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監管約談、4.025%年金險將退出歷史舞臺:記者走訪銀行網點,部分險企抓住最后一刻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5 20:59:02

隨著我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形勢,未來保險業投資端面臨的挑戰更多,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利差損風險,監管開始對現行評估利率進行下調。

每經記者 涂穎浩、袁園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該來的,始終會來!4.025且買且珍惜”“4.025%已是稀缺資源,最后的年金福利”……近期朋友圈里充斥著收益率為4.025%的年金險停售的信息,甚至有代理人直接喊出“再不上車就晚了”的口號。4.025%年金險還能買到嗎?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客戶身份走訪了滬上多家銀行了解到,部分險企正抓住4.025%年金險銷售最后時機。記者綜合各行銀行理財經理透露的信息,此類產品將在12月10日、15日或者隨時停售。

根據相關渠道消息,為強化人身保險非現場監管,切實防范行業風險,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于近期組織召開風險提示約談會,參會人員為保險公司總精算師,被約談正與預定利率達4.025%的年金險產品有關。

相關產品陸續停售

在某股份制銀行,記者以客戶身份向該行一位理財經理咨詢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時,該理財經理向記者推薦了華夏人壽的喜盈門年金保險和上海人壽的穩贏一生年金保險。該理財經理介紹稱,“這兩款年金產品收益率均為4.025%,是目前年金類產品的最高水平。”他還表示,相對于其他理財產品而言,該收益率是寫在條款中的,而另一款看起來收益更高的萬能型條款中僅有保證利率2.5%。在記者詢問兩款4.025%年金產品目前是否有限售時,該理財經理表示并沒有,可以正常購買。

一家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也向記者推薦了一款收益率4.025%的年金險產品,他介紹稱,“該款產品較為靈活,可以3年交和5年交,如果是5年期繳,到第5年收益率能達到4.025%,建議客戶繼續放在賬戶中享年復利計息,測算到第10年收益率為4.88%。在利率下行背景下,鎖定這一長期利率的產品已經非常少了。”他還稱,該產品將在12月15日停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此前有客戶在某股份制銀行咨詢4.025%收益率的年金產品時,僅針對該行的VIP客戶開放購買。15日,在記者走訪該行網點時,該行的一位理財經理表示,“近期剛剛開放了4.025%收益率的產品,通知是12月10日停售,不過由于額度不多也有可能隨時停售。”

據悉,11月12日下午,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組織召開風險提示約談會,參會人員為保險公司總精算師,被約談機構包括中德安聯人壽、天安人壽、華夏人壽、君康人壽、信泰人壽、國華人壽、恒大人壽、百年人壽、弘康人壽、大家人壽、上海人壽、復星聯合健康及信美相互人壽等13家人身險公司。

有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約談的內容跟預定利率達4.025%的年金險產品有關,讓各家回去調整各家的產品,以自覺調整為主。

在監管督促下,已有多家險企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已經開始調整和停售相關產品了。一家公司內部人士表示:“近期確實接到了調整部分產品的要求。不過監管仍根據各家公司具體情況留有一定的緩沖期,待替代產品上線后將全部叫停此類產品。”另一家壽險公司人士則稱,公司已于10月末陸續暫停了相關產品的銷售。

年內監管已發文加強審批

所謂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在進行產品定價時根據公司對未來資金運用收益率的預測而為保單假設的每年收益率。4.025%的預定利率,是備案類保險年金產品的預定利率的上限,始自2013年8月普通型壽險產品費改。

此前,壽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2.5%的規定已執行了14年,已經低于不少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監管放開這一定價限制,同時收緊準備金評估利率:對備案類的普通壽險產品設定了預定利率最高3.5%的上限,而對普通型養老年金或保險期間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給予了可上浮至1.15倍的差別化政策,也就是養老年金或10年期以上的年金產品的預定利率最高可以到4.025%。

而隨著我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形勢,未來保險業投資端面臨的挑戰更多,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利差損風險,監管開始對現行評估利率進行下調。

今年年初,監管層就已經注意到了高利率年金險產品的潛在風險,暫停了部分預定利率高達4.025%的年金險產品的報批,并在行業里啟動了年金險產品的摸底調研。彼時,市場人士就表示此舉是監管部門未雨綢繆,防范利差損風險。

“在利率下行、優質資產稀缺的壓力下,保險資產配置和再投資要么通過承擔利率和市場風險來博高收益,要么下調收益預期,但是由于負債成本并未隨市場利率的下降而降低,導致保險投資面臨負債成本剛性與資產收益下行的雙向擠壓,出現利差損的潛在風險加大,因此需要監管部門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管。”一位保險資管公司人士曾對媒體表示。

8月30日,銀保監會于官網發布《關于完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意味著,以后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一旦超過3.5%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3.5%只需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不過,彼時監管尚表態稱,以前備案成功的產品依然可以繼續銷售。

“自2013年8月的62號文以來,銀保監會規定新簽發的的年金產品定價利率上限為4.025%,至今年8月末該上限被調降至3.5%。”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市面上的年金保險產品收益率根據公司不同而有所分化,大型公司年金產品收益率多為3.5%及以下,小型壽險公司整體收益率較高,部分存量產品頂上限4.025%,為此次調整的主要對象。外部產品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主要競品——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約為3.9%。

業內稱為防范利差損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也不必對“4.025%產品限售令”太過敏感。一是定價利率不等于客戶實際獲得的收益率,4.025%利率的保險產品并不等于客戶就能拿到4.025%的收益,因為要扣除一些成本費用;二是有些浮動型收益保險產品的實際收益不一定低于預定利率為4.025%的保險產品。

對企業來言,“4.025%產品限售令”的大背景是,全球低利率趨勢和國內資產收益率近幾年下行,引起了險企對于利率風險的密切關注。“監管此次調整可能有兩個目的。”徐承遠表示,一方面,短期來看,監管層叫停該類產品的目的在于降低險企負債成本,防范利差損風險。年金保險作為險企的負債,其給付成本、運營成本需由投資收益覆蓋。2018年保險行業全年投資收益率為4.30%,全球降息背景下,停售4.025%收益率年金產品可緩解險企投資壓力,提前防范利差損風險。

另一方面,長期來看,停售高收益年金產品也利于保險行業回歸保障本源。險企為緩沖新政對于保費收入缺口的影響,將會加大對身故、健康、意外等風險保障類產品發展力度,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因此,4.025%的預定收益率相對較高,在當前利率環境下已經不太合適。該規定是在結合了市場利率未來走勢、行業運行情況及投資收益率等因素決定的。一位壽險公司總精算師表示,從中國市場情況來看,老百姓很喜歡高保證利率的產品。因此中國的保險公司現在面臨的情況是:一方面高保證利率的產品有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控制不好長期利率的話,未來可能面臨利率風險,保險公司需要在經營上進行平衡。

“對行業來講,利率下調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保險產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但考慮到整體的利率水平都在往下降,所以對行業的競爭格局影響不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4.025%產品限售不會對行業帶來太大影響,也不會造成機構的重新洗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年金險 監管 銀行 險企 利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 | 色综合网站国产首页 |