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4 16:19:16
每經記者 者袁園 每經編輯 易啟江
12月2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發布五項保險行業云計算相關團體標準,旨在填補保險行業云計算相關標準的空白,更好引導科技支撐保險業務發展。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悉,這五項標準分別為《保險行業云計算場景和總體框架》《保險行業云服務提供方能力要求》《保險行業云計算軟件產品技術規范第1部分:虛擬化軟件》《保險行業基于云計算平臺支撐的研運能力成熟度模型》和《云計算保險風險評估指引》,分別基于保險業務特點和保險行業云計算安全建設的需要,對保險行業云計算場景和總體框架、云服務提供方能力、云計算軟件產品技術、研運能力成熟度以及具體云計算保險風險評估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具體來看,《保險行業云計算場景和總體框架》這項標準適用于保險行業對云計算的規劃和建設使用,也可為相關服務商和軟件廠商設計和建設面向保險行業的云計算提供依據與遵循。《保險行業云服務提供方能力要求》這項標準規定了云服務提供方為保險行業提供云服務時,需要具備的服務能力。
《保險行業云計算軟件產品技術規范第1部分:虛擬化軟件》這項標準規定了軟件廠商在為保險行業提供私有云軟件產品時,需要遵循的相關要求和技術規范。《保險行業基于云計算平臺支撐的研運能力成熟度模型》這項標準規定了保險行業研發運營一體化成熟度模型,包括敏捷開發、持續交付、技術運營、系統與工具等四個部分。《云計算保險風險評估指引》這項標準規定了云計算風險評估方法,且針對云計算運行過程中在面臨出現服務不可用、數據丟失、數據泄露等風險時的管控辦法。
“近年來,隨著全民保障意識的崛起,保險業務量迅速崛起。更疊加新科技、新業務形態的出現,傳統保險業要跟上步伐,則更需要構建云計算支撐的信息系統。”人保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搭乘科技快車,互聯網保險業務高速發展,對保險科技提出更高要求,云計算則可以對其形成有效支撐。例如,微服務和容器等云計算技術組成的開發云平臺可以提升研運效能;虛擬化的云平臺具備彈性擴展的能力,支撐保險“開門紅”等大流量業務期的處理能力;云平臺開放性可以支撐多終端接口開發,助力互聯網業務多渠道銷售。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五項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將有利于填補保險行業云計算相關標準的空白。尤其是云計算相關標準的出臺,將促進保險行業流程再造和服務升級,豐富服務渠道,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效能,推動保險行業提高普惠水平,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此外,標準還將助力推動保險行業與信息通信行業跨界融合,更好地引導科技支撐保險業務發展;更有利于加強科技建設與金融信息保護,依法引導保險科技正向發展;也將有利于推動保險公司內部資源和行業信息共享,減少信息孤島。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