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9 21:07:26
衛寧健康擬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14億元加碼智慧醫療。隨著再融資規則松綁,可轉債替代定增作用會減弱。但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每經記者 靳水平 每經編輯 文多
再融資新規背景下,雖然出現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終止發行可轉債,轉而以定增融資,但也有一些公司維持了原步調。
2月19日下午,衛寧健康(300253,SZ)就披露,擬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14億元加碼智慧醫療。
此次募資凈額將用于四個募投項目,分別為新一代智慧醫療產品開發及云服務項目、互聯網醫療及創新運營服務項目、營銷服務體系擴建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
據其2019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3.79億~4.41億元,同比增長25%~45%。
根據衛寧健康公告,上述四個項目投資總額為14.19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14億元。其中,新一代智慧醫療產品挨罰及云服務項目投資總額最大,約4.95億元,擬使用募資資金4.9億元。同時,衛寧健康還擬使用4.2億元募資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此次,衛寧健康可轉債發行總額不超過14億元,發行的可轉債每張面值100元,按面值發行,期限為6年。
回售條款注明,在最后兩個計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意連續三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70%時,可轉債持有人有權將其持有的可轉債,全部或部分按債券面值加上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回售給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有關再融資規則文件,對A股再融資條件進行了放寬。隨之,上市公司或調整原融資方案,或推出新方案。
如果將定增與可轉債進行比較,對發行人來說,定增會造成股權稀釋,但可轉債攤薄股本的壓力會在轉股期均勻釋放。2017年之前,上市公司主要通過非公開發行來再融資,但2017年以后,可轉債正成為上市公司融資的重要途徑。
隨著再融資規則松綁,可轉債替代定增作用會減弱。但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公司在智慧醫療、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等方面均有成熟解決方案和產品,部分產品已開展SaaS云服務并取得一定效益,需要進一步擴大項目建設成果。”衛寧健康談及此次可轉債發行可行性時稱。
衛寧健康于2011年8月登陸A股,自2015年開始,開始在醫療健康領域積極布局,推動互聯網+模式下的醫療健康云服務等創新業務發展。衛寧健康稱,未來公司將堅持發展傳統醫療衛生信息化服務與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業務。
2019年上半年,衛寧健康營收為6.7億元,分行業看,醫療衛生信息化行業貢獻營收6.55億元,占比達97.76%。同時,醫療衛生信息化行業的毛利率達52.3%。
此次發行可轉債進行募資,在衛寧健康看來,主要是為了加碼智慧醫療。就其中最大的募投項目新一代智慧醫療產品開發及云服務項目而言,項目建設將對公司既有產品線進行升級以及建立基于中臺的智慧醫療健康信息產品,完善云計算服務業務運營體系。
另外,近幾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軟件和服務市場規模呈穩定上升趨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醫療信息化產業全景圖譜》和《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未來幾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將持續增長,到2023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國家政策為信息技術在整個健康服務產業的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持續增長的需求為行業升級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衛寧健康稱。
最近幾日,衛寧健康股價突破后快速上漲,節后開市至今漲幅已超50%。截至2月19日收盤,衛寧健康股價報收22.22元/股,換手率為3.45%。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