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4 20:30:47
每經記者 高苗 每經編輯 畢華章
疫情發生后,曾有知名平臺發文,大意是說,民宿或將成為疫情下第一個徹底歸零的行業。
太戳心!
文末留言,有人哀嚎撐不下去,當下就想轉租退市;有人相信精打細算,挨過去就是春天。而餐飲、娛樂等其它板塊業態,也紛紛駐足評論區,感慨彼此同氣連枝,患難與共。
但也不乏反對“唱衰”的聲音傳出,如杭州民宿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夏雨青撰文高喊,“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
一時間,頗有“論戰”的味道。
粉巷財經(ID:nbdfxcj)與幾位西安民宿人溝通,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對于外界擔憂的行業“坍塌”,賀女士言談之中透著自信。“撐下來沒問題!”其由教師轉型民宿,深耕行業多年。
春節之前,她的民宿幾乎住滿客人。即便除夕當晚,入住率也達到了70%——直到大年初三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才正式閉店歇業。
用她的話講,6年間市場起起落落,常規的淡季旺季轉換,早已習以為常。
與以往唯一的不同,就是這次因疫情造成的困境,不知會持續多久……
2013年辭職創業以來,賀女士先后做了青旅、旅行酒店和民宿。
在她眼中,民宿本質還是偏小眾、講情懷的長期投資項目。直白來說,“硬投入不少,回報有限,跟短線快錢的暴利行業幾乎不沾邊。”
除租金、工資、能耗和更新等基礎支出外,民宿主們還要在OTA(在線旅游)維護、傭金和營銷上花費不少。更不要說“喜新厭舊”心理下,客人不斷被新店分流,市場增長趕不上新店增長,競爭一直很激烈。
但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悲觀。
就當下閉店的狀態,疫情期間除固定租金外,一些日常能耗幾乎是零消耗。
并且,按照賀女士的說法,全年營收的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下半年。再加上之后大概率的消費反彈,她不至于太悲觀……
對未來圖景,賀女士還是很有信心的。西安旅游熱度這幾年一直在上升,她去年還盤下隔壁300平米,準備擴建做一些新嘗試。“對于一家成熟的民宿來說,不存在放棄。”
相較于賀女士對行業的看好,封閉在家快一個月的Vivian,只盼著快些熬到疫情結束。
經營壓力是一方面,之前忙碌節奏被迫暫停,生活里少了那群天南海北的“朋友們”(客人們),她還是有些不習慣。
過去4年多,雖自嘲遠離連鎖發展,“以最累的方式保持著初心”,但也因為大小事的親力親為,她和很多人都建立了微妙的聯系。
有人坑她高價租房,也有人低價多年從未漲租,作為商業小白,Vivian剛入行便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Vivian印象深刻,一個人走街串巷看房租房,每天都因腿疼懷疑自己缺鈣。由于資金有限,房子裝修時怕請人花費太大,她就自己動手,和下班后前來幫忙的老公,經常忙到凌晨一兩點。
辛苦之余,迎來送往中發生的種種,卻也不失為讓她滿足的小幸福。Vivian語氣柔和,“有點蒲松齡擺茶攤的感覺。”
接待過國際友人的家眷,見證過小情侶的生日驚喜,帶吃貨體驗過坊上美食,協助過大海撈針般的“千里尋親”,也遇到過胡攪蠻纏專挑刺的奇葩……
正因為民宿的串聯,“廣交朋友,時間自由支配、想法自己做主”的夢想照進了現實。可自由背后,誰又不是一把辛酸淚?
年前預收的3萬多元還沒捂熱,就因為疫情退訂原路返還。手里4間民宿的房租,每月還要空耗2萬多。
“這個冬天就指著這個過年呢,結果2月顆粒無收,只能先這么賠著,除非你不做了。”Vivian有些猶豫,“如果疫情時間持續得長了,我肯定還得和房東商量商量減租的事情……”
說到受疫情影響的減租問題,拆遷戶徐朗倒不怎么擔憂。
去年,村子拆遷后置換的那幾套房產,都被他拿來做了民宿。但和其他早前入場的前輩們相比,徐朗面臨的市場早已大變模樣。
按照他的說法,西安這兩年蹦出了很多自營民宿。要么主打人文氣質的裝潢,要么兼具時下潮流的元素,還有的,干脆把老板個人打造成了“品牌”。
但好多“過來人”還是告訴他,2019年的民宿市場已經式微,勸他盡早打消念頭。
“還是要花心思去琢磨新點子。”徐朗最終沒有退縮。對于這位95年后年輕人來說,做民宿看似心血來潮,實則躊躇已久。
作為電競愛好者,徐朗一直關注著西安電競產業的發展。在他看來,2018年LPL、KPL紛紛在西安開賽,而被稱為“電競界奧運會”的WCG總決賽,也宣布落地西安,“這不是機會是什么?”
等到2019年4月,他劍走偏鋒,推出了主打年輕人喜愛的電競民宿。一時間,成了新店之中的香餑餑……
“本來想著過年再賺一筆,現在停業,完全成了‘無業游民’。”大年初三那晚,徐朗的民宿僅入賬5000多元。這種突如其來的落差,讓他惱火卻也無計可施。
而他所在的同行微信群里,面對明碼標價的連鎖收購,一些萌生退意的人也開始按捺不住。
焦慮無可避免,他私底下跟一個同行伙計聊了聊。大家深有同感,自營的力量不比行業資本,“做生意還是要有盈利能力,不能全靠一腔熱血情懷來死撐。”
假如民宿未來一直賠錢,為了吃飯穿衣,他總歸是會動搖。可一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不易,心中的不舍就又開始自我拉扯了……
(賀女士,Vivian,徐朗均為化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