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21 07:34:22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文多 張海妮 湯輝
■公司:山石網科(688030,SH)
■市值:91億元
■核心競爭力:網絡安全技術創新、國內網安需求持續提升
■機構眼中的公司:技術創新領導廠商,亞太地區企業級防火墻“全球性廠家”。
一個股民聚集的知名網絡社區里,有人洋洋灑灑一番分析后得出結論:山石網科是最被低估的科創板公司!
對于這個說法,《專訪董事長·第一季》第八期主角——山石網科董事長羅東平,卻不作評價。羅東平今年已55歲,在清華讀過書,留過洋還創過業,從美國又回到中國,什么論調都見得多了。
山石網科在科創板上市,他最大的改變或許只是在辦公室添了一塊屏幕,一扭頭,就能看到股價走勢圖。
但他并不是為了關注公司股價是漲了還是跌了,“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山石網科)現在是一家公眾公司。要對股東負責;對客戶負責,產品要超越他們的期望;對員工負責,讓大家都有良好的職業發展”。
和資本打過多次交道的羅東平,清楚經營公司不能被股價牽著鼻子走。相比起來,羅東平更期望未來的山石網科不僅技術領先,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
記者眼前的羅東平,留著標準加勒比胡型,古銅色皮膚,身材精悍。他的生涯,用一個北京話里的詞兒來形容,應該是混不吝。“吝”字兒代表著“計較”,而“混不吝”這仨字連一塊兒,是一股啥都不在乎、啥也不怕的勁兒。
“我做決定時非常快。”
羅東平這句話,像是電影臺詞,“人生幾次到了要做決定的時候,選擇的總是風險高的創業,想都沒有想”。
上世紀90年代,作為清華無線電系高材生,羅東平在象牙塔的最后階段去了美國留學。讀了兩年半博士、“開始要出成績”的時候,羅東平卻加入了一家硅谷科技公司。
起初,他簡單地寫了個簡歷發過去,“沒想到他們(那家科技公司)立刻聯系我,買好了機票讓我過去面試”。
經過一整天的面試后,用人部門的負責人告訴他被錄用了,而且“可以明天就開始工作”。
這種如今并不少見的快節奏,上個世紀末時卻屬于硅谷人。然而,正是這種高效和投入感,深深吸引了羅東平。他把導師的話“拋在腦后”,很快就做出了決定:中斷學業,投身硅谷。
白天在那家科技公司工作,下班后的羅東平,還會到他師兄的創業公司工作,“一間小屋,一堆人擠在小屋里埋頭搞研發。”
就這樣干了3個月。羅東平的師兄問了一句話:“你累不累?要不過來算了。”他又快速做了個決定:“我說行,就去了(師兄的創業公司)。”
這種干脆利落,需要設身處地才能體會。
假如你讀了那么十多年的書,最后的博士學位你會說不管就不管嗎?假如你有個穩定的工作,會放棄掉,然后跟著師兄干前途未卜的創業嗎?
這些問題,至少不是可以快速決定的,但到了羅東平這里,卻似乎都不重要,“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應該全身心地傾聽,毫無保留地投入”。
2017年,在有黑客奧運會之稱的“極棒嘉年華”上,一名黑客用了不到半小時,就攻破了某共享單車的網絡防御系統。在黑客面前,企業網絡不堪一擊,用戶的賬戶余額、GPS路徑等個人信息等都能被黑客輕松打包帶走。
2011年,山石網科成立時,就站在了黑帽黑客的對立面——做網絡安全產業。
公司初創團隊由前NetScreen Technologies Inc.、Juniper Networks Inc.的網絡安全技術專家組建。
作為黑客的對手,這個團隊手里的武器同樣是技術,羅東平也喜歡用“技術的信仰者”形容他們。公司自創建之初就采用了先進的整體技術架構,并被機構稱為“網絡安全技術創新引領者”。
但對“技術的信仰者”山石網科來說,更難的,其實是讓大多數網絡廠商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采訪中,或許是平時介紹業務太多次,羅東平順口就背出了一段數據:“2017年,中國因為網絡攻擊所產生的經濟損失居全球之首,是美國的3倍。而中國對網絡安全的投入,占IT行業投入的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更低于發達國家。”
但同時,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等政策陸續出臺,可以看出頂層已日益重視網絡安全。
伴隨這樣的政策紅利,2017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達306.04億元。
