、區)查見幼蟲,云南、海南、廣東等省發生普遍,部分地區蟲量較高。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報
對于草地貪夜蛾這種害蟲,大部分人可能都比較陌生。資料顯示,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原發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去年首次入侵中國。草地貪夜蛾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食量驚人,一只成蟲一頓就可以吃下接近自身體重的鮮葉,一旦成災,可造成玉米減產20%-70%以上,嚴重時可致絕收。因為吃得又快又準,遷飛轉移迅速,草地貪夜蛾在美洲還被稱為“秋行軍蟲”。
圖片來源:東證期貨相關研報
有資料顯示,草地貪夜蛾從2019年1月入侵我國,從西南和華南地區迅速向北蔓延。2019年,已入侵全國26個省份,1524個縣,見蟲面積1688萬畝,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
正因其危害嚴重,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
據了解,草地貪夜蛾幼蟲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類細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種農作物。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張志祥教授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玉米對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影響很大,其他作物防控保住百分之八九十就可以了,損失10%可以接受,但是玉米占中國糧食的產量接近40%,假如損失10%,國家糧食就減產4%,這就影響很大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提到,草地貪夜蛾已在我國南方定殖,同時境外蟲源持續遷入,2020年發生態勢更加嚴峻,防控任務更加艱巨。
張志祥指出,今年的情況肯定比去年嚴重。到4月份,風往北吹的時候,北方的蟲災就會嚴重了。
據農業農村部介紹,在總結去年草地貪夜蛾防控經驗基礎上,已優化完善了防控預案,并提早準備防控物資。去年底,農業農村部就下撥了草地貪夜蛾冬春防控經費5000萬元,近期又下撥4.9億元資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的物資準備。
化學防控是目前國內控制草地貪夜蛾的主要方法。農藥類企業在這場“蛾口奪糧”中,義不容辭。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近兩個交易日,不少農藥概念股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那么,在技術方面,防控草地貪夜蛾能否有效?對此,張志祥對中新經緯表示:“從防控上來講,肯定可以控下來。技術上有效防治問題不是太大,主要是成本的問題。”
據張志祥介紹,成本投入和效益回收這一塊存在問題。比如北方的飼料玉米,價格比較便宜,一畝地利潤大概400元,這就存在一個問題:打一次農藥幾塊錢,打10次農藥就幾十塊錢。假如打好多次農藥,加上人工成本,不劃算。
“另外,不同于一般的傳統概念上的損失,玉米減產造成的損失,還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張志祥還指出,假如以后抗藥性起來,按我們國內現在的防治方案和防治水平,防控下來應該也沒問題,只是說看它成本上會有多大損失。
中信建投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鄭勇指出,由于中國北方的玉米種植面積相對較高,黑龍江產量占比就超過 15.5%,河南占比達到 9.1%;玉米當前的庫存消費比已經連續四年下降到 40%,疊加侵入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為玉米亞型,因此如果草地貪夜蛾在長江以北爆發,勢必引起中國玉米價格繼續上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紅星新聞、中新經緯、Wind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