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3 19:09:53
每經記者 王朋 每經編輯 師安鵬
近日,隨著戰疫形勢的好轉,推動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成為各區域在疫情防控之外的另一項工作重心。
作為西安強勁的經濟增長極和對外開放窗口,西安高新區在戰疫及復工復產中的諸多舉措,也成為在這個特殊時期衡量西安城市發展的一個區域樣本。
在剛過去的首善區建設“突破年”中,西安高新區以“雙2”(GDP超2000億,全市占比突破20%)成績單,提交了自己的答卷。2020年是該區“大干123、建好首善區”的全面超越之年,以打造硬科技示范區、加快建好世界一流科技園和大西安都市圈首善區為己任,高新區在戰疫的同時,也加快了啟動經濟發展引擎的步伐。
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硬科技可謂大顯身手。
無論是運用大數據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還是采用非接觸式成像測溫原理快速自動完成人群的體溫監測,等等等等,背后都有著硬科技的身影。
眾所周知,西安高新區作為硬科技的策源地、聚集地和示范區,轄內聚集了大量的硬科技企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高新區第一時間發出“征集令”,并于1月28日下發《西安高新區關于緊急征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技攻關項目的通知》,緊急號召征集一批針對冠狀病毒新型肺炎防治具有顯著性作用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其中明確提出,項目一旦被受理,將得到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支持。
與企業長期良好的互動,很快就得到了響應——一些擁有相關技術的轄內企業紛紛揭榜。據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截至1月底,轄內已完成共申報項目80項,通過評審初步的支持企業到達28家,支持金額達2000萬元。此外,高新區還鼓勵相關企業在免疫類藥物、防控救治類藥物、檢驗檢測試劑、消毒防護用具等領域全面復工生產,科技研發、生產加入防控攻堅戰。
而高新區的企業確實有此底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防控疫情過程中,很多企業站了出來,發揮著自身的作用。如西安藍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302醫院傳染病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空軍軍醫大學等150余家高校、醫院及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多種肽類新藥。在抗擊疫情期間,企業快速組織團隊推動抗新型冠狀病毒多肽抑制劑及保護性肽疫苗產品研發,靶向治療方案已得到國家科技部高度關注。
再如,赫斯(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共建聯合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國家一類抗病毒新藥和病毒檢測儀器。目前,企業已經完成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前藥及其代謝后活性產物樣品制備,并已委托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等10家機構進行抗病毒活性檢測。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高新區上述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戰疫的同時,為做好疫情期間企業復工、用工的保障工作,高新區以“線上招工 政策推動 專業出擊”三條措施為抓手,為啟動經濟發展引擎提供了保障。
比如,聯合人力資源機構,積極推廣線上招聘和遠程面試,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全天候網絡招聘服務。招聘工作組全員出擊奔赴各鎮街,摸排轄區富余勞動力,深挖潛在資源、拓展招工渠道,保障企業用工需求,極大地緩解了區內重點企業招聘難題。
期間舉辦的“西安——陜南三市就業扶貧協作2020年春季跨區域網絡視頻招聘會”上,共有30多家企業參加,提供崗位2800個。在網絡招聘會之后,高新區工作組還通過網絡、微信平臺每天為企業發布招聘信息,點擊率過十萬次。
同時,為了確保企業員工順利到崗,高新區特意開辟了“綠色通道”。
據悉,自疫情發生以來,高新區實行“一站式”到達機制,以嚴的措施、簡的程序、實的保障、暖的服務為企業職工創造最放心的返崗條件,以最嚴格的的消殺、防護措施打通企業返崗員工的“心理關”。
工作隊前往省內各市,協調辦理防疫站點通關手續,搭建企業與政府部門聯系平臺,分區分片合理安排接返,通過協助企業組織定點包專車,先后接返數千企業員工返崗,全力保障“通行關”。
以比亞迪為例。受疫情影響,比亞迪建設項目也出現了用工緊缺問題。知悉情況后,高新區發動轄區多個鎮街和多家人力資源機構,從高新轄區農村、周至等地招募5000名工人,并提早開始隔離留觀。同時還派遣專車將比亞迪在省內外縣的1000多名員工統一接回,并按規定完成相關隔離和檢測。
與此同時,高新區出臺系列利好政策舉措,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10條》《疫情防控期間復工企業用工及穩崗6條》等,對中小企業從加大金融支持、降低用工成本、減輕企業稅費、房租減免補貼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截至目前,全區374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100%,“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企業復工的聚集地,下一步,西安高新區將繼續堅持安全可控底線和前提,有序推動更多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做到應復盡復、應動盡動,最大限度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上述人員表示。
2020年是西安高新區“大干123、建好首善區”的超越之年,也是該區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和大西安都市圈首善區的關鍵一年。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地區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也給相關產業發展,帶來了全新挑戰和機遇。如,作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先鋒,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價值。
西安高新區的速度不慢——2月22日,發布《西安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方案(2020年-2022年)》(簡稱“方案”)以及《西安高新區關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生物醫藥生產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政策”),旨在提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助力抗擊疫情、加快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秩序的恢復。
同日,西安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系列項目網絡簽約儀式在高新區舉辦。此次共簽約30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總投資286億元,涉及中成藥、化學藥、生物藥、醫療器械、康養旅游、金融等多個領域,優質項目多、發展前景好,將進一步擴大西安的生物醫藥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西安高新區是西安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生物醫藥產業是其產業集群重要支柱之一。2019年,高新區就曾發布相關行動方案,計劃到2025年打造形成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高端裝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4個千億級創新型產業集群。
很顯然,上述集中簽約的30個生物醫藥產業項目集中落戶于高新區,將進一步鞏固西安市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特色優勢,為區域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奠定堅實基礎,對做大產業規模、增強發展后勁起到重要支撐。
2月25日,西安高新區召開統籌推進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會。會上一個主題便是“堅持目標不變、指標不減、標準不降,確保完成全面超越年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鐘洪江表示,要牢牢咬定“全面超越年”發展目標不動搖,全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緊扣全市“三個年”主題主線,聚焦“十項重點工作”,推進“五大建設”,實現“八大超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