2020年可能是網絡安全市場特別值得關注的一年。羅東平認為,整體來看,我國網絡安全市場開始顯現張力:一方面,網絡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國持續完善細化網絡安全保護政策,推進網絡強國戰略建設。另外,合規性要求和防護有效性共同推動實體網絡安全市場爆發性增長,云安全產品也亟待發展。
而在萬物互聯的明日,網絡安全只會變得更重要。這一點,從公司凈利潤的變化上也能看出來。
這種“行業前景”,是山石網科登陸A股的動機之一,而之前,羅東平曾希望公司在美國上市。
羅東平認為,目前,網絡安全創新者面臨的是精益求精還是湊全產品,是持續創新投入還是走向資本市場等窘境。
對于網絡安全市場潛在的爆發點,羅東平指出,技術創新有助于網絡升級換代,也促使網絡安全市場產品升級;網絡帶寬大幅上升,使得對高性能網絡安全產品的需求增長;私有云產業規模大幅增加,帶來對私有云安全要求提升;5G/IoT帶來大量新應用,網絡攻擊面大幅增長,對網絡安全設備進一步發展也提出新要求。
曾為硅谷人所折服的羅東平,之所以一度希望山石網科在美國上市。原因有四個:
市場更加成熟;上市條件更具包容性,對盈利數字沒有過多的要求;那里有非常重視創新的硅谷;有利于拓展全球市場。
但在山石網科的發展歷程中,羅東平從中國伙伴、中國市場找到了更多有利于公司的地方。
為山石網科解決初期資金困難的“天使”,是希望“培育世界級中國企業”的北極光創投。更準確地說,是羅東平在清華大學時的師兄、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
圖片來源:北極光創投網頁截圖
“像山石網科這類科創公司,如果想走得比較長久,能夠真正為股東提供長久價值,有兩點可能是必須要關注的:一是行業的張力,二是創業者的恒心。”羅東平說道。
對于第二點,也是羅東平非常感激鄧鋒的另一個原因。“創業者的恒心,很大程度上在早期受投資人影響。”羅東平說道,“我曾經在鄧鋒師兄手下干過,他對我們這個團隊非常了解,對網絡安全行業也知之甚深。另外,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他也不需多做介紹,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的投資人”。
對一家初創企業來說,要站穩腳跟,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同樣重要。羅東平在本世紀初回國創業時,很快就找到了能幫助他們獲得穩定現金流的好伙伴。在他的描述中,當時是“立刻”就和國內一家有銷售資源、懂中國網絡安全市場的企業達成了合作。
雙方更是形成了“研發出身的做研發,懂中國市場的做銷售”的專業化分工。“這樣使得山石網科頭幾年的發展還是蠻順利的。”羅東平回憶道。
行業、政策、資金,給了公司發展的舞臺。橫空出世的科創板,則直接給了山石網科資本市場舞臺。“做決定非常快”的羅東平,拆掉了公司原來的紅籌架構,擁抱A股。
“科創板上市,是山石網科成為受人尊敬的公司路上的一步。”羅東平是見過世面的主,心里很清楚,無論是他個人,還是公司,都絕沒有到開慶功酒的時候。
“技術的信仰者”依然保持著敏銳度,公司里設立了內部大學,不斷地學習和變革。羅東平也在籌劃著未來,在現有基礎上尋求更多全球市場。
最后,分享一個羅東平的小彩蛋。采訪中,他曾提起自己的第一次創業經歷,特普通:在清華大學讀書時,他和舍友合開過一家電器修理鋪。
就是不知道當年找他修電器的老少爺兒們里,有沒哪位如今又買了他公司的股票?
之前和羅東平見過一面,當時談的還是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對他這個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好鉆研”、“技術男”等標簽上。
在這次的采訪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和羅東平聊了過往、創業經歷,逐漸發現他除了是一個“技術的信仰者”,更有顆澎湃的心。
比如,他的業余愛好,不是稍穩一點的旅游、高爾夫活動,而是滑雪,一項能讓他感到刺激的運動。采訪過程中,羅東平一直神采奕奕。采訪結束時,已過正午,他又急匆匆要回辦公室處理公司事務。
在公司里,記者能感受到的也是一種吝不清的氣氛,老成得井井有條,又帶著奔忙的朝氣。
畢竟山石網科是一家年輕的公司,登陸科創板也只是公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在羅東平心中,一直認為網絡安全市場還是被嚴重低估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