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2 19:09:16
2月21日,浪潮云總裁王方在接受每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疫情造成爆發性在線協同辦公等云服務需求,對于所有云廠商來說,是一場硬仗。激增的服務需求,對人員的壓力是很大的,而另一方面,實際云用量沒有出現嚴重緊缺情況,凸顯了云的優勢。
每經記者 劉春山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今年的春節讓浪潮云的總裁王方異常忙碌,以往的濟南、上海兩地跑,變成了全國各地跑。大年初一也沒有閑著,因為接到了“云南省疫情監測指揮系統”建設的要求,浪潮云迅速組建項目組,僅用5天時間,一個省級大數據監控指揮系統就成功上線。
2月21日,王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疫情造成爆發性在線協同辦公等云服務需求,對于所有云廠商來說,都是應急保障、突擊能力的重大挑戰,更是一場硬仗。“傳統典型需求之外,在政務疫情指揮、復工復產等應急應用方面,用戶數量從春節到現在增長了300%以上。”
浪潮云總裁王方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記者注意到,從全球市場來看,海外數字化云服務大致可分為底層基礎架構類、通訊類、協作類。國內還涌現了數字政務、智慧城市等獨具特色的云服務,其中,浪潮云是政務云的代表。在采訪過程中,王方也將很多話題集中在政務側的數字化。據王方介紹,浪潮云目前已在全國20多個省、100多個市應用了疫情監控、疫情大數據等云服務。
疫情期間,除了浪潮云,三大運營商、華為、阿里云、騰訊云等都為線上政務、協同辦公、在線教育等方面做了緊急響應。在王方看來,2003年非典時期,淘寶、京東等一大批電商企業開始嶄露頭角,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對基于B端的云服務需求拉動巨大,特別是在政務大數據領域,與之相伴的大數據、AI技術也將得到更大發揮。此次上云需求急增,云主機擴容最終帶來物理服務器擴容,也將帶動相關應用服務加速普及。
NBD:目前,浪潮集團的復工情況如何?特別是工廠方面的復工情況是怎么樣的?
王方:目前已經是全員復工的狀態,工廠每天按時生產。制造工廠之外的員工實行輪崗辦公,部分人員在家,部分人員在辦公室。2月10日是山東省確定的企業復工時間,實際上,早在2月2日,經山東省工信廳批準,浪潮集團位于濟南的高端裝備智能工廠就緊急復工了,為了生產供國家調度用于防疫的服務器等信息化產品。
NBD:年后到現在,浪潮云相關業務的用戶量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哪類應用的需求量增長明顯?
王方:視頻會議、遠程教育、在線協同辦公,以及云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這些典型的辦公應用場景得到了爆發式增長。此外,單從政務側而言,疫情監控、應急指揮、復工復產大數據的這一類應用需要快速搭建部署,同樣呈現爆發式增長,這也是浪潮云服務需求爆發的第一大類,用戶量增長超過300%。
另外,浪潮云的“云+戰疫版”易登記服務,已在深圳、濟南、呼和浩特、佳木斯等多地推廣使用。在佳木斯市,大概每1.8平方公里就設有一個“云+易登記”卡點,系統可以自動統計登記人員情況。收集的登記信息還可用于多維統計、深層次分析、快速研判,像是防控疫情的安全網。
NBD:激增的服務需求,帶來哪些運維的壓力?
王方:對人員的壓力肯定是很大的。為了應對出現的人員短缺情況,浪潮集團內部進行了調配和聚焦,生態伙伴也是連軸轉。
另一方面,實際云用量并沒有出現嚴重緊缺情況,凸顯了云的優勢。傳統的硬件采購、安裝、部署、上線的方式,時間周期長,沒有辦法滿足目前的突發場景。這一次在云上來使用、部署,也進一步得到了社會廣泛的共識。
當然,彈性擴容能力、應用快速部署上線能力、超高并發性也對云服務提出了更多的考驗。特別是政府云服務具有“重保特”的屬性,檢查、考驗了云廠商短時間內的應急保障和突擊能力。此外,云廠商自我應用能力可能并不能滿足現實多樣化的需求,這就更需要生態伙伴的支撐。云廠商有了強大的生態伙伴,就能夠結合新需求快速形成合力,形成快速保障交付的能力。
NBD:在您看來,最理想的云辦公狀態應該是怎樣的?
王方:云上辦公不僅解決了從線下到線上的問題,還解決了很多線下原有工作方式信息無法共享協同的問題。通過數據整合、協同和共享,能夠進一步提升數據效率,降低成本,我覺得這是更大的一種價值。
圖片來源:攝圖網
NBD:“不見面”、“零跑腿”,這是疫情期間大家所期待的,也是政務服務數字化所追求的,現實中還會遇到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王方:實際上,為了應對疫情,避免出現人員聚集的情況,濟南市政務服務大廳已經開通了所有辦理事項的網上辦理渠道,推出了787項“不見面”、“零跑腿”審批事項。上班第一天,濟南市政務服務大廳共受理辦件量769件,其中線上辦理占比超過70%。
從自己的觀察來說,加快政務服務數字化可以從“通”、“辦”方面著手。
明確牽頭部門的關鍵,然后政府各部門步調一致、推進標準統一,通過流程再造,實現數據通達、分享。“全網通辦、全程網辦”,這一直是浪潮云所追求的,依次實現政務審批的全程電子化、全程信息共享、全程交付服務。同時,也要進一步解決過去認證辦理繁瑣、流程操作不是很清晰、業務范覆蓋范圍不是很全面的問題。從全國情況來看,各地區發展不太均衡,下一步,深耕優化是重點。
NBD:疫情過去之后,對于客戶留存問題,公司是怎么思考的?
王方:疫情之后,是會存在用戶回流顯現的。但是通過體驗,大家應該感受到了云上辦公、云上管理、云上協作和傳統工作方式的差異。相信大家在疫情過去之后,對于云上快速的資源信息協同能力,還會有興趣。同時,從線下到線上,是大勢所趨,因為這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習慣,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
實際上,此次疫情會進一步促使政府相關部門后續圍繞著一些領域,強化信息化支撐保障能力的利用,如大教育、大醫療、大健康協同辦公平臺,激發政策更多的扶持。同時,此次突然爆發的需求,也暴露出行業存在的短板,其中也蘊藏著市場機會。
2003年非典時期,對以阿里、京東為首的電商企業,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相信此次疫情期間,云上服務,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B端應用,也會迎來新的